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综述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主要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表征方法,提出制定和完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评价标准,多元化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表征手段和方法,对促进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实际应用、提升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外大豆蛋白的生产、特性和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重点发展目标之一。文章较系统地介绍大豆中大豆蛋白的化学组成、营养价值、保健作用等近况 ,并综述了国外大豆蛋白的生产品种、加工产品的品质、应用以及美国的大豆蛋白市场发展情况 ,据此提出我国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大豆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5,(20):58-58
特色豆腐与传统豆腐有所不一样,传统豆腐是采用石膏盐卤作凝固剂,使大豆蛋白凝聚。在大豆蛋白凝聚过程中,还有一些游离类大豆蛋白.并没有得到凝聚,而游离在豆腐黄浆水中,降低了出腐率,黄浆水排放还有污染,同是在凝聚过程中,石膏盐卤与大豆蛋白组合时产生部分大豆蛋白核.  相似文献   

4.
对大豆蛋白质可降解材料研究内容与进展:大豆蛋白原料种类、大豆蛋白质材料的改性方法(如增塑、酸调、交联和填充等)、大豆蛋白的热分析(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降解温度的测定)以及大豆蛋白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条件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豆蛋白的组成,阐述了大豆蛋白的性质,包括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性、吸油性和粘度,并总结了大豆蛋白的功能应用,以期为大豆蛋白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研究开发的一种即食陛大豆蛋白面及其生产方法最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利用该技术生产的大豆蛋白面营养丰富,纤维长度更长,结构更细腻,质地更均匀,更具有弹性和韧性,可以直接食用。该技术不仅有效延长了大豆的产业链,增加了大豆的附加值,而且在餐饮业、外贸出口、军需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7.
大豆肽的特性及其营养保健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王艳萍 《农技服务》2008,25(11):167-168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的深加工产物,是低分子肽的混合物,呈淡黄色粉末。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肽的生物功能和营养价值有了很大的改进。笔者综述了大豆肽的理化特性及其生物功能,并着重介绍了其在食品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大豆蛋白制品在食品方面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是我们所熟悉的农作物,播种广泛,大豆蛋白质丰富,而且蛋白质质量高为此把大豆蛋白制品应用到各类食品当中,使得食品的营养、色泽及质量等方面有所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9.
应用一株能产生蛋白酶的真菌,进行大豆蛋白的降解,产生低分子大豆肽。通过各种分析技术对降解过程中与大豆蛋白相关的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蛋白酶含量、蛋白酶酶活、大豆肽含量以及分布等。结果显示,此菌种产生的蛋白酶,能够降解大豆蛋白,产生大豆肽,主要分布在2000 Da左右,口感好,无异味。  相似文献   

10.
酶法水相提取大豆油难点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含油量较低,酶法水相提油困难。为提高得率而加大酶用量,则成本高,无法应用。本研究以水浸提大豆含油蛋白,最适条件下96%大豆油随蛋白进入水提液,少量蛋白酶降解水提液中的大豆蛋白.使部分大豆油释放,再离心分离,释放的部分大豆油被分离出的蛋白吸附,得到高含油量大豆蛋白,通过优化工艺条件,蛋白含油量达40.5%,总油脂分离得率达93.4%。高含油量的大豆蛋白则可按已有的适用于高含油量油料的水提法进行提油,解决了大豆油酶法水提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大豆蛋白结构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大豆蛋白的组成,氨基酸成分、溶解性,着重分析了大豆蛋白食品功能特性中乳化性、起泡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兰欣怡  张彬 《饲料博览》2008,(10):19-22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经过分离和精制等特殊处理得到的低聚肽混合物。文章概括了大豆多肽的性质、作用及其应用,并指出目前大豆多肽研究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工业废水铅Pb(Ⅱ)污染问题,以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为原料,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并用于对模拟废水Pb(Ⅱ)的去除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Zeta电位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多孔凝胶球的形貌、多孔结构、表面电荷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溶液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铅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吸附Pb(Ⅱ)的吸附容量和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9的条件下,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表面带负电,能够通过凝胶球内部的多孔通道上的吸附位点有效地吸附带正电的Pb(Ⅱ)离子,最高脱除效率可达99%,能循环使用。通过对吸附数据进行3种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和两种等温模型(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分析,发现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遵循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机制,最大吸附容量为264.01 mg·g-1。表明,大豆蛋白基多孔凝胶球能对模拟废水中的Pb(Ⅱ)进行高效吸附。  相似文献   

14.
酶法水相提取大豆油难点的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豆含油量较低,酶法水相提油困难。为提高得率而加大酶用量,则成本高,无法应用。本研究以水浸提大豆含油蛋白,最适条件下96%大豆油随蛋白进入水提液,少量蛋白酶降解水液中的大豆蛋白,使部分大豆油释放,再离心分离,释放的部分大豆油被分离出的蛋白吸附,得到高作含油量的大豆蛋白则可按已有的适用于高含油量油料的水提法进行提油,解决了大豆油酶法水提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转谷氨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功能及转谷氨酰胺酶聚合大豆蛋白研究进展。转谷氨酰胺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耐热、催化效果好的优点,因此,转谷氨酰胺酶可广泛的应用到大豆蛋白聚合中。转谷氨酰胺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并对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大豆蛋白聚合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种植无腥味大豆改善大豆食用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是一种品质优良的植物性蛋白质,现代营养与医学研究表明,大豆食品对缓解妇女绝经期症状以及降低乳腺癌发病率起到一定作用。大豆蛋白能刺激肝脏去除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加强胆酸分泌去除胆固醇。大豆中异黄酮能防止磷酸化,保护动脉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但是,大豆及其制品含有豆腥味,影响其食用品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活性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蛋白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血栓形成、促进钙磷及微量元素的吸收、调节免疫等。本文对大豆蛋白活性肽在食品、医药以及饲料工业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及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大豆蛋白制品的营养及功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制品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为原料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制造的一类大豆新食品。大豆的主要成分中蛋白质占36—40%,是人们膳食结构中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但是,由于大豆原料中存在着影响营养价值和风味的一些成分,如胰蛋白因素、皂素、低聚糖、胀气因素、豆素等,而阻碍了大豆在食品中的应用。人们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大豆资源,研制出把大豆加工提取出大豆蛋白,作为再加工用的原料的方法。大豆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不但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国外的大豆蛋白食品已有一万余种。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种化学方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来判断经与葡萄糖共热处理或碱性热处理的大豆蛋白中的赖氨酸损伤程度,并与常规法测定的总赖氨酸进行了比较,发现有效赖氢酸含量不仅明显低于总赖氨酸,而且在处理过程中的下降速度更快;在与葡萄糖共热处理过的大豆蛋白中,胍化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含量仅为总赖氮酸的25%,处理损失率高达78%-85%,而糠醛赖氨酸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损失率为48%-80%,总赖氨酸损失率则为17%-40%。在经碱性热处理的大豆蛋白中,有效赖氨酸(胍化法)含量也明显低于总赖氨酸,损失率约为后者的2倍。研究结果表明,用胍化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来判断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损失程度较为可靠。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宁波农业科技》2006,(2):32-32
鱼粉是水产饲料中主要的蛋白来源,大豆蛋白及其制品的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是代替鱼粉的最好原料。日本北海道水生动物研究所用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酶解蛋白)替代鱼粉作水产饲料进行对比试验,在欧洲鳗鱼配合饲料中替代比例30%时,增重率、鱼体蛋白质蓄积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均为最高值.因此确定用大豆蛋白混合物替代鱼粉的最佳比例为30%。对南方鲇鱼的对比试验表明,当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超过30%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