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与美国植保施药药械及喷洒部件比较,我国及我省存在施药设备落后、喷洒部件单一等问题。其一是植保施药机械为手动喷雾器。目前我省手动喷雾器社会拥有量达500多万台,占植保施药机械总量的95%以上,而其中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在手动喷雾器中所占比率在95%以上,因其喷洒作业而完成的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90%以上。但这类药械均为20世纪60年代的定型产品。  相似文献   

2.
<正>一、专业化统防统治初具规模濮阳市积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扶持发展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截至2018年6月,共发展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200家,注册备案的有188家;从业人员达2250人,其中,持证上岗人员1340人;拥有植保机械装备1.85万台(套),大中型施药机械59台(套);日作业能力0.95万hm~2,在2018年的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吸浆虫等重大病虫害应急防  相似文献   

3.
三、目前我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发展现状如何? 我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有1000多个,从业人员12200余人,拥有各类施药机械(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担架式喷雾机及烟雾机等)12000多台,服务面积达10万公顷,病虫应急防治处置能力达到每天2万公顷.对病虫防治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行面向社会的专业化防治服务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取得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4.
三、目前我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发展现状如何? 我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有1000多个,从业人员12200余人,拥有各类施药机械(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担架式喷雾机及烟雾机等)12000多台,服务面积达10万公顷,病虫应急防治处置能力达到每天2万公顷.对病虫防治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行面向社会的专业化防治服务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取得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一套减少农药施用量,增加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施药方案,同时达到更环保的效果,2008年,先正达与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了“水稻病虫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在全国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10个水稻省份重点推广,覆盖到400多个县1000多万亩稻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湖南洞庭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原名湖南洞庭招标代理有限公司)于2000年应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而成立,持有建设工程招标代理甲级资质、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甲级资质和工程造价咨询乙级资质。业务涵盖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水利水电技术开发及咨询等,业务涉及房建、市政、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已完成招标代理项目2 800多个,工程造价咨询项目200余项。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我国农药施药机械和施药技术落后,“跑冒滴漏”问题突出,农药利用率低,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春节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植保机械与施约技术高层论坛”,来自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及有关省(市)的7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一套减少农药施用量,增加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施药方案,同时达到更环保的效果,2008年,先正达与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了"水稻病虫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在全国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10个水稻省份重点推广,覆盖到400多个县1000多万亩稻田,效果良好.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先正达公司于2010年提出了一套以"福戈+爱苗+顶峰"为核心的施药方案,又称"水稻金三角方案".  相似文献   

9.
10月14日,铁岭县2013年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机械收割现场会在铁岭市新台子镇万鑫水稻种植合作社召开。
  在机收现场,金黄的稻浪随风荡漾,10台大型水稻收割机不停地穿梭其中,轻松自如地完成着水稻收割、脱粒、秸秆还田等一系列作业。在田埂上看“新鲜”的西三家子村村民感慨地说:“往年收割几亩稻子,几个人要起早贪黑忙上好几天,如今机械一响,水稻一下子就收完了,比人工收割真是舒服得多。以后用上这东西,种地再也不辛苦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农民逐步认识到植保机械的重要性,一些新型、优质和轻便的植保机械开始被部分农民所接受,需求增加。据预测,2005年手动喷雾器的需求量在230万台以上,机动喷雾器21万以上。在手动喷雾器中,WS-16等喷雾器越来越受欢迎,与去年同期相比,  相似文献   

11.
施药机械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及杀菌剂、作物生长剂、保鲜剂、液面肥等诸多与农产品品质及生态环境有关的喷洒工作。我国每年投入使用的施药机具有600万~900万架,用其喷洒的各种试剂约45万t(折纯),其中农药约31万t、除草剂约8万t、杀菌剂约5万t、其他试剂约1万t,防治面积达到28亿hm~2/次以上。每年为国家、为农民挽回粮食损失2500万t、棉花40万t、蔬菜2800万t、水果30万t以及各种经济作物20万t,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施药机械产品质量安全在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水田耕整机是一种新型水田耕作机械,1984年我国开始推广使用,以湖南研制和使用最早。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以3万台的速度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上半年止,全国已拥有16.5万台,其中湖南就拥有15万台,占全国保有量的90.9%。5年来全国水田耕整机已完成机耕面积9200多万亩,节约农用柴油2.2万多吨,创直接经济效益达4亿乡元。这种耕作机械,从目前发展的情况分析,由于南方各省农民欢迎,今后每年将会以4—5万台的速度发展,“八五”期末,全国可望达到40—50万台。由于耕整机的不断发展,为充分分挥它的机械效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水田耕整机的型号较多,已不下十几种,其中湖南省就有1LEG—4型水  相似文献   

13.
<正>为有效提高枸杞园土壤药剂撒施的工作效率,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枸杞研究所联合攻关,研制出枸杞园土壤专用施药机。该机型结合枸杞作业中土壤撒药的实际需求,依据药剂特点,专门用于土壤表层撒施药剂。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改进,该施药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速度快、施药均匀度好、施药位置准确等特点。每台机械只需用小型手扶拖拉机牵引,1人操作即可,施药1.5~1.7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9日,我校理学院何雄奎教授主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效施药机械果园自动对靶喷雾机中试”项目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验收。验收专家组成员来自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农机化司、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财务处和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  相似文献   

15.
陆琳 《云南农业》2008,(9):20-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化学农药残留、污染环境等问题日益重视。特别是农药残留问题关系到干家万户的“菜篮子”,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分析发现,农药残留与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落后密不可分。而造成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在植保机械生产、流通和使用上的管理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6.
本报讯 《中国农资》2014,(20):13-13
<正>近日,北京湖畔国际会都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举行高尔夫球场草坪机械、球车设备的采购招标,在此次公开招标项目中,中农高夫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高尔夫球场草坪设备项目。据悉,此次"国际会都"项目是G20峰会嘉宾接待项目,项目对球场剪草品质、专业服务以及会议支持等方面对于草坪设备  相似文献   

17.
王改英 《油气储运》2006,(11):24-24
今年,河南省滑县被 确定为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近日,项目开始建设实施。该项目实施期为3年,总投资337.5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青贮氨化池,购置秸秆处理机械等秸秆处理设施及物资。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1,(7)
预计在21世纪初期,国外农业装备在产品品种与技术水平上都将会有较大的进步,其主要发展趋势是:1.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及其装备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节能型动力与机械,节水灌溉(喷、滴、微灌等)设备,精量播种机械,精量施药机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复式联台作业机械等将继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低污染(低排放、低噪声、低振动等)的农业机械,少污染、高效、低毒农药施药的技术与器械,农业保护性耕作(少耕、免耕)机械,秸秆综合利用装备,有机肥、缓释肥等施肥机械等将有较快发展。此外,在农  相似文献   

19.
我省今年玉米机收面积要达到种植面积的6%,3年之后要力争达到25%,完成玉米机械收获作业面积1000万亩。 近几年,我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去年全省玉米收获机保有量2000多台,辐射87个县(市、区),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17万亩,玉米机收水平近3%。  相似文献   

20.
植保机械的先进程度以及施药技术的水平关系到作物的产值和农业的发展前景。为了推广农药利用,避免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污染等问题,本文将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的现状做出阐述,对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具体分析,进而从技术发展层面分析如何发展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最后展望我国农业发展未来提出部分农业改进措施,达到提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