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米作为黑色仪器的主要资源之一,具有清肝、明目、乌发、润肠等功效。据分析,黑米含蛋白质11.03%,脂肪3.73%,淀粉78.73%,铁10.5mg/100g,钙74mg/100g;VB1 4.1mg/kg,VB2 2.7mg/kg,黑米中的氨基酸组成比例优于普通大米,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茶中含有茶多酚、生物碱和黄酮等多种成分,具有生津止渴、防癌的功效;而蜂蜜兼有营养和保健作用。三者(黑米、茶、蜂蜜)合一制成饮料,可起到营养的互补。此外,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米渣(浸提后的残渣)可进行综合利用,如制黑米酒、黑米粉(面)及黑米芝麻糊等。本文就黑米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黑米色素的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米品种紫香糯为原料,分析了黑米色素的性质。通过进行pH、光、贮存容器、化学试剂、食品添加剂等对黑米色素的影响,色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等研究,结果表明黑米色素在通常条件下表现较高的稳定性。PC分析得出该米皮色素主要含有两种花色素成分,将黑米色素应用于饮料和米酒的着色,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黑米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黑米的综合利用率,选用黑米为原料,研制出一种黑米发酵饮料,在研制过程中,总结出黑米发酵饮料的工艺流程,确定添加淀粉酶,发酵温度为28℃,最佳发酵时间为24h,搅碎及离心时间分别为8,10min,料水比1:3,糖度8%,酸度2%,使用0.25%(琼脂+黄原胶)作稳定剂,可获得风味较佳、色泽较好的黑米发酵饮料,同时建立了黑米发酵饮料的HACCP系统。  相似文献   

4.
黑米色素的提取和组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岩黑稻,岩紫糯2个黑米稻品种糙米的黑米色素提取分别为1.2%和1.4%,糠皮的黑米色素提取率分别为9.6%、12.0%,约90%的黑米色素存在于糙米糠皮中,性质研究认为,2品种黑米稻的黑米色素结构均属花青苷类,经组分分离鉴定,花青定-3葡萄糖及花青定-3-鼠李葡萄糖可能是构成色素的组分。  相似文献   

5.
黑米的营养价值很高,黑米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75%的淀粉,其次是15%的蛋白质,并且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及黑色素等营养物质。黑米中的维生素和黑色素是其他米种所缺少的,所以黑米经常被称为“补血米”,利用黑米的这些特点加工成饮料也是现在国内与国外最为流行的黑色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6.
黑米八宝粥制作天津商学院食品工程系刘勤生黑色食品,目前在国际国内市场较为流行,这是因为黑色食品特别是黑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药物成分。为尽快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黑色食品资源,我们以黑米、紫糯、红糖等为原料,研究了黑米八宝粥的制作。现将其制作方法介...  相似文献   

7.
天然食用色素“922黑米素”的评价与用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22黑米素”是从引种筛选出培育的“乌贡一号”黑米,经深加工和反复研究,以物理方法分离出来的,“922黑米素”,其营养价值与生理活生物质各项指标通过测定比黑米增加10倍。  相似文献   

8.
黑米除了含丰富的天然色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各种维生素、硒、锌、锰及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且含量远高于一般天然食物。黑米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主要集中在米皮和胚芽中,有研究表明,米糠虽然只是占全米的8~10%,但它所含有的蛋白质却占到全米的17-20%,脂肪(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占到20-25%,谷氨酸占到0.5~1.0%。所以将黑米带皮加工成黑米粉丝,既是粉丝加工中的一个创新,又较大限度地保留了黑米的营养成分。通过黑米到粉丝的加工也增加了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9.
“922黑米素”是从引种筛选培育的“乌贡一号”黑米,经深加工和反复研究,以物理方法分离出来的“922黑米素”,其营养值与生理活性物质各项指标通过测定比黑米增加10倍。  相似文献   

10.
黑米乳酸饮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米乳酸饮料是将优质黑米,经酶水解取汁,再接种有也酸菌发酵而成。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产品质量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评价。认为黑米乳酸饮料是一种味道清香纯正、营养丰富的高级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242份黑米品种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及其与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黑米品种及籼、粳、粘、糯类型之间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和变异系数均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黑米/白米、籼/粳、粘/糯各类型之间的差异分别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总体呈现粳大于籼、糯大于粘的趋势。242个黑米品种按快速聚类法可聚成10大类群,184个籼型品种聚成10类,58个粳型品种聚成6类。黑米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分别与其中的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表明黑米的抗氧化作用与其中所含的黄酮和花色苷类物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种植地域对“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武汉、西安、陵水、宁波等14个地区种植了该黑米品种,通过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不同种植地域来源的“华墨香5号”样品中靶向代谢物,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自西安地区样品检出量最高,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2.855 mg/g、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0.491 mg/g、原儿茶酸0.088 mg/g;黄石地区样品检出量最低,分别为0.865、0.162、0.048 mg/g。表明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积累显著受到种植环境影响,为生产高营养价值黑米,需针对特定品种筛选合适的种植地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黑米紫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确定了黑米色素提取溶剂、溶剂浸泡黑米时间、黑米的用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将黑米碾碎过100目筛子后,用300ml的95%乙醇浸泡1d,在45℃、0.08Mp的条件下用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之后用石油醚进行蒸馏得到黑米紫素色。之后用一定量黑米紫色素溶液进行了不同pH、不同有机酸、不同金属盐、热、光对黑米色素颜色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不同杀菌温度85℃,95℃,100℃和不同杀菌时间10,15,20min对黑米饮料色泽和杀菌效果的影响。经方差分析得出影响黑米饮料色泽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结合微生物检测结果可得黑米饮料杀菌宜采用85℃,15min的杀菌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测试了上农黑米(乌贡一号、上农黑糯)和“922”黑米素的药用有效成分.并以白米作对照.黑米及黑米素中均含有较多量的黄酮、花青素及皂甙,其中以“922”黑米素为最甚,对照仅含少量皂甙.4种样品中均未检出蒽醌、生物碱和强心甙成分.本文为开发和利用黑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黑米酒酿造工艺会导致花色苷含量大幅度下降,为了优化黑米酒的加工工艺,以黑米为原材料,在关键工艺设计的基础上,开展提取黑米多酚的实验室探索试验,通过提取和还原法、黑米整米提取法来提高花色苷含量。  相似文献   

17.
黑米皮提取物的抗氧化与降血脂作用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黑米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按血脂水平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5%,10%,20%黑米皮提取物组(5%,10%,20%黑米皮提取物1ml/100g bw)。饲养8周后,测定不同剂量的黑米提取物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血脂水平、血清和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提取物中花色苷和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结果】摄入黑米皮提取物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均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滴度显著下降(P<0.05),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量也相应地减少(P<0.05);而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性增强(P<0.05)。对黑米皮提取物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花色苷类化合物占43.43%,15.7%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结论】黑米皮提取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生物活性,所含的花色苷类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黑米自古至今,民间称为“药米”、“长寿米”、“补血米”。现代医学也研究证明其为“抗癌米”。因此,从市场发展需求看,黑米将随稻米食品的更新换代,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1.原料配方 浅色麦芽60%、深色焦香麦芽15%、黑麦芽5%、黑米20%、酒花0.08%~0.10%. 2.工艺流程 黑米处理→黑米糊化→黑米糖化→麦芽汁煮沸→发酵→过滤→灌装→杀菌→成品 3.操作要点 (1)黑米的处理.由于黑米皮含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色素,因此冲洗时用冷水快速冲去杂质,以免使营养溶解流失.  相似文献   

20.
在超声波作用下,采用乙酸酐酯化处理水溶性黑米色素,制备了憎水性黑米色素.探讨了超声水浴温度、反应时间、黑米色素与乙酸酐料液比等因素对黑米色素酯化度、色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2 g∶10 mL、在70℃超声水浴中反应3 h,为制备憎水性黑米色素的最优条件.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及溶解性对黑米色素的酯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