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SSR荧光分子标记技术与流式细胞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保存于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内的100份梨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8份新的梨多倍体种质,其中三倍体梨种质17份,二、三倍体嵌合体1份;4份存在争议的三倍体种质,分别是其力阿木提、骚梨、六月鲜、窝窝。少量SSR位点的多等位基因扩增不能作为梨多倍体种质资源的判断依据,多个SSR位点的3个等位基因扩增,并结合流式细胞术可以准确鉴别梨多倍体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化学诱导果树多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多倍体育种工作开展较早 ,从 1 93 7年莱克斯里等人用秋水仙素处理曼佗罗获得多倍体开始。半个世纪以来 ,果树育种学家对多种果树进行了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 ,已在梨、杏、桃、栗、树莓、醋栗、越橘、菠萝、苹果、香蕉、葡萄、草莓、柑橘、枣、猕猴桃、核桃等树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选育梨(Pyrus communis L.)突破性品种提供新种质。【方法】以二倍体梨品种‘丰产’及其衍生的系列多倍体无性系为研究试材,对其在试管内及移出试管外在田间生长的自根苗植株的表型变异进行了观测。【结果】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茎粗、节间短;四倍体的叶色比二倍体深,厚度比二倍体大;多倍体和二倍体的叶形指数差异显著,叶缘差异明显。不同倍性无性系的叶缘变异表现多样性,有全缘变异,也有锐锯齿变异。试管繁殖条件下,混倍体叶片形状不一,有大量畸形叶片产生,而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很少观察到畸形叶片产生。移栽入田间生长后,相对于二倍体,多倍体植株的株高显著变矮、节间长显著变短、地面以上30 cm处的树干直径显著变小。混倍体对自然环境条件适应性差,没有获得在试管外正常生长的植株。【结论】相同环境条件下,梨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衍生的多倍体植株,比二倍体对照生长慢,且株高明显矮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4.
原生质体融合与果树遗传改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木本植物果树中已广泛应用,并已获得包括柑桔,梨亚科与李亚科,猕猴桃,柿等近100个组合的体细胞杂种植株。这些体细胞杂种在果树砧木及接穗品种改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未来果树细胞融合研究的重点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梨多倍体普遍存在,是梨育种和生产上利用的重要种质,常见的梨多倍体主要是三倍体和四倍体。围绕现有梨多倍体的基本情况、获得多倍体的途径和多倍体的利用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梨多倍体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梨多倍体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木本植物果树中已广泛应用,并已获得包括柑桔、梨亚科与李亚科、猕猴桃、柿等近100个组合的体细胞杂种植株。这些体细胞杂种在果树砧木及接穗品种改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未来果树细胞融合研究的重点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多倍体梨在梨栽培种中极为少见.‘龙园洋红’梨为三倍体(3n=51).是以‘56—5—20’(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品系)为母本。‘乔玛’梨为父本,1981年杂交,1982年实生播种。1983年在选种圃高接,1988年开始结果.1997年参加区域试验,经多点观察,与普通品种(二倍体)相比。具有抗寒、果大、质佳、丰产、外观美、树冠紧凑、花及叶等器官肥大、节问较短、结果早等特点。2005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皱小蠹是苹果、梨、桃、杏、李等具有毁灭性的害虫。凡是由于树龄老、栽培条件差、管理不善,长势衰弱的果树都易受害。植株矮小的果树,  相似文献   

9.
我国果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综合有关文献对主要果树多倍体的现状、果树多倍体育种的途径及其取得的成就、果树多倍体的鉴定、果树多倍体育种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果树多倍体育种的途径主要有利用对自然变异的选择获得多倍体、利用人工诱变获得多倍体、利用有性杂交培育多倍体、利用胚乳培养获得多倍体和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培育多倍体;对多倍体的鉴定可以从形态特征、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和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面来考虑;在今后的果树多倍体育种中应注意确定合适的倍性作为育种目标、重视多倍体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应用、重视对多倍体嵌合类型的分离纯化、注意利用现代新技术提高育种效率、要加强对多倍体育种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果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当时采用的方法多数是物理方法,诱变率低,直到1937年Blackeslee和Avery利用秋水仙素诱导蔓陀罗四倍体获得了成功。从此.人工诱导多倍体进入了新时代。多倍体育种的优越性在于植株细胞染色体适当多倍化后所表现的“巨大性”。倍性育种可以高效率的改变园艺植物特别是果树的某些性状.从而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果树多倍体品种一般具有生长旺盛、果实大、产量高和抗逆性强等特点。“红阳”猕猴桃是内果皮为红色的二倍体品种,味道鲜美,但果实较小、抗性较差。本研究通过系统筛选发现,采用0.05%秋水仙素诱导处理“红阳”猕猴桃无菌的叶柄愈伤组织4 h,变异率达20%,诱变效果最好;经植株再生,在25株植株中获得1株四倍体植株和4株混倍体植株。观测分析发现,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长度增加了9.19%,叶片宽度增加了13.66%,叶柄粗度增加了25.71%,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了18.31%,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6.60%。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在诱导果树多倍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广芳 《落叶果树》1991,23(3):50-50
在自然界被子植物中,大约有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的禾本科植物是多倍体。多倍体的果树一般具有生长旺盛、枝条粗壮、果实大、丰产、果实少籽或无籽、新陈代谢旺盛、酶活性强、对环境适应力强等优点。用药剂诱导果树多倍体已广泛应用,其中以秋水仙素最有效,而且处理后只是对染色体加倍,对染色体结构无显著影响,处理方法简单,对任何果树都能够应用。 秋水仙素诱导的果树多倍体,可能直接成为新的品种在生产中应用(如二倍体通过诱导加倍成多倍体);也可作为亲本用于杂交育种(如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培育三倍体品种等)。此外,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可以克…  相似文献   

13.
果树多倍体的特征、获得方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约70%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曾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过程。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已逐渐成为广大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果树多倍体的特征、获得方法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果树多倍体在研究和生产上的优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秋水仙素在园艺植物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阳  黄韬 《上海蔬菜》2010,(2):29-31
采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选育作物新品种的途径称为多倍体育种。园艺植物的多倍体育种可以高效率改变园艺植物的某些性状,如利用无性繁殖避免因基因重组分离改变品质、通过多倍体的巨大性提高产量、对非种子食用器官的瓜果进行三倍体无籽植株的获得来增加商业价值等,说明多倍体育种在园艺植物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秋水仙素对植物进行多倍体诱导的文献报道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15.
根癌病是果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根部病害,除危害葡萄外,还能危害桃、李、杏、苹果、梨等果树。葡萄根癌病在主要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多发生在葡萄根颈部和靠近地面的老蔓上,导致植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其防治方法为:  相似文献   

16.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 1937年Blakeslee和Avery用秋水仙素诱导曼陀罗四倍体成功以来 ,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都开展了多倍体的诱导工作 ,到目前为止 ,已在玉米、小麦、棉花、甜菜、西瓜、苹果、梨、桃、葡萄、草莓、柑桔、百合、金鱼草等作物上诱导成功。多倍体育种是以人工诱发作物 ,使其染色体数目发生加倍后所产生的遗传效益为根据的育种技术。但是多倍体育种在近 30年的应用过程中 ,其不足的方面也表现了出来 ,主要是不育性 ,尤其同源多倍体植株基本上不育 ,因此使多倍体育种在以生产种子为目的的粮食作物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而园艺作物主要是以营…  相似文献   

17.
果树多倍体砧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多倍体砧木树形较矮,对干旱、盐害、缺铁等逆境的耐受能力较强。多倍体作砧木可诱导嫁接植株矮化,还能提高植株对干旱、缺铁、低温、盐害以及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目前在柑橘、樱桃、苹果的生产中已得到应用。然而多倍体砧木育性低、遗传不稳定,繁育受到限制。虽然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以及有性生殖均有应用,但各有不足,有待改进。多倍体砧木部分特异性状的形成机理得到研究,这些特性主要与其解剖结构、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和代谢产物有关,其中脱落酸(ABA)可能参与调节树体矮化,在耐受干旱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总体上,多倍体砧木的研究和应用均处于起步阶段,后续应培育更多新类型,加快推广应用,并加强繁育研究和特异性状形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3个株系多倍体半枝莲和二倍体半枝莲植株为材料,通过测定植株抗逆性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可溶性糖含量,探讨多倍体半枝莲和二倍体半枝莲植株抗逆性差异。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条件下,多倍体半枝莲植株体内抗逆性生理指标SOD、CAT活性与对照二倍体植株有显著性差异,MDA较二倍体植株显著降低,可溶性糖较对照降低。多倍体半枝莲与二倍体半枝莲植株相比抗逆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梨产销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梨产销现状@汪景彦@李莹¥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我国梨产销现状汪景彦李莹(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兴城125100)近年,我国果树生产发展很快,苹果产量、面积居首位,柑桔居第二位,梨居第三位。但从当前形势看,随着苹果、柑桔发展势头趋缓,梨树生产越来越...  相似文献   

20.
苹果根朽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胜 《果农之友》2011,(10):28-28
近年来,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增加,病虫害危害也日趋严重。我市苹果树根部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苹果根朽病的发生严重,造成树势衰弱,果品产量、质量下降,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此病除危害苹果树外,还危害梨、桃、李、杏等多种果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