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虫夏草深层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时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的深层发酵条件如pH、培养温度、接种量及转速的探讨及对深层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和无机盐的筛选,确定了其深层培养所需条件及最佳碳氮源和无机盐。实验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菌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条件应为24℃、200r/min、pH5.0左右,接种量5~15%,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和氨基酸复合粉,最佳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氯化钙。  相似文献   

2.
1水果现状 三门县位于浙东沿海,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山区 16.6℃,沿海 17℃;一月份平均气温 5.3℃~6.1℃;≥10℃年有效积温5199.2℃~5369.6℃;极端最低气温山地-9.3℃;沿海-6.7;无霜期山地241天,沿海298天;年降雨量山区1640~1940mm,沿海1350.5~1640.0mm;年日照1900~2100小时,沿海多于山区;我县属宽皮柑橘适宜区,脐橙次适宜区。 海拔500m以下山地土壤以壤质红壤土为主,pH值5.7~ 6.5,有机质含量3.39%。适宜板栗、…  相似文献   

3.
于新  庞杰 《四川果树》1999,26(2):6-10
银杏种子中UDPG PPlase最适温度为29-30℃,最适pH为7.5-8.0,二价阳离子中Zn^2+,Ba^2+对其活性影响较小,Mn^2+,Mg^2+,CA^2+对其明显影响,而Cu^2+,Pb^2+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银杏种子幼小至膨大期,UDPG PPlase活性较低,种子成熟至贮藏初期,活性迅速而显著地增强,贮藏过程中活性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虎奶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影响好氧菌虎奶菇菌核生长发育的因子。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2℃,菌核生长适温为23~28℃;增养料消毒前较适宜pH为7.5~8;适宜料水比为1∶2.2;较适宜碳源为玉米淀粉和淀粉;较适宜氮源为麦麸和牛粪。  相似文献   

5.
南方落叶果树栽培基础知识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三讲杏、果梅栽培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温度杏喜温、耐寒,适宜年均温6~12℃。在休眠期能耐低温,-30℃或更低温度下仍能安全越冬。其栽培适地为温带地区,在我国与苹果栽培适地相一致,其北限纳北纬44o;南限为柑桔栽培的北限地区,再向南则只有南方型杏少量栽培。杏在生长期亦能耐高温,如在新疆哈安夏季平均最高温为36.6℃、绝对最高温为43.gT下仍能正常生长,且果实含糖量甚高。杏开花期平均气温在st以上,适宜温度为11-13℃。花期受冻临界温度为:初花期一3.gi、盛花期.2.Zt、着果期.0.6T,低于此温度则遭受冻害。果梅…  相似文献   

6.
鳞腿长根金钱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报导了6种碳源、6种氮源、8个温度梯度、5个培养料含水量、5个pH值梯度、4个固体配方对磷腿长根金钱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鳞腿长根金钱菌最好的碳源是红糖,其次为麦芽糖、葡萄糖;最好的氮源为蛋白胨,其次为牛肉膏、酵母膏;最适培养温度是25℃;最佳培养料含水量为65%~70%;最适pH值为5.5,其次6.5;固体培养基配方以木屑、梯籽壳作主料,添加适量的麸皮等物为宜。  相似文献   

7.
杏果实斑点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西部地区引起杏果实斑点病的病原菌为Clasterosporiumcarpophilum。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接种后保温4h(小时)即可发病。发病初期喷布代森锌、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纽荷尔、朋娜脐橙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1立地条件果园应建在年均温17℃以上的地方,坡度30°以下的东、西、南3个坡向均可。土层深1m以上,土壤pH值5.5~7.5,有机质含量2.5%~3.0%,疏松透气,排灌方便。2施肥纽荷尔、朋娜脐橙以春梢和早秋梢为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杏幼果脱落与温度的关系,该试验对设施杏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温度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当地近5年的产量、气象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出了露地、设施栽培条件下的杏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并与对照进行比较,提出杏在花期、低温敏感期和第1次幼果脱落期各阶段的适宜温度范围、次适宜温度范围、危险温度范围的概念。结果表明:3个不同物候期适宜温度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范围为1.9~7.5℃和10.3~18.6℃、3.1~7.9℃和13.1~18.8℃、4.1~10.4℃和15.0~23.9℃;计算出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内所占天数的百分率分别为57.5%、50.0%;66.7%、63.3%;60.0%、60.0%。表明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内所占天数的百分率应大于或等于60%;次适宜范围的天数所占的百分率控制在5.8%~10.0%,危险范围的天数在10.0%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玫瑰香葡萄丰产栽培技术邱景刚,李泽文,陈宝海(北戴河海滨园艺场066100)(南大港农场)南大港农场葡萄园为滨海滩涂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旱季2一2.5m,雨季0.8一1.5m,土壤粘重,含盐量0.30%以上,pH值8.5。年降雨量640m...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草莓革腐病发生日益严重,研究证实沈阳地区该病系由Phytophthoracactorum侵染所致。明确了病菌游动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2℃,最适湿度为饱和湿度,最适pH值为6-7,最佳营养为红果汁,最适光照为较强光。防治试验表明:瑞毒霉1000倍液及多菌灵3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89.2%和86.4%,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杏树桑白介壳虫的消长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树桑白介壳虫在杏产区危害严重.于1988~1990年,对此虫的消长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其发育起点温度为12.3℃,世代积温为120.6日度,年发生2~3代;早春喷布5°~7°石硫合剂,是压低越冬雌成虫虫口密度的最佳药剂防治方法,刮除虫群,剪除新染虫枝,亦是人工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苹果缺铁失绿症的矫治技术张家口市果树农场是河北省北部苹果生产基地,主栽品种有:国光、红玉、金冠、赤阳、乔纳金、富士系品种,砧木为八棱海棠、山定子,树龄7—30年。土壤pH值7.5—8,属弱碱性土壤,土质为粘土。多年来,苹果缺铁性失绿症给我场苹果生产造...  相似文献   

14.
防止大棚黄瓜“疯长”四法大棚黄瓜如果管理不好,往往只长秧而不结瓜,即所谓“疯长”。其防止方法是:1.控制温度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超过30℃,植株生长加快,容易“疯长”。因此,大棚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不宜超过30℃;夜间温度...  相似文献   

15.
桃树开花期要求适宜温度为12℃~14℃,而1999年3月中旬花期一直是阴雨低温,连续3~4天气温均为5℃~8℃,使花器受害,造成异常落花落果,导致桃果欠收。但有些果农采取了保花保果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现将措施总结如下。1 早春喷食盐水结合防治炭疽病、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等,于3月上旬开花前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150倍食盐水混合液1次防花芽受冻;4月上旬再喷1次波美0-3度石硫合剂+150倍食盐水混合液。2 应用生长调节剂2-1 喷施云大—120(原BR—120芸苔素内酯,学名为…  相似文献   

16.
南芡     
南芡为睡莲科芡属无刺芡栽培种,一年生大型浅水浮生植物,染色体数2n=2x=58。其产品器官为由外胚乳构成的白色种仁和鲜嫩粗壮的叶柄、果柄。喜温暖水湿环境,不耐霜冻和干旱。适宜温度为20~30℃。15℃以上开始发芽,幼苗期适温为 20~28℃,开花结果期适温25~30℃,种子在0~10℃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全生育期为180~190天。适宜水深50~100 cm,要求水位稳定,流速小。耕作层深30~50 cm,适宜有机质较多而不过肥的土壤。1 形态特征 须状根系由叶柄基部束状须根构成,长达1.5m。种子下…  相似文献   

17.
翁祖英  吴政声 《食用菌》2005,27(4):10-11
观察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鲍鱼菇8120和平菇P54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鲍鱼菇8120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2-28℃。适宜pH值为5~8,最适pH7.2~8;平菇P54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5-31℃,适宜pH5~8,最适pH值为6-6.5。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条件处理下,对菌丝生长和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不同温度及pH对榆白涩病病菌菌丝、病原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榆白涩病病菌的生长速率受温度条件影响较大,5~30℃,菌丝生长量与温度呈正相关,25℃最适合菌丝生长;5~35℃,病原孢子的萌发率与温度呈正相关,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30℃。pH值在3~11范围内病原菌丝均可生长;菌丝生长最适的pH值为9,pH值在3~11条件下孢子能够生长;最适孢子生长的pH值为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鸡腿蘑黑斑病病原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 var.aleophilum)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8℃;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实验范围内菌丝生长适宜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20.
灵芝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通过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如酶类、渗透压稳定剂、pH、培养基、菌龄、酶解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研究表明,以D培养基、葡萄糖为渗透压稳定剂,酶液浓度为15%Lyw+02%Lys,pH45~55,培养菌龄为72~96h,酶解温度为20~25℃条件下,酶解60~90min,其破壁效果为最佳,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率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