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皮梨育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以红皮梨“火把梨”为杂交亲本之一的5个组合637株杂种后代的观察研究看出:果实大小的遗传倾向与作者及其他一些研究者过去提出的“梨杂种后代果实平均大小大多小于亲中值”的结论不相一致;果形的遗传倾向表现为卵形对扁圆和长圆形为显性,雪花梨的纺锤形果形遗传力很强;果实色泽的遗传倾向表现为褐、黄、黄绿对红色均为显性,红色出现的比例为9.2%(廿世纪×火把梨)和33.3%〔鸭梨×火把梨);果实风味的遗传表现为甜对酸为明显显性,但在廿世纪x火把梨的后代中则酸占优势。根据杂种综合性状选出的92-2和59-49(均为幸水x火把梨的后代)两个优系果实品质优于与其同期成热的新水和幸水;红色优系74-32、74-35和68-40(幸水x火把梨)果大、色泽鲜艳、品质优、耐贮。  相似文献   

2.
无籽102(又名黑皮翠宝)是新疆西域农业科技集团研究中心选育的无籽西瓜新品种。新疆露地覆膜直播全生育期88-92天,果实发育期36-38天。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以上。果实高圆形,皮色墨绿,大红瓤。200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新优22号”。  相似文献   

3.
1996年春我们从浙江引进早熟苹果新品系“11-9”(杭冠)、“12-5”(杭翠)等共800株,栽培于作者实验园(海拔130m,为典型的亚热带低海拔高温多湿地区)年均温18℃,年雨量1900m,1996年冬极低温-1℃),1997年春全部开花,310株“11-9”挂果,一般单株挂果l(y-2个,最多一株对个,单果重一般12(y-140,最大Z10g,可溶性固形物9%-11.5%,肉质松脆爽口,6月对日果实清熟可上市。7月初完熟时果皮粉红色,比北方苹果早1个月。育苗嫁接易成活,lop年秋接7000株成活6d:X)株,成活率为94%。据初步观察发现挂果树均为抗早期落叶病…  相似文献   

4.
对枣树不同器官抗风力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及影响枣树抗风力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中以休眠期抗风力最强,依次为果实生长期、花期,果实着色成熟期抗风力最弱(风速15~20m·s-1,持续8min,落果率达到20%~30%);在一天中,以凌晨至日出前抗风力最弱,中午前后最强;在各器官中以枣吊抗风力最强,依次为叶片、幼果、鲜花、成熟果实和发育不良的花果;枣树抗风能力还受品种、树龄、整形方式、栽植密度、结实量以及地理环境等的影响。在整个生长季,4级(6m·s-1)以下的风对枣树各个器官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华梨1号”(原代号78-4474)是以日本梨湘南为母本,江岛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丰产、优质梨新品种。果实于9月上旬成熟。果形广卵圆形,浅褐色,平均果重310g,含可溶性固形物12%—13.5%,可滴定酸0.09%—0.11%,甜酸适度,品质优良,结果早,对黑斑病、粗皮病抗性较强。199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现已在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引种试栽,面积达266hm2。  相似文献   

6.
腐植酸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类似激素物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在提高果树产量和抗病力等方面的效应已被许多研究所证明。在果树幼果期或果实膨大期喷施0.01%-0.05%腐植酸溶液2-3次,能促使果实提早成熟,增加糖分,在18-30℃气候条件下喷施的效果最好。赵瑞英(1989)报道:在17年生温州安彬的花前、果实膨大期和秋梢抽发期与11月上旬,株施腐植酸混合肥刚、P‘K各240)4000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较同等的无机复合肥高0.5%,比饼肥高0.3%,产量分别比此二种肥料增加五.5%一33%和22.2%-~-.4%。且秋消抽…  相似文献   

7.
“早钟6号”枇杷新品种系1981年以超大果型品种“解放钟”为母本,特早熟的日本枇杷“森尾早生”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表现特早熟〔在福州地区果实4月上中旬成熟,比一般枇杷早上市15-20d(天)〕,果实大(平均单果重52.7g),外观美,品质优,丰产,抗逆性强,其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我国的早黄,头早,早黄白沙等早熟品种,果实明显大于森尾早生枇杷,深受果农和生产等有关部门的欢迎。目前该品种扩大繁殖近  相似文献   

8.
中熟梨优良新品种──八月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月红梨(原代号24-77)是1973年以早巴梨×早酥梨育成的中熟红色新品种。在杨陵地区果实于8月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33g,果实卵圆形;果形整齐,色泽美观,肉质细脆,味甜,香气较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1.9%-15.3%,品质上等。树体生长健旺,易获早期丰产和优质,抗性较强,适应性广。1995年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八月红。目前,在省内外推广栽植260hm2(公顷)。  相似文献   

9.
特早熟水蜜桃──晖雨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秀莲  郭洪 《中国果树》1996,(4):8-8,11
晖雨露(原代号81-8-83)是1981年由朝晖与雨花露杂交育成的特早熟优质水蜜桃新品种。在南京地区果实6月10日左右成熟,果实生育期为70天。平均单果重110g,最大果重174g,果实圆形,外观美丽,柔软多汁,风味浓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1%,早果、丰产,适应性广。199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晖雨露。现已在湖北、福建、江苏等省引种试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了CPPU促进猕猴桃果实增大的效果。结果表明:5-40mg·1 ̄(-1)的各种浓度的处理都明显地增大了猕猴桃的果实,效果异常突出,增长幅度在20%-190%之间。10-30mg·1 ̄(-1)处理效果之间似乎没有显著差异,推荐最适使用浓度为10-20mg·1 ̄(-1)。浸果和果面喷两种方法都可采用,关键是处理要均匀。CPPU与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可以提高促进果实增大的效果,在生产上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春秀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小型西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中等,第1雌花节位平均为第8.5节,果实发育期33.9d(天)。单瓜质量1.94kg,果实短椭圆形,果形指数1.16,果皮绿色覆细网纹,有蜡粉,皮厚0.8em,果皮较硬。果肉红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1.0%,边糖含量8.9%,口感较好。果实商品率99.3%。枯萎病苗期室内接种鉴定结果为高感。  相似文献   

12.
钙渗透对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压渗Ca ̄(2+)能够明显增加甜樱桃果实中Ca ̄(2+)含量。果实中Ca ̄(2+)含量与贮藏后期维生素C含量成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关。Ca ̄(2+)能够抑制果实中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活性,并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Ca ̄(2+)含量与PPO活性成显著负相关。Ca ̄(2+)处理果实腐烂率比对照降低38.8%-100%,褐变率降低13.38%-45.23%。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在变动气调贮藏中的最佳起始温度为10℃,在此温度下,前期用9%-16%CO2及2%-5%O2处理果实,能抑制果实PG酶活性、呼吸强度与乙烯释放量。起始温度为10℃+9%CO2(起始浓度)+3%O2处理的果实呼吸强度与乙烯释放量变化趋势在贮藏的中、后期与CA相近。在变动气调贮藏中,起始O2浓度应大于1%,CO2应小于20%,否则使果实内乙醇含量过高,易造成果实伤害。  相似文献   

14.
白肉甜味油桃新品种──秦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光(原代号Ⅲ南5-9)是1982年以京玉为母本、兴津油桃为父本回交育成的油桃新品种。果实于7月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33g,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淡绿至白色,着3/4以上鲜红色,外观艳美;果肉白色,肉质脆硬,采后可存放5-7d(天),风味浓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14%,有李、杏香气,离核。适栽地表现不裂果,丰产稳产。该品种于1993年由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目前已在省内外推广栽植330余公顷。  相似文献   

15.
侯敏  郑启发 《中国柑桔》1995,24(1):11-13
1991-1994年在梅州以6年生沙田柚树为试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冰冻(-4℃,72小时)及低温(10℃,72小时)保存的不同柚品种花粉稀释液处理沙田柚花的柱头,可使果实种子数减少58.05-64.2%,每果种子数从常夫人工授粉的162粒减至58-70粒,果实大小及内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有处理获获丰产,不同品种花粉处理液的效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果实轮纹病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苹果树地上部分离,经室内拮抗性测定和田间防病试验,选出芽孢杆菌防病菌株B-319(Bacilusbrevis)和B-9108(B.cereus),配合促进生长的菌株B-9121(B.pumilus)制成菌剂在田间防治中应用,斑点落叶病病情指数减轻60%—70%,果实轮纹病病果率降低40%—50%,效果稳定,并有促进叶片增厚和果实着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晚熟大果桃树新品种“美晴白桃”美晴白桃()是在白桃、白凤、水野油桃及秀峰混栽园中发现的偶然实生。树体大小及树势中等,有单、复芽,无花粉。叶片大,叶极长。果实圆形,果顶凹,梗洼深,缝合线中深,果实极大,平均单果重350-400g,果皮底色乳白,着色浓,果皮难剥离,果肉白色,着色少,不溶质,粘核,甜味多,酸昧微,无涩味。果实成熟期为9月上中旬(盛花后131-140天)。生理落果少,裂果少,果实耐贮。摘译自(日)《果实日本》,1991,46(2):57译者:杨有龙晚熟大果桃树新品种“美晴白桃”@杨有龙  相似文献   

18.
由于采收过早、气候影响及结果部位遮光等原因,往往导致苹果果实着色不佳,影响外观品质,降低经济效益。现介绍几种人工使果实增色的方法。一、激素增色法1.在正常采收前10-30天,喷施750-1000倍乙烯利溶液,在乙烯利溶液中加入(40-60)×10(-6)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钠盐),可防止落果,同时喷药后的果实全红和半红果明显增多,且含糖量增加。喷施乙烯利时应注意:处理树必须健壮,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2.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着色期两次喷布(500-600)×10(-6)的稀土溶液,对苹果着色和增产有明显作用,能使80%-96%的果实…  相似文献   

19.
台湾莲雾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雾为台湾省重要新兴果树(1987年栽培面积10502hm2),其中以屏东县栽培最多(约占90%),宜兰、高雄县约占7%。近年来,台湾果树界人士着力研究提高品质的配套技术,使莲雾果实果型大、肉质紧实、糖度高、色泽暗红,享有“黑珍珠”“黑钻石”的雅誉,...  相似文献   

20.
1989-1993年,在甘肃苹果产区采集红星或元帅品种病果和无症状果实,逐果取果心组织分离,获得30余个真菌分离物,以链格抱(Alternariaalternata)出现率最高,占51.3%;其次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roseum)、棒盘孢(Corymeumsp.)、节孢状镰刀菌(Fusariumarthrosporioides)、狭截盘多毛孢(Truncatellaangustata)等,依次占11.8%、12.0%、8.9%、7.9%。每个单果大多是只能分离出一种菌,少数出现2一3种菌。不同症状的果实,出现的真菌种类不同,霉心果以链格孢出现率最高,占60%-80%;心腐果中链格孢出现率显著较少,占10%-30%;而粉红单端孢、节孢状镰刀菌、棒盘孢、狭截盘多毛孢等5种菌的出现率较高,占7.8%-25.5%。用果心不带菌的果实人工接种,对12种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看出,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致心腐的病菌主要有5种,分别是粉红单端孢、棒盘孢、节孢状镰刀菌、狭截盘多毛孢和一种不产孢的浅色丝状菌。链格孢主要致霉心症状。混合接种试验表明,如有几种真菌进入果心,则致病性强的一种首先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