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40℃高温胁迫下,测定秦岭高山杜鹃幼苗在不同浓度ALA(25、50、75、100、125 mg/L)处理后幼苗热害指数,叶片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发现,ALA可以提高高温胁迫下秦岭高山杜鹃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害指数。其中,50 mg/L ALA叶面喷施处理时对提高秦岭高山杜鹃耐热性相对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叶面喷施ALA可以降低秦岭高山杜鹃的热害指数,缓解热损伤,提高植株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茄子耐热性,选用4个不同品种番茄作为砧木对茄子进行嫁接,通过对其苗期热害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研究番茄砧木对茄子嫁接苗苗期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能降低茄子苗期热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其中苗期热害指数最高可降低27.45个百分点;且能降低叶片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不同砧木嫁接茄子的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SOD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为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变化不规律,其中SOD活性增幅最高可提高110%;但不同的嫁接组合表现有差异,其中以L-402为砧木的嫁接苗表现出较高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耐热性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温胁迫下水稻生化特性变化及其与品种耐热性的关系,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耐热品种的鉴定和热害后补偿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采用人工智能温室对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6项生化指标含量变化的影响,对各品种生化指标变化与热敏感指数进行多元同归分析筛选水稻耐热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内源多胺含最在3个处理阶段均旱下降趋势,但耐热品种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热敏感晶种,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则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处理7 d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处理14 d和21 d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高温胁迫后,叶绿素、可溶性糖、脯胺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等含量变化与水稻耐热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含量可以作为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2种基因型杜鹃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和毛鹃(Rhododendron pulchrum)为材料,研究了在连续干旱、水湿胁迫下两种杜鹃所发生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响应。试验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西洋杜鹃和毛鹃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枯和死亡现象;MDA含量和叶片电导率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其中SOD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值,CAT和POD则在轻度胁迫时含量最高;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各项生理指标对比表明西洋杜鹃比毛鹃耐旱。在水湿胁迫下,西洋杜鹃和毛鹃植株受害较轻,未出现死亡现象,叶片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相对平缓,且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随着水湿胁迫程度的加强,西洋杜鹃的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等比毛鹃下降更明显,表明毛鹃更耐水湿胁迫。本研究表明,在一定时间内杜鹃属植物能更好地适应水湿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铅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中国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生理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小麦叶绿素含量增加;随着铅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明显下降,而MDA含量和POD活性明显升高,证明高浓度铅对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显著的抑制作用,对MDA含量和POD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重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65.1%.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上升,在严重干旱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程度下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木薯抗寒品种选育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南205、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试验设置4、8、12、25℃4个不同温度分别处理1、3、5、7d,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SOD、POD、MDA、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在4、8、12、25 ℃温度条件下,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上升,SOD、POD、MDA、可溶性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含水量则不断下降.低温胁迫下,木薯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脯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DA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木薯品种和耐寒性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差异较大且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间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晓雪  陈婧  黄好  陈发棣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4):207-208,222
以菊花近缘种属植物中耐旱的虹の滨菊和不耐旱的杭州野菊为材料,研究自然失水胁迫对其光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进行,2种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下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则一直上升;虹の滨菊的SOD与POD活性高于杭州野菊,而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小于杭州野菊;胁迫结束时,2种菊花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明显下降,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保持不变;虹の滨菊净光合速率较高.干旱胁迫下,较高的SOD活性、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和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可能是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耐旱的生理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彩叶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彩叶草盆栽苗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彩叶草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CAT酶活性均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胁迫温度降低,彩叶草幼苗叶片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而MDA含量和CAT活性则在不同处理时间上表现比较复杂,对于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处理4 h、8 h和12 h时,分别表现先降后升、先升后降和先急剧升高而后缓慢下降;而CAT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处理4 h和8 h时,都呈现先升后降,而处理12 h时,则表现逐渐升高.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8℃低温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5℃低温处理后,其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CAT活性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先急剧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豇豆耐热性快速鉴定体系,通过高温胁迫对12个豇豆材料进行热害指数的调查,对其中4个有代表性品种进一步测定细胞膜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豇豆品种的热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明显上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之豇28-2和丰产四号的热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均较大、为耐热性较差的品种,丰产二号变化幅度较小、为耐热性较好的品种,宝丰的耐热性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蒋绿林  付文彪  徐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71-5573
[目的]更好地模拟地源热泵地埋换热器的换热状况。[方法]介绍了3种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线热源模型、圆柱热源模型和Eskilson模型),以宁波市鄞州区冬天供热为例,选择适当的传热模型进行数据模拟,得出了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分布。[结果]地源热泵系统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地埋管周围半径为0.8 m的范围内温度场会呈现强烈的变化,该区域以外的地方温度变化越来越小,直至接近于土壤的原始温度;浅层地表土壤原始温度场分布与深度呈指数关系,当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土壤基本上维持恒温状态,比当地年平均气温高1~2℃。[结论]该研究为新型农村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管换热器是一种新型换热器,它是回收工业余热的理想设备。本文介绍热管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它可用于设计气—气型和气—液型热管换热器。  相似文献   

13.
热媒炉导热油使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朝晖 《油气储运》1999,18(7):35-38
以中洛输油管道热媒炉导热油为例,分析了热媒炉导热油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超高温运行、局部过热、无氮封、杂质较多等,指出应采取旁接流程、加设冷封阱隔绝空气、过滤和精制措施,以延长导热油使用年限。以三四年为一个使用周期计算,若将导热油延长一个使用周期,可节约100×10~4元。  相似文献   

14.
利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加热炉排烟余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进的两相半开式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热管换热器换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作了介绍,并列举了三种热管换热器的应用实例。指出热管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压力损失小、结构紧凑、应用范围广、维修费用少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酸露点的低温腐蚀等实际问题,在使用中不断加以改进,为回收各种加热设备的排烟余热、节约能源,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济人 《油气储运》1997,16(9):34-36
热媒炉是输油企业重要耗能设备,长期以一,一直采用传统的热效率概念来评价热媒炉能量利用程度,从“Yong”的角度来看,上述评价不够科学,容易产生误导,模糊了对节能工作的认识。根据热力学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实例计算来说明这一问题,以期另辟节能蹊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热管空气预热器的应用环境及特点 ,介绍了热管元件的研制与性能测试及换热器的整体方案设计 ,经实用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耐热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热害指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耐热性呈梯度差异、能代表典型区域的5个大白菜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活性、热害指数与耐热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大白菜品种的耐热性呈正相关关系,耐热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热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热害指数与大白菜品种的耐热性呈负相关关系,耐热品种的热害指数与较耐热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较耐热品种与热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耐热品种与热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热媒炉热效率在线自寻最优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玉庆  白生虎 《油气储运》1999,18(11):60-62
热煤炉热效率在线自寻控制策略包括取决于热平衡的油流量控制系统和皮决于热顷线自寻优的助燃风调节系统。对热效率在线自寻最优的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控制投运条件及最优控制程序框图,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具有性能稳定,热效率高及维修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传热学的方法,建立数值仿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比较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三种外墙进行了传热计算,并用相关资料进行验证.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了由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夏季)或由室内通过墙体传到室外的热量(冬季 ),并对三种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挂式封闭间层墙体的夏季隔热性能及冬季保温性能都较好,可以在"夏热冬冷"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土壤源热泵是利用媒介质取其土壤内冷能量的新型装置。在分析土壤源有关特性的基础上,研究土壤源热泵的设置及其特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