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政府大力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而且效果显著,但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扔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提出提高受胎率的措施,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元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53-353,359
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受环境、饲养管理、猪精液品质、母猪发情鉴定、疾病和人工授精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介绍了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述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因可以充分利用种公猪的优良基因.引入猪的新品系时可防止各种疾病的传播,整个猪群可在母猪群成批配种、分娩、断奶和再配种的基础上进行管理,而不需要饲养大量公猪等优点,在各大、中养殖户中已推广应用,据调查大部分猪场效果明显,如降低了饲养成本,情期受胎率高、产仔数多、母猪生殖道疾病少等.而有的猪场效果却不理想,母猪返情率高、受胎率低以及产仔数比自然交配低,  相似文献   

4.
公猪精液品质是公猪繁殖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精液品质不良是公猪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大型养猪企业中已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大部分效果明显,但有的猪场效果却较差,精液品质不良不仅导致精液不能使用,而且废弃母猪情期受胎率,甚至产仔数比自然交配低,母猪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从而影响了猪场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靳国旺  蔡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68-2769
[目的]探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通过测定母猪情期受胎率、受胎母猪分娩率和平均窝产活仔数等生产指标,比较本交与人工授精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结果]采用人工授精共配种母猪323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为84.2%,受胎母猪分娩率为90.8%,平均窝产活仔数10.3头;对照组本交共配种母猪156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82.7%,受胎母猪分娩率91.0%,平均窝产活仔数10.2头。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授精技术的生产水平已达到或超过猪场本交配种水平。  相似文献   

6.
种公猪是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基础,而精液品质、精液保存与输精方法影响着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就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精液质量,掌握正确的输精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新乡地区进行了猪人工授精的试验,结果表明,进行人工授精的母猪的受胎率、平均产活仔数均高于自然交配的母猪。关键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产活仔数  相似文献   

8.
浅谈猪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数都要好于本交.但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规模场输配效果参差不齐,部分规模场在受胎率和窝产仔数上人工授精和本交相比不但没有提高,有的还大大低于本交水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猪人丁授精关键技术和细节上把握不好.  相似文献   

9.
猪人工受精技术在不断地推广和应用,对猪人工授精的技术和细节真正地把握好,比自然交配的受胎率和窝产仔数都要高。需要掌握关键性因素,采取关键措施,正确地使用输精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0.
邬海新 《农技服务》2011,28(3):315-315
介绍了生猪人工授精点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和提高猪人工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猪人工授精技术作用效果明显,作为从事猪人工授精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充分掌握相关的技术,并了解影响授精成功的各种因素.本文叙述猪常温精液的质量检测技术,母猪发情鉴定,待配母猪的饲养管理,精液保存和输精技术等,使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和产仔数达到理想的水平,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1猪人工授精失败的原因 猪人工授精失败的原因很多,结合笔者的实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受胎率低、复配次数增多 (1)部分农户掌握受精时间不准确,导致受胎率低下; (2)精液运送方法不当,没有采取有效的保管措施,没有使用液氮罐等保温设施,导致猪精子被外界不利因素致死,如阳光照射等.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养殖场规模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猪场逐渐把人工授精技术作为一项常规技术应用在生产当中。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养猪场的产仔成绩和经济效益。近年来的实践服务中发现,在许多猪场中,人工授精技术的效果没有开始应用时好了。分析认为,造成猪人工授精技术效果下降的原因就在于整个人工授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中屡屡出现的操作不规范问题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猪场实际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实践出发,针对猪场在母猪人工授精技术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从配种前的饲养管理、发情的鉴定手段、人工输精的注意事项以及配种后的管理技术等方面论述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技术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经产母猪的较高受胎率和窝产仔数,是保证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种公猪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从种公猪的饲养管理、采精、输精等方面阐述了中小型猪场采用人工授精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猪人工授精供精站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了猪精液的质量和人工授精的受胎率,现将我们的基本做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和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省某万头猪场选留的二元杂种母猪和成年杜洛克公猪进行杂交,采用不同的配种方式,观察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全人工授精的效果最好,窝均总产仔数比自然交配多0.49头,比半人工授精多0.31头,窝均产活仔数也比自然交配多0.44头,比半人工授精多0.28头,虽然情期受胎率和初生窝均重略低于自然交配,但高于半人工授精,且3种配种方式没有本质差异,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在中大型猪场推广实行猪的人工授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2007年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输精用的耗材也不断更新。传统人工授精中输精是采用多次重复使用的橡胶输精管(多次性消毒很难实现),输精的卫生管理难度很大,造成大面积母猪患上子宫炎,这是传统人工授精受胎率、产仔数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原因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农户中已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大部分效果明显,如发情期受胎率高、产仔数多、母猪生殖道疾病少等,而有的养殖大户效果却差,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均比自然交配低,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为什么都是人工授精,但效果却相差甚远呢,作者对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指利用人工辅助器械采取公猪精液,经过实验室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公猪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生殖道内的一种配种方法。此项技术始于1930年,到20世纪60~70年代得到推广应用,80年代后期,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的兴起,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目前,杭州市萧山区37个规模猪场和近50家农村中小猪场,普遍应用了人工授精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