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杉无毛瘿螨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武义,金华等县部分杉木基地林中所发现的杉无毛瘿严重危害情况,采用三氯杀螨醇,单甲脒,双甲脒,氧化乐果,甲胺,尼索朗,克螨锡7种农药进行室内外药效试验,结果证明:三氯杀螨醇,单甲脒,双甲脒,氧化乐果,克螨锡5种农药都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克螨锡防效最好,双甲脒次之。林间采用25%克螨锡可湿性粉2000倍液进行大面积防治,防效达88.6%。每公顷防治成本24.89元。  相似文献   

2.
枸杞锈螨、瘿螨是我国枸杞的重要害虫,普遍分布于国内枸杞各产区,为害严重时可使果实品质显著下降,产量减少30%以上。应用锐螨特、吡螨胺、哒螨酮等药剂进行防治试验,对锈螨、瘿螨的平均最高防效分别达到87.9%~95%和87.3%~98%;在单剂农药中添加增效剂后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首次在陕西榆林发现针叶小爪螨危害樟子松。经用7种化学药剂野外防治试验,其中三氯杀螨醇,克螨特,双甲脒施药3天后虫口减退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毒死蜱、乙酰甲胺磷、阿维菌素防治枸杞瘿螨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枸杞生长期长,害虫种类多且危害严重。枸杞瘿螨是危害枸杞的主要螨类,危害广泛而严重。除4月中旬枸杞展叶,5月下旬,6月上旬新枝萌发瘿螨向嫩叶、新枝扩散而暴露于瘿外,其余时间都在瘿内危害,防治难度非常大。该试验在室内就40%毒死蜱、30%乙酰甲胺磷、0.9%阿维菌素3种药剂毒力及其对枸杞瘿螨防治效果进行试验检测,表明这3种药剂对枸杞瘿螨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有效防治桃树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危害,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不同植物源农药对桃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2%苦皮藤素水剂和0.3%苦参碱水剂是防治桃山楂叶螨的较好生物药剂。其中0.3%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最好,可以达到97.5%,持效期较长,药后15d防效仍在92.8%以上;0.2%苦皮藤素水剂速效性最好,药后1d,防效就达到88.4%,3d后防治效果最佳,达96.3%。  相似文献   

6.
杏芽瘿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芽瘿主要危害杏树芽苞等器官,使受害植株枝干形成累累瘿瘤,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甘肃条山集团成龄杏园杏芽瘿危害率达60%以上。通过2004~2005年综合防治试验研究,在摸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应用化学药剂螨死净1500倍液平均防效为92.67%;应用生物药剂齐螨素Abamectin1500倍液和蛛锈龙2000倍液平均防效分别为89.00%和80.33%;结合春剪物理刮除瘿瘤后喷施3次螨死净1500倍液平均防治效果为99.00%。  相似文献   

7.
应用4种药剂进行了梨上瘿螨的田间药剂防治,结果表明:施药14d后,0.2%爱诺虫清EC2000倍液、10%哒四螨悬浮液、15%哒螨灵EC和20%灭扫利EC2000、3000倍液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达99.1%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针叶小爪螨的药剂防治进行研究,发现啶虫脒对该螨防效最好,3%啶虫脒乳油1000倍、1500倍和2500倍液对其防效分别为92.1%、90.3%和87.1%;25%噻虫嗪悬浮剂效果次之,3000倍、5000倍和10000倍防效分别为87.6%、84.2%和71.3%;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效较差,仅为68.6%。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和氧化乐果对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内板栗透翅蛾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采用注射法施用3%的啶虫脒乳油防治效果最好,施药15天后平均防效为94.7%,40%氧化乐果乳油的平均防效为91.3%,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平均79.6%;直接涂抹药剂比注射法施药防效略低,三种药剂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3.1%、89.2%、78%。  相似文献   

10.
中华甲虫蒲螨田间释放控制松梢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Zhang and He)对危害油松的松梢螟(Dioryctria pryeri、Di-oryctria rubella)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单株透气袋固定在树主干分叉处的方法释放蒲螨,进行不同释放时间、释放量对松梢螟的控制效果试验,通过对释放后的平均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确定蒲螨释放的适宜时期和经济释放量。结果表明在北戴河地区5月10-20日释放蒲螨,防效明显好于后期2次释放。在适宜蒲螨释放时期内,每次释放量为20万、40万、80万头蒲螨/株,平均防效差异不显著,因此20万头蒲螨/株释放量可作为经济释放量指标。5月10日释放20万头蒲螨/株,20d后调查,平均防效为91.40%。利用中华甲虫蒲螨对松梢螟进行生物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柑桔红蜘蛛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红蜘蛛是为害柑桔的重要害虫,其消长和为害程度的主导因素是温度和湿度,特别是温度最为关键。红蜘蛛在吴江地区主要是以卵在叶片反面越冬,防治红蜘蛛的主要措施是生草覆盖柑桔园以及双甲脒、苯丁锡和克螨特等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的方式,调查该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在民勤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枸杞瘿螨在民勤地区1年发生7代左右。以雌成螨在当年生或2年生枝条的越冬芽、鳞片内以及枝干缝隙越冬。生物药剂防治以螺螨酯与阿维菌素复配控制效果最佳,采用喷雾法防效高,效果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3.
栗苞蚜在日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苞蚜Moritziella castaneivora Miyazaki于2004年在日照首次发现。该虫1 a发生10~13代。对日本栗的各个品种危害都很严重,也危害中国板栗,但危害程度较轻,且仅局限在日本栗引种栽培区附近。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15%哒螨灵乳油和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等5种常规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啶虫脒、阿维菌素。专业杀蚜药剂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专业杀螨药剂。  相似文献   

14.
哒螨灵防治果树叶螨近年来,防治苹果全爪螨和山植叶螨多采用尼索朗,阿波罗、三氯杀螨醇和水胺硫磷等药剂。由于连年使用,叶螨抗药性增强,防效不佳。1994年我们采用浙江兰溪农药厂生产的15%哒螨灵乳油进行防治红元帅树上苹果叶螨试验防治效果较好。试验用药为1...  相似文献   

15.
杉木甲螨(Podoribatessp.)是危害杉木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浙江黄岩1年发生数代,卵、若螨、成螨3种虫态混合世代重叠,5月上旬~6月下旬及7月下旬~8月下旬有2次发生盛期,10月进入越冬,以成螨在杉木枝梢节叉处越冬,翌年5月初开始产卵。通过几种药剂试验,发现三唑锡1500倍液和1600倍液对甲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100%和98%,综合效益,以水胺磷1500倍液更适合大面积林间防治。  相似文献   

16.
初步弄清了皱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在浙中地区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几种农药防治试验,结果显示,35%快克乳油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三、杨树腐烂病的化学防治两年来应用内疗素、菲醌、托布津、敌克松、苯胼咪唑、春雷霉素、碱水等多种农药进行腐烂病的大田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农药均有一定防治效果,82r/MI内疗素防治效果为91.2%;2%的菲醌防效为75%;2%的敌克松防效为86%;1.5%的苯胼咪唑防效为100%;内疗素加敌克松混合剂防效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方式,进行1.8%阿维菌素乳油、10%啶虫脒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不同倍液对花椒棉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和7 d, 1.8%阿维菌素乳油对花椒棉蚜的防治效果最好,其中100倍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5.99%、90.05%, 200倍和300倍的防效次之。10%啶虫脒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在药后1、7 d均出现显著差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在药后1 d和7 d都显著低于以上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园林行道树介壳虫的有效防控药剂,筛选了3种农药对介壳虫进行了防控实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对介壳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15d调查可发现介壳虫均已死亡,防效达100%,但其中毒死蜱为中高毒农药,矿物油用量较大,为此,推荐噻嗪酮为介壳虫防治的最佳药剂,并可适当混用毒死蜱、矿物油等,以增强防效。  相似文献   

20.
孙霞 《绿色科技》2023,(17):141-144
为研究生物农药对刺槐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选择4种生物农药,分别是0.3%苦参碱水剂、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进行了室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美国白蛾有防治效果,其中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处理的效果最好,在药剂处理10 d后林间防效和室内测试防效分别达到88.75%和100%,其次是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林间防效和室内测试防效分别达到85.19%和100%,因此,在刺槐美国白蛾防治中,可使用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和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