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由于其具有嫩滑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目前的农副产品市场中需求量很高。反季节林地香菇种植,不仅可以充分迎合市场需求,而且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林地资源,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并在生产过程中避免污染、保护林区生态。针对反季节林地香菇无公害种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正值春季代料栽培香菇菌袋越夏的关键时期,也是菇农们比较担心的一个时期。菌袋越夏期间管理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烧袋、烂筒、病菌感染、虫害严重,轻则减产、减收,重则菌袋成批报废。遇特殊高温干旱年份,管理失误甚至会造成菌袋全部报废。如何才能保证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因各地气候、环境条件不同,措施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具体到鄂西北山区,应重点把好以下"五关"。  相似文献   

3.
陶慈 《种子科技》2023,(20):104-107
通过对无公害香菇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简单探讨了香菇选地与作畦技术,要求香菇选地必须要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自然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无污染,这是保障香菇无公害生产种植的基础。讨论了香菇种植技术内容,介绍了香菇菌袋配方,分析了菌袋制作过程方法,提出了香菇的种植管理技术措施,并对香菇采收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进 《科学种养》2012,(11):28-28
河南省西峡县地处亚热带与北温带的交界线上,四季分明,被专家誉为香菇生长的“黄金地带”。目前,“西峡香菇”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传统的香菇生产技术已被西峡菇农熟练掌握,但是在每潮菇出菇阶段,割袋成了既费时又影响香菇质量的关键因素,严重制约着香菇的生产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近两年,随着免割袋栽培技术的运用,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不仅香菇栽培规模扩大了,而且菇形好、质量高,菇农闲时间增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下面将这一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作物育种信息》2006,(12):21-22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香菇产业作为庆元的传统支柱产业,为全县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生态平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庆元县在五大堡乡廿五筛建立了“农庄型”香菇标准化示范基地,从更高的层次摸索走科技化、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其农庄型示范基地建设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6.
遵化市引进香菇生产技术后,进行了龙头企业试验示范,很快发展到全市,1996年被河北省作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典范推向全省及黄河以北地区五省两个直辖市,1998年开始走向标准化栽培,其规范化操作技术被河北省技术监督局审定为省地方标准,形成的综合标准技术居国内领先,成为北方地区香菇的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在我国发展很快,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速冻储藏仍然是制约食用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现将三种食用菌的速冻储藏技术介绍如下,供食用菌生产者参考。一、香菇速冻储藏香菇速冻储藏是将香菇经冰水预冷后,捞出沥干,迅速置于-60~-50℃的超低温冰库中速冻,然后放入-24~-18℃冷库中储藏。通过这一"冷链"工程后即可进入消费者家庭。速冻香菇保藏期为1.5~2年。二、金针菇速冻储藏新鲜金针菇采收后,整理分装于专用食品袋中,每袋装入量按100克、200克和500克定量,并经热合封口或  相似文献   

8.
临沂市兰山区农民通过几年探索,实行大葱秋播冬栽春收,反季节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选择“秋分”到“寒露”间播种育苗.“立冬”前移栽,实行地膜栽培,翌年返青后随时去掉抽出的幼薹,5月中下旬上市。由于这样栽培的大葱带绿叶销售,故称青葱。上市季节正值大葱供应淡季.病虫害极少,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9.
<正>南方地区早春反季节大棚蔬菜生产,是我国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春反季节蔬菜生产正处于冬前低温天气多、光照不足,入春后温度持续走高,并且伴有阴雨连绵等不利天气的条件下,因此生长常常受到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只有了解早春反季节蔬菜大棚内的小气候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实施调控,才能够营造出蔬菜生长的适宜环境,这也是实现南方早春反季节大棚蔬菜高效栽培的根本所在。一、早春反季节蔬菜大棚的小气候现状与  相似文献   

10.
平菇是一种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适应性、生活力、抗逆性均较强,能在多种培养料上生长。近年来,已从熟料栽培发展到生料栽培、瓶栽、袋栽、床架栽培已很普遍,而阳畦栽养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本试验就是探讨在重庆的条件下,阳畦栽培不同种类平菇的生育状况及产量情况,以便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榕江县栽麻乡小利村农民王涛是当地有名的“香菇种植大户”,他除了精湛的香菇种植技术被人们赞誉外,还有“浪子”回头精彩而又曲折的人生故事被人们所称道。  相似文献   

12.
香菇最早栽培在中国,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亚洲地区主要食用菌。我国是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日本排第2位,韩国居第3位。香菇含有较高的水分、多糖、维生素等一些营养元素,但存在不易进行运输、贮藏及加工等问题,因此干燥是在此之前的必备工序之一。香菇作为我国最大的出口菇,干制效果关系着我国的出口效益。通过综述香菇的几种干燥方式,并列举了各自优缺点,结果显示热泵干燥是香菇及其他果蔬中最有前景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13.
香菇冷藏保鲜产品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容易出现霉变、褐变等现象,或存在重金属、农药、有害化学物质超标等问题,不仅危害消费者健康,同时影响我国香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保证香菇冷藏保鲜产品的质量安全,将HACCP应用于香菇冷藏保鲜生产。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潜在危害,确定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关键限值,以及工作计划表及纠偏措施,将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保证了产品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4.
香菇栽培模式与品种选配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香菇的栽培历史悠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栽培香菇的国家。因为香菇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所以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加强香菇的栽培,在品种选配上也花费了很多心思,希望可以培育出质量更好的香菇。近些年来,我国对于香菇的栽培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同时香菇的产量也有了一些变化。对香菇栽培模式及品种选配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反季节食用菌土洞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反季节食用菌,是指在食用菌子实体难以生长的高温季节(草菇除外)。利用特殊设施所提供的凉爽适宜环境栽培生产的优质食用菌产品。反季节栽培的设施和方式多种多样,有低温房(库)栽培、土洞(防空洞)栽培、遮荫棚栽培、林菌间作等。目前,我国反季节栽培多数采用低温房(库)栽培,如北京玉雪阿魏菇生产、上海天厨菇业金针菇生产、烟台九发双孢菇生产等,通过现代手段调节温湿度,实现了周年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设施造价、制冷降温成本较高,不易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香菇春季栽培高产优质的关键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但以秋栽为主,春季栽培因品种、栽培时间及管理等问题而发展缓慢。根据山西古县近几年香菇春季栽培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该地区香菇春季栽培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选择适宜品种、选好栽培时期及做好转色期和越夏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7.
《山东蔬菜》2006,(4):45-45
香菇在夏季播种,正值高温高湿季节,接种和培菌难度大,易出现杂菌污染或高温烧菌。香菇在冬季播种,宜采用中温型和中偏高温型香菇菌株,10月下旬开始作母种,11月初作原种,11月底和12月初制作栽培种,1月份播种。采用17cm×35cm的塑料筒作为栽培袋,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的操作  相似文献   

18.
香菇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之一,具有味道鲜美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为了保证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应该选择高产栽培技术。生产中采用大棚香菇优质栽培技术,可以提高香菇的产量,保证香菇的品质,提升香菇的市场竞争力。主要阐述了大棚香菇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阿魏菇A 0501为供试茵株,对阿魏菇工厂化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传统的阿魏菇固态栽培工艺比较繁琐,人工栽培需要经过母种、原种、栽培种、出菇袋4级放大过程,本研究将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应用于阿魏菇工厂化生产,实现了生产工艺直接从专用母种、液体种到出菇袋的重大转变,显著缩短生产周期60d,是阿魏菇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革新。优化了阿魏菇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为阿魏菇周年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0.
陈诗情 《种子科技》2020,(4):36-36,38
根据代料栽培试验介绍了我国灵芝袋栽技术的现状,主要内容为灵芝代料栽培的品种选择、生长发育的环境、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以及代料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试验证明,添加一定比例的蘑菇渣作为灵芝栽培原料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