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天官王府景区附近的105个农户进行了调研,选取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知特征、游客特征等为解释变量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对参与天官王府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参与度角度来看,调查的105户中有78户农户愿意参与天官王府景区的发展,有27户不愿意参与;从对参与度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看,影响农户对天官王府景区发展参与意愿最大的因素为农户的年龄,其次为农户家里到景区的距离、游客消费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及农户的文化程度,其中农户的文化程度和家里到景区的距离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为负向,其余因素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南疆四地州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现状,了解了当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找出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基本特征方面,农户是否接受农业技术培训、是否参加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在农户家庭特征方面,家庭总人口数、非农就业人数、家庭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农户家庭资源禀赋方面,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土地块数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居住地到县城的距离对其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外部环境特征方面,当地农户享受农业综合补贴力度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推进南疆四地州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应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户非农就业培训,以农户就业促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转变农户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意识;建立纠纷调解机制,保障农户利益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西南民族地区1529户生计转型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对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进行了综合测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城镇化融入能力差异。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生计转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总体偏弱,不同融入阶段的城镇化融入能力发展不均衡,离开农村能力相对较强,进入和融入城镇能力相对较弱;在四类农户中,外出经商型农户城镇化融入能力最强,就近多元型农户次之,外出务工型农户第三,就地多元型农户最弱,且这种差异体现在农户城镇化融入的全过程。鉴于此,提出了从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深化户籍制度、城市住房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升民族地区整体生计转型农户的城镇化融入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31个省份政府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宏观数据和CFPS农户家庭收入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中国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无助于农户收入的提高,大部分旅游业利润被农户以外的旅游企业和其他组织获取,而旅游业发展导致的生态成本却由当地农户承担;政府的有效治理有助于农户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得更多利润;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改变农户生计模式,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政府应积极提高治理水平,增强农户的旅游参与度,引导农户调整生计模式,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比重,才能切实通过旅游发展助力农户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被认为是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CFPS 2012年和2018年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SM-DID模型,分析新农保政策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新农保政策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2年至2018年参保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0.097个单位,未参保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0.018个单位,差距显著小于参保农户,新农保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预防性储蓄作为新农保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15.3%。另外,相较于老年农户群体,新农保对于青壮年农户的消费结构升级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在地区差异上,新农保更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农户消费结构升级。因此,建议持续推动农村新农保政策的覆盖广度和深度,科学合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因地制宜实施新农保政策,继续探索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最终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户信息需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农户信息需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户信息搜寻成本过高、农业信息市场不完善、农户自身素质偏低是现阶段农户信息需求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户的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经纪人制度,开发针对基层农户的农业信息市场模式,加强对农户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措施以提高农户的信息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究欠发达地区政策激励和农户认知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规律,为提升耕地保护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指向、促进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提供参考。以辽宁省朝阳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Tobit模型探讨政策激励、农户认知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农户认知在政策激励影响农户耕地保护意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激励中的秸秆还田政策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他激励方式没有发挥作用。农户认知中,对耕地用途的认知、土地流转或建立新型经营主体认知、秸秆还田认知、有机肥和高效低毒农药认知、绿色生产技术培训认知、低碳生活方式认知与耕地保护意愿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补贴政策认知与耕地保护意愿无相关关系。农户的耕地生态保护认知在政策激励与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中发挥中介效应,但农户耕地数量质量保护认知没有起到中介效应。因此,应该强化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权威性和监督考核力度来提升政策效果,也要结合农户需求完善政策激励手段,充分发挥宣传培训等的政策效力,并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调整补贴力度和形式,从而降低农户耕地保护的实施成本,提高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重视农户认...  相似文献   

8.
农户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保证。根据理性行为理论,通过对镇平县杨营镇农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生活幸福感提升对其参与乡村建设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对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越高,其参与乡村建设意愿就越强;农户对村部建设效果越满意,其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反而降低。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意愿并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提出明确农户参与乡村建设的责任与权利、着重围绕提升农户生活幸福感开展建设、重点开展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行改革以来,重新确立了农户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农户再度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农户经济的微观决策,主要体现于农户收入在消费、储蓄、投资之间的分配,体现于多个投资项目选择和单个投资项目规模的确定上。制约农户经济增长的宏观因素主要是:非完善的土地制度,低发育程度的农村市场和供给不足的政府、社区社会化服务。引导、规范农户消费行为合理化,增强农户投资的活力,完善制约农户经济增长的有关制度、法规,刺激政府、社区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是促进农户经济增长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省张家桥村146名农户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农户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农户借款情况两方面研究农户的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学历、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借贷有反向作用,农户家庭人数、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等因素对借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效拓宽建档立卡农户融资渠道可以进一步增强其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基于宁夏南部山区建档立卡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情支出越多、农户间信任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农户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和亲戚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对农户选择正规和非正规融资渠道均有显著影响。促进农户社会资本信息传递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应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充分发挥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作用;加大建档立卡户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加农户非农经营收入以提升其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耕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将农户家庭耕地面积、流转面积和弃耕地面积放在同一分析框架内进行理论机制分析,并利用CLDS2018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和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转入地面积没有显著影响。第二,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于规模经营农户的耕地面积和转入地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小农户和规模经营农户的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增加规模经营农户的转入地面积增加实际经营的耕地面积,减小了小农户的耕地面积。第三,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和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的转入地面积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对于东、中西部地区农户家庭弃耕地面积均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周镕基  曾勇  赵靓  耿一昕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224-226+231
南方山区农户存在返贫风险,防止山区农户再次返贫的首要工作是解决农户的生计风险。针对南方山区农户存在的返贫风险,对部分山区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农户依赖思想严重、劳动力流失严重、生计策略较落后、区位优势利用效率低下、山区乡村治理成本高且生产主体创新能力不足等。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增强农户内生发展能力,发挥好脱贫农户主体性,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新乡贤带动生态产业振兴。构建相应的目标机制、合作竞争机制、绩效激励机制、效果反馈机制、共享机制,守住山区农户返贫底线。  相似文献   

14.
目前,随着世界有机食品贸易日益增长,世界农业正快速向有机农业转化。在德国约1万户农户(农场主),瑞士约占8%的农户,澳大利亚占农户总数10%的2万户农户从事有机农业,瑞典和芬兰接近瑞士水平。据统计,意大利近几年从事或正转向有机农业的农户已由1996年的1.8万户发展到现在的5万户。同样,目前乌干达有0.7万户农户从事有机棉生产,墨西哥有1万户农户生产有机咖啡,有机方式生产的产品已……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地理标志地区农户收入水平,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地理标志地区洛川县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分析气象灾害下地理标志地区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年龄、防灾措施、农药支出、销售价格、地理标志认知、品牌价格认知以及市场消费群体均正向显著影响农户收入;气象灾害特殊时期,农户适当增加农药支出有利于挽救农产品产量,改善其收入情况。最后从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引导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重视农户安全生产以及加强防灾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保障农户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户经济行为合理化的标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作为农业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生产单位,其经济行为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我国现行政策,市场机制及农户自身因素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户经济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户经济行为合理化标准的建议,以及促进农户经济行为合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甘肃省青城镇344家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土地要素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收入来源多元化,土地要素条件对农户收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户经济行为特点的分析认为,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信号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农户的经营决策,农户收入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户生产积极性的发挥,而且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然而,政府的农业政策却并未对农户收入予以有效地支持,从而对农户经济行为产生了强大的负面激励。因此调整农业政策目标,确保农户收入的稳定和增长,应成为政府政策行为的主要着眼点,政府必须通过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建立农产品平准制度,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农户收入的增长和稳定提供激励性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形成有机衔接。小农户在与现代农业衔接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新时代下小农户的发展任务,确定现实以及发展需求。利用完善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对小农户给予足够的金融政策支持,确保小农户能够与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良性互动。本文结合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衔接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采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明晰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增收效益的约束条件,本研究利用浙闽赣3省568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采用能显著增加农业收入,原因在于增加了农户农业劳动时间,尤其是对低禀赋农户的作用更明显。通过反事实估计发现,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在不同技术采用状态的农户家庭中均存在。对于已采用技术的农户,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仅在高禀赋农户中产生。对于未采用技术的农户,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的增收效应在所有农户中均存在。本研究为理解经济林复合经营技术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促进技术扩散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