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报春的温室盆栽试验及在上海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报春(Primula vulgaris)是报春花属植物欧报春组中园艺品种最多、花色最丰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植物,经过园艺学家长期的选育,已经成为重要的观赏植物。文章通过试验主要研究欧报春在温室盆栽中的物候期、生长量和花期等因素,为欧报春温室盆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上海园林中已有的欧报春的应用形式为其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抑制剂对盆栽小报春矮化效应的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控制盆栽小报春的株高,防止花葶过高产生倒伏影响观赏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和烯效唑(S3307)对盆栽小报春进行叶施激素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对小报春都有矮化作用,矮化效果烯效唑比CCC更为明显,此外激素处理对小报春的小花直径、花序直径、花葶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各个性状以及憋花率,处理CCC500mg/L叶施效果最佳,不仅使小报春的花葶高度明显矮化,抑制了花葶徒长,而且不影响小花直径、花序直径以及花葶数,同时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提高了小报春的盆栽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3.
‘漂亮女孩’(Primulina ‘Pretty Girl’)是杂交育成的报春苣苔新品种。多年生草本。植株生长势较强。中型花,花量大,叶片具有明显的白色叶脉。花期2—3月。耐阴、耐旱、耐热。栽培简单粗放,叶插繁殖成活率高。适合作观花观叶盆栽。  相似文献   

4.
徐成文 《花卉》2008,(1):11-11
多花报春是报春花的一个优良品种,每年从12月至翌年5月,不断地从肥厚而有皱纹的叶丛中,抽出花梗,花色繁多,斑斓绚丽,有的还有香味,十分惹人喜爱。盆栽多花报春的管理,全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答读者问     
山泉 《花木盆景》2008,(6):24-25
Q欧洲报春结的籽能用米繁殖吗?结籽后植株一般都枯死了,怎样才能将其保持到来年再开花呢?  相似文献   

6.
华君 《花卉》2014,(2):27-28
欧洲报春又称欧洲樱草、西洋樱草、高葶樱草等,是原产于欧洲的欧洲报春(Primula vulgaris)及其杂交种的统称。欧洲报春属于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株高约10~20厘米。叶基生,长10~15厘米,宽4~6厘米,倒披针形至倒独卵形,向基部渐狭成翅柄,叶脉深凹,叶面具皱。伞状花序,花色极为鲜艳、丰富,深红、紫红、桃红、紫色、蓝色、黄色、橙色、白色、褪色等多种花色。  相似文献   

7.
报春苣苔属新品种‘初心’(‘Initial Heart’)是以柳江报春苣苔(Primulina liujiangensis)为母本,神农架报春苣苔(Primulinatenuituba)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来的,具有明显的白色网状叶脉和极短的花序梗,株形紧凑,叶片优美,花色清新淡雅,耐荫性较强,适合作室内观花观叶盆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南分布的球花报春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源整理,调查了云南球花报春资源分布样地的数量及出现频率;通过实地播种和种植,对云南主要分布的2种球花报春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的利用方法,为云南球花报春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赖碧丹  邓征宇  崔忠吉  刘震 《园艺学报》2018,45(11):2273-2274
报春苣苔属杂交品种‘花苹果’(‘Piebald Apple’)是从‘紫苹果’(‘Lavender Apple’)× 硬叶报春苣苔(P. sclerophylla),‘猫的花环’(‘Cat’s Garland’)是从永福报春苣苔(P. yungfuensis)× 阳朔小花苣苔(P. glandulosa var. yangshuoensis),‘小喇叭’(‘Dan’s Trumpet’)是从条叶报春苣苔(P. ophiopogoides)× 齿苞报春苣苔(P. beiliuensis var. fimbribracteata)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开花量大,花梗直立,栽培适应性好,花为分别为薰衣草紫色、粉白色和蓝紫色。  相似文献   

10.
不同柱型杂交组合对欧报春坐果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欧报春制种效率,初步研究了欧报春不同柱型杂交组合对其坐果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欧报春以短柱型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明显好于长柱型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且其不同的品种表现一致;四季报春和P.elatior2种欧报春则以长柱型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好于短柱型为母本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以引种栽培的习水报春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习水报春原产地生长环境进行引种栽培,分别在1、4、7、10月份中的22日对引种栽培的习水报春萌发产生叶和新植株进行统计,测量叶的长度(含叶柄和叶片)及个数,研究引种栽培对习水报春萌发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习水报春在4个季节均能萌发新叶和幼苗,但在春、夏两季萌发新叶的数量及生长的速度相对较快,3月和4月萌发幼苗的株数较多,8月和9月萌发幼苗的株数次之。在气候类型、降雨量、温湿度之间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通过模拟习水报春原产地生长环境,能够引种栽培成活并萌发更新。  相似文献   

12.
栽培基质对欧洲报春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艳  张显  邹凤英  李莲梅 《园艺学报》2007,34(1):237-238
 报春; 无土基质; 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5、10、20mmol/L的CaCl2溶液喷洒滇北球花报春1 a生幼苗叶片10 d后,将其幼苗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12 h的42℃高温胁迫,每隔3 h测定幼叶相关的生理指标,并于10 d后测定其热害指数.结果表明:Ca2 处理20 mmol/L能有效抑制高温胁迫引起的滇北球花报春幼苗叶片内丙二醛含量的快速积累,促进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同时提高和保护Ca2 -ATPase的活性,并使热害指数降低近40%.Ca2 处理能一定程度提高滇北球花报春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4.
报春苣苔属新品种‘幸运’和‘雨延’分别由褐纹报春苣苔(Primulina glandaceistriata)× 硬叶报春苣苔(P. sclerophylla),柳江报春苣苔(P. liujiangensis)× 褐纹报春苣苔(P. glandaceistriata)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来,均为多年生草本莲座状植株,喜荫蔽环境,耐旱性强,花期为4—5月,栽培简单,繁殖容易。与亲本相比,‘幸运’的花冠下唇片很长;‘雨延’叶片具白色网状叶脉,花朵硕大,兼具观花观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报春苣苔属种间杂交新品种‘淡妆仙子’(Primulina‘Light Make-up Nymph’)是以尖萼报春苣苔(P. pungentisepala)为母本,冬花报春苣苔(P. hiemalis)为父本,通过属内种间人工杂交选育而成。植株紧凑,花期长。  相似文献   

16.
何王盼 《花卉》2020,(9):20-21
欧洲报春不畏寒冷,在上海可以露天种植。花期从十一月初能开到四月份,不只是报告春天的到来,还能开到春末了。种在阳光好的露台或室内朝阳阳台,都适合。报春花具有花量大、花期长、不爱生虫、物美价廉等等优秀品质,推荐为每年必种提亮花园色彩的草花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四季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种子为试材,探索不同浓度CaCl2、SA和GB对9%PEG-6000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9%PEG-6000(CK_2)干旱胁迫下四季报春种子的萌发情况低于空白对照(CK1),用一定浓度的CaCl2、SA和GB分别浸种处理后能促进干旱胁迫下四季报春种子的萌发,且最佳缓解浓度为15mmol·L~(-1)、10mg·L~(-1)、5.0mmol·L~(-1);3种外源物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以CaCl2效果最佳,SA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质配比对欧洲报春观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洲报春"丹诺娃"为试材,以蛭石、珍珠岩、炭化稻壳和草炭及回笼土为基质成分,研究了不同基质理化性质对报春花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个指标中,基质2和基质3与基质1差异极显著;就叶片数而言,基质3与基质2有显著差异,但与基质1差异极显著;叶长、叶宽等5个指标在3种基质间的平均值呈基质2基质3基质1变化,而叶片数和花朵数在3种基质中呈基质3基质2基质1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岩报春植物在北京地区夏季的耐热性,从5月30日开始,分别向其待测植株叶表面喷施CaCl2溶液,每隔3 d喷施1次,浓度梯度为5、10、20 mmol/L。每隔15 d测定1次岩报春植株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试验进行到8月30日。结果表明:低浓度CaCl2溶液(5 mmol/L)施用比高浓度CaCl2溶液(10、20 mmol/L)施用更能增强岩报春植株耐热性,使其能在北京温室顺利越夏。  相似文献   

20.
翠南报春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对低温的适应性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蕴薇 《园艺学报》2006,33(6):1365-1368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低温处理对翠南报春(Primula sieboldii)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绿体的形状由原来的梭形或长椭圆逐渐膨胀变圆,线粒体数量逐渐增多。光照0℃低温条件下的叶绿体基粒和间质片层排列方向略微改变,趋于一致。在0℃低温下的细胞中还出现了质膜内陷现象和多泡结构。本试验结果表明,低温锻炼引起的细胞结构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翠南报春抗寒性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