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心朴子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植物名称 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hi). 2 材料类别 无菌胚轴. 3 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与生长培养基:(1)种子萌发培养基:MS培养基;(2)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1 mg/L;(3)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5 mg/L.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和0.7%琼脂,pH 5.8~6.0.培养温度为23~26 ℃,光照时间为16 h/d,光照强度约34μmol/(m·s).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置了不同温度、光照和PEG等梯度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作为测定指标,筛选牛心朴子种子的最优发芽条件并确定种子对干旱胁迫的忍耐能力。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最适的萌发恒温范围为20~30℃,且萌发的起始温度较低,为10℃。光照条件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条件,但黑暗条件会影响种子的活力;2)低浓度(5%)的PEG对牛心朴子种子胚根的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胚芽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胚根/胚芽比值亦增大,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胁迫指数以及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牛心朴子种子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在15%浓度的PEG溶液胁迫下,种子可正常萌发;4)牛心朴子种子发芽较快,在置床后的第3天便有超过70%的种子萌发,故推荐该种子萌发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的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第8天。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取、分析牛心朴子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牛心朴子种子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牛心朴子种子中分离鉴定了15种脂肪酸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99.39%.主要为亚油酸(0.79%)、反亚油酸(0.21%)、油酸(2.11%)、反油酸(58.85%)、亚麻酸(0.32%)、十七酸(0.45%)、14-甲基十六烷酸(2.17%)、硬脂酸(7.8%)、棕榈酸(9.12%)、棕榈油酸(17.11%).结论:牛心朴子种子所含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反油酸和棕榈油酸.  相似文献   

4.
以近圆形、长形核桃楸种子为试材,对其部分性状及出苗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圆形核桃楸种子的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壳厚、种仁重、出仁率依次平均为7.46 g、3.80 mm、2.59 mm、2.54 mm、2.64 mm、2.63、3.0 mm、4.1 mm、2.2 mm、1.3g、18.0%,长形核桃楸种子的上述指标依次平均为7.91 g、3.19 mm、2.61 mm、2.62 mm、2.98 mm、2.65、3.5 mm、4.3 mm、2.1 mm、1.2 g、16.8%,近圆形核桃楸种子单果重、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依次比长形的小5.7%、0.8%、3.1%、11.4%、0.8%、4.8%、16.7%,其余指标依次高19.1%、4.9%、8.3%、7.1%;随着种壳减少,种子吸水达恒重所需时间减短且出苗率增加;在25℃下,种仁吸水4h达恒重,吸水时间比带整壳核桃楸种子快14倍;种仁的出苗率是带整壳核桃楸种子的9倍.  相似文献   

5.
酉荞3号是按系谱法育成的荞麦芽菜专用新品种.在2013年重庆市荞麦品种春播区试平均单产为120.1 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养增产3.90%,2013年重庆市荞麦品种秋播区试平均单产112.3 kg/667 m2,减产1.90%,2013年重庆市秋播苦荞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110.1 kg/667 m2,增产7.94%.全生育期82d,平均株高120 cm,主茎平均分枝4~8个,主茎节数12~16节,单株粒重3.7g,千粒重22.1 g;硒含量为158 μg/kg,粗蛋白含量为11.2%,总黄酮含量为2.5 mg/kg.在荞麦芽菜品种试验中,每100 g酉荞3号种子平均可生产出芽菜224.7 g,较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72.7 g,增幅47.8%,芽苗高12.8 cm,脱壳率为92%,收获期、芽苗高、脱壳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芽菜6-苄基腺嘌呤含量<0.02mg/kg,硒含量为18.6 μg/kg,蛋白质含量为2.4%,脂肪含量为0.4%,总黄酮含量为9.52 mg/kg,纤维素含量为4.15%.适合在重庆市作为荞麦芽菜专用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1育苗技术 1.1种子用量:70~100g/667m2 1.2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能达到消毒迅速,增强种子幼胚和秧苗抗性的的. 1.2.1浸种 温汤浸种水温保持55℃,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并且不断搅拌,随时补充温水保持55℃,经10min后,水温降低,洗净种皮上的粘质,不断换水清洗直到种皮洁净无粘液,然后在25~28℃水中浸泡8~12h,5~8h换一次水.  相似文献   

7.
对分布在那曲地区聂荣县的羊茅草种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测量羊茅主要形态特征,并对其种子特征及其萌发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茅穗长(65~140mm)、小穗长度(32~67mm)、小穗数量(3~9个)的平均值分别为108.85mm、52.45mm、5.60个,羊茅小穗数量与穗长和小穗长度无相关规律性。羊茅种子细小,种子圆形或半圆形,种子芒长(1.0~7.0mm)平均值为4.0mm,种子长度(1.0~5.0mm)平均值为2.6mm。通过对3个不同培养皿麦羊茅种子千粒重、含水率及发芽率进行研究,发现羊茅种子千粒重(0.784g,0.715g,0.952g)、含水率(10.56%,11.34%,12.35%)和发芽率(46.45%,37.45%,60.34%)的平均值分别为0.817g、11.42%、48.08%。萌发之后根(13.34mm/d,13.65mm/d,14.21mm/d)和苗(18.32mm/d,19.01mm/d,19.78mm/d)的生长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3.73mm/d、19.04mm/d,且均表现为3号培养皿2号培养皿1号培养皿。因此,羊茅种子千粒重越大,相应的含水率、发芽率也相对较高且生命力旺盛,萌发之后根和苗的生长速率也相对较快,发育过程中生长势也呈现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8.
对小琴丝竹种子成分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小琴丝竹种子成分含量分别为可溶性蛋白40.694 mg/g、可溶性糖14.670 mmol/g、游离脯氨酸0.292 m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64.522 U、过氧化物酶(POD)51.389 U/(g.min)、过氧化氢酶(CAT)19.947 mg/g、丙二醛(MDA)0.064μmol/g;(2)小琴丝竹的果实为颖果。带稃片种子细狭长圆形,长1.5~2.2 cm,直径2.0~3.0 mm,紫灰色;去稃片种子为细长椭圆形,长0.9~1.3 cm,直径1.6~2.8 mm,棕褐色;(3)小琴丝竹种子的净度为90.07%、千粒重46.000 g、含水量达16.7%;(4)种子发芽率试验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移或NaCl溶液处理浓度的提高,种子发芽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按通直类型和扭曲类型对宜良、新平和禄丰3个群体的云南松球果与种子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2种类型间及类型内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球果和种子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分别为1.70%和6.81%,通直类型和扭曲类型球果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72%和17.94%、种子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01%和21.05%.2种类型的平均球果长均为6.4 cm,平均球果直径均为3.6 cm,通直类型的平均球果重(43.944 g)和平均球果形状指数(1.800 9)均小于扭曲类型(44.480 g,1.811 3),通直类型种子重性状(种子总重、种子重)稍大于扭曲类型,而种子性状(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形状指数)和种翅性状(种翅长、种翅宽、种翅形状指数)比较接近.对球果和种子各性状的均值进行£检验的结果显示,所有的性状在通直类型和扭曲类型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1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情况 1996~1997年在市良种场、沈高镇试种1hm2,实收种子6 423.5kg,产量443kg/667m2,平均比扬麦158增产7.2%;1997~1998年在4个农场繁种60hm2,平均产量325.1kg/667m2,平均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5.86%;1998~1999年生产种植繁种田、示范田2 333hm2,都发现比扬麦158增产.其中34个小农场繁种427hm2,平均产量400kg/667m2以上,桥头扬院村办农场57hm2,入库种子产量462kg/667hm2;1999~2000年全市3 000hm2小麦中,扬麦10号种植2 800hm2,全市小麦产量突破360kg/667m2,比上年增产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