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尘暴成因及防治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华北是沙尘暴多发地区,一旦形成沙尘暴,其来势凶猛、影响范围广,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成为最具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据资料统计,沙尘暴频繁发生与土地沙漠化不断加重、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防治沙漠化、减少沙尘暴的形成已成为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是当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环境问题有其特殊性。一是无边界性或外溢性。许多环境问题如二氧化碳过度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各种极端天气灾害、环境(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对人们健康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加剧造成的土壤丧失、河湖库渠淤积和洪水灾害、沙漠化扩展造成的土地退化和沙尘暴危害、生物物种丧失导致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降低等,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包括北京城在内的大部分北方地区几乎没有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快乐。几乎天天有风 ,处处见沙。人们不会忘记 ,3月 8日、1 8日、2 2~ 2 3日、2 7日、4月 3日…及 5月 1 3日 ,沙尘暴去年已在我国发生了 1 5次了。继 2 0 0 1年 1月 1日的沙尘暴给新世纪一个下马威后 ,2月 2 8日 ,3月 2~ 3日 ,3月 1 1日 ,3月 1 4日等又发生了多次沙尘暴。沙尘暴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已经成为春季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就谈谈沙尘暴的概念、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1 浮尘、扬沙与沙尘暴的概念在气象中 ,人们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  相似文献   

4.
通辽市经济林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沙地腹部,总土地面积6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地面积272.4万公顷,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是全国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几年来,科尔沁沙地在通辽范围内的沙漠化面积已减少了77万公顷,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总体逆转,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7.8%提高到22.04%,生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甘肃省沙漠化地区现状甘肃省是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分布大省,据2000年资料,全省沙区面积24.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8%。沙漠和沙漠化面积15.9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8%。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五市及中部的景泰县、平川区、陇东的环县北部。河西走廊沙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从东往西年降水量从200余毫米递减到敦煌市的38毫米。地表沙质疏松,植被稀疏。冬、春、初夏大风频繁,每年沙尘暴均有发生,是我国沙尘暴发源地之一。据全省沙漠化普查,建国以来沙漠化处于加速发展趋势。19…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2013,(17):F0002-F0002,I0001-I0005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浑善达克沙地横贯东西。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加剧,导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频发,2000年沙尘暴日数达到26次,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沙淖 《国土绿化》2005,(11):36-36
科尔沁沙地是全国四大沙地之一,沙地总面积7763万亩。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疏林草原。上世纪50年代后期,草原沙漠化面积只占20%,到70年代中期就已增加到53%,80年代末期则发展到了77.6%。导致科尔沁迅速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因素。在大风与干旱同期作用下,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二是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8.
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多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某一个地区遭受风沙危害的严重程度。以沙尘暴的危害和多发区为基础,考虑地面的土地沙漠化情况和水资源及气候等因素,将全国沙漠化土地区划为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准格尔盆地中部、河西走廊、藏南谷地东部、内蒙古高原东部等9个严重风沙危害区。分别从地貌、气候、沙漠化土地类型组成和沙漠化土地形成因素等方面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为风沙危害的分类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辽宁北部地区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沙地日益加剧的土地沙漠化进程 ,已成为辽宁北部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灾害因素 ,并对沈阳等重工业城市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辽宁省沙漠化土地面积约 2 0 .13万hm2 ,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康平、彰武、法库、昌图和西部的阜新、北票等地区。其中受科尔沁沙地影响而形成的风沙地占沙漠化面积的 80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由于沙漠化的危害造成土壤结构发生变化 ,土壤中细粒物质减少 ,粗大粒级物质增多 ,形成地表粗化过程。有机质含量从沙化初期的 1.4 0 2 %减少到 0 .4 12 % ,到严重沙漠化阶段可减少到 0 .0 95%。调整土地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模式 ;恢复与营造人工植被、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控制人口增长、改变能源结构 ,是我省北部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有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反思沙尘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春以来 ,我国内蒙古、山西、河北和京津等北方地区接连发生10数次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沙尘暴肆虐和波及范围之广、频度之高、危害之重是历史上罕见的。受沙尘暴影响较重的北京等地区 ,大气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 ,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百米 ;徐州、济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城市和地区的人们出行也不得不头裹纱巾 ;西安出现了泥雨天气 ;沪、宁、杭地区也是狂风怒吼、浮尘蔽日。这一灾害性天气 ,既严重影响了交通和人民生活 ,也妨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资料显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特大沙尘暴天气60年代发生过8次 ,70年代发生…  相似文献   

11.
深入分析了沙漠化、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和沙漠化、沙尘暴对国民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并系统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赵秀芳 《中国林业》2008,(10):57-57
我国是世界上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荒漠化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总面积的27.29%。沙质荒漠化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频繁的风沙天气加剧了部分地区的沙漠化程度,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安全。因此,防沙治沙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省沙漠化现状出发 ,论述了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形成原因 ,并通过对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风沙、沙尘暴危害等生态灾难发生原因的剖析 ,初步探讨了黑龙江省沙漠化防治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3月-5月,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沙尘暴天气,不仅影响交通安全,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与一般风暴相比,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而且因为波及的范围较大,会引  相似文献   

15.
我区 118万 km2 土地有 30 .6%是沙漠化土地 ,每年还在以 80 3.3km2 的速度扩展着。近年来沙尘暴频频发生 ,其次数之多、强度之大、危害之重 ,实属历史上罕见。沙尘暴的出现正是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的警报。本文阐述我区土地沙漠化现状、形成机理的目的是进而研讨防治措施和途径 ,在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发挥科技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阳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受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直接侵害,沙化土地面积47万多公顷,其中康平县、法库县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接壤的10多个乡镇和4个国营林场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建设沈阳西北部防沙绿色生态屏障就成了保卫沈阳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的增强,森林的生态环境主体地位已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我国近几年连续发生的大江大河洪水泛滥,沙漠化逐年加重,包括今年沙尘暴天气的大范围发生,也向我们敲响了生态环境必须改善的警钟。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不仅因西部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而且还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因此,国家将加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季,包括山西省在内的我国北方广大地区,连续发生大规模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生态问题的警种,防治沙漠化已成为治理生态的重点。该文分析了山西省北部土地沙化的原因。指出了多年来治沙成效不大的症结所在,针对性地提出了山西省防沙治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风沙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沙危害是北京地区四大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威胁着首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给首都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1977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会议将北京列为受沙漠化威胁的城市和近几年发生的浮尘天气和强沙尘暴之后,更是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市民的关注,因此防沙治沙已成为北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之一。北京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端,西、北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南部是向渤海倾斜的冲积平原。平原上主要分布着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温榆河及北运河等五条河流。由于河道多次改道及河水泛滥,不仅…  相似文献   

20.
据报导,去年1-5月份我国共出现18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沙尘天气总日数达41天,平均每2天有一次沙尘天气。其中北京出现了10次沙尘天气(上年为12次),强度比上年削弱。沙尘暴是大风扬起的地表面沙尘,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特强沙尘暴俗称为黑风,指瞬时最大风速25米/秒以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特强风沙天气。它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的特点,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灾害性天气之一。1993年5月5日在中国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三省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强沙尘暴天气,直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