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构筑黑龙江省森工对俄林业经济合作的新格局,是黑龙江省森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黑龙江省森工对俄合作的现状,从诸多方面论述了现存的基础优势及俄方战略调整带来的新机遇,都为构筑新格局提供了可行的条件和保证;阐明了森工行业要想与俄构筑合作新格局就必须向开放型经济升级;并提出了面临新形势、新发展的新要求和总体设想,为实现森工又好又快发展,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尔旗汉林业局位于俄罗斯阿木尔与乌兰乌德两地区的赴俄采伐加工点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俄罗斯境内森林采伐公司纷纷解体的沉重压力,他们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股份制企业灵活经营的优势,依靠规模降低风险,在逆市中闯出一片新天地。2008年12月上旬至2009年4月上旬,累计过境422人。采伐原木8.5万立方米,生产桦木单板1万多立方米。截至4月末,运回国内原木6.2万立方米,创产值5115万元,上缴关税818.4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
管宁 《国际木业》2006,36(10):36-36
俄罗斯:据悉,中国曾表示希望长期租用100万hm^2西伯利亚森林。俄方称,谈判正在进行,但木材,包括目前未利用的低质木材只能在俄罗斯境内加工,而不能在俄国采伐原木,出口到中国。如果项目成立,中方将按俄国森林法兴办企业,当地可增加工作机会和税收。  相似文献   

4.
海南森工采伐企业天然阔叶林是海南天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约216万亩,分布在琼南的东西两面。经过三十余年的开发采伐,海南森工采伐企业的天然阔叶林受到很大的破坏。本文根据海南森工采伐企业1990年的二类调查资料,对海南森工采伐企业天然阔叶林的林分状况进行分析评  相似文献   

5.
崔向雨  高岚  宗萍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5):109-112,118
介绍了中俄森林资源概况.随着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中俄林产品贸易一直呈上升势态.文章分析了中俄经贸中的障碍因素:俄罗斯尚未加入世贸组织存在制度差异;环境障碍方面俄方市场意识淡薄、通关手续繁杂、社会治安环境堪忧;观念障碍方面对中国存有疑虑、我国赴俄投资企业内部存在诸多不足.提出了今后加强中俄森林资源贸易、开展与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进一步加强1991至1995年年采伐限额编制工作,资源和政林管理司于1989年11月11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制采伐限额工作座谈会。22个重点林业省(区)和地区主管处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主管业务的院长或总工程师、林业部驻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森林  相似文献   

7.
“天保工程”的实施 ,木材采伐量大幅度调减 ,以采伐木材为基础的森工企业陷入困境 ,文章就森工集团如何面对现实 ,走出困境 ,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浙江新洲集团斥巨资收购了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一处林场,2005年6月,他们与国家开发银行浙江分行和俄罗斯哈巴州政府共同在圣彼得堡联合签署合作协议。这是中国对俄“走出去”的其中一个项目: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州木兴林场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项目。项目建设地位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州木兴林场,木兴公司是该项目的境外项目公司,项目建设规模为采伐原木32万立方米/年,年产锯材20.8万立方米,年产中密度纤维板1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国际木业》2008,38(3):8-8
2008年3月27-28日,由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森林趋势主办,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中国木业国际网承办的中国一俄罗斯森林开发和木材加工投资政策咨询暨培训会议,将在北京国际竹滕大厦召开。此次活动意在帮助在俄投资或有意赴俄投资的木业企业解读了解对俄投资情况,促进我国与俄罗斯的木材贸易以及企业在俄的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10.
专家介绍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29(3):F0003-F0003
宋连城,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1984年7月毕业于扎兰屯林业学校,同年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工作至今。期间通过在职进修,取得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副院长,林业高级工程师。二十多年来,他从最艰苦的原始林区森林资源调查干起,组织完成了15个国有森工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2次一类清查工作;之后步入林业工程规划设计领域及管理岗位,专职或兼职从事技术业务工作,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大中型林业工程规划设计任务。作为项目负责人,远赴俄罗斯同有关单位协…  相似文献   

11.
第一,天保工程实施以后的森工企业,其经济来源、企业性质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森工企业经营活动由采伐木材全面转向森林管护。经营方向、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了大调整,采伐工段改建为森林管护站(点),实现了由木材  相似文献   

12.
发展家庭经济是森工企业职工兴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公丕兴(吉林森工集团总公司)1发展职工家庭经济问题的提出建国40多年来,吉林森工企业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1.6亿m3,上缴利税34.9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投资总额的2。6倍。但是,由于长期过量采伐,造成...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林业报》2005年11月8日报道:俄罗斯与朝鲜双方代表在布拉戈维申斯克会晤,讨论两国在森林工业方面的合作。6年前,俄朝两国签订合作协议,现在有2500名朝鲜工人在阿穆尔州从事生产劳动。朝鲜公民在俄罗斯的允许居住期是使朝方最为不安的一个问题。俄罗斯现在允许外国工人居住2年,朝鲜希望延长至5年。据俄方透露,政府正在讨论这一问题,从明年起可能延长签证期限至4年。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利用天保的机遇,休养生息,搞好生态为主的林业建设;如何抓住入世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每名林业工作者着重思考的问题。俄罗斯的森林蓄积占世界1/5,特别是远东地区,其森林蓄积量有750亿立方米,60%为过熟林。但是,俄国内森林开发能力极弱,大量的森林资源亟待开发。近十年来,森工系统的十余个林业局相继在俄罗斯进行过森林资源开发,有搞采伐的、有搞加工的、也有搞劳务输出的,但作为中国林业企业却没有一家能够成功正式注册的。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仅用六个月就成功地在俄罗…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国内市场对木材需求的快速增长,许多企业开始到俄罗斯开展森林采伐及加工项目;本文主要论述了对俄森林开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0月1日开始,甘肃省的森工企业全面禁止森林采伐,实施经营重点的战略转移,从森林采伐转移到天然林资源保护,从砍树转移到造林,从山里转移到山外,从单一木材生产转移到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开展转产开发、搞多种经营,进行二次创业。由于是急刹车、硬着陆,经营重点转移后困难重重,诸多困难中,缺乏创业型的人力资源是最大的困难。因此,森工企业二次创业必须特别重视职工的智能开发。一、二次创业亟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森工企业转产开发,进行二次创业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甘肃森工企业的…  相似文献   

17.
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物流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林 《森林工程》2006,22(2):70-72
本文分析了森工企业商品林原木产品采伐阶段、运输阶段、销售阶段物流管理特点以及影响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物流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物流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天保二期的实施,森工企业的采伐限额进一步降低,对以木材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森工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生存压力。针对木材生产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木材生产的最大效益是解决森工企业生存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吉林森工集团组建于1994年3月,是全国首批57户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及国有四大森工集团之一,2000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授权,成为国有资本营运机构,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培育开发、木材采伐、木材加工、林特矿产资源产品开发和资本营运。2005年,根据国家实施“天保”工程方案和吉林省委、省政府改革攻坚的要求,吉林森工集团抓住机遇、果断地实施了全方位、深层次、实质性的改革。经过积极努力,完成了所属20个二级单位的改制任务,涉及三级单位161户。有70户加工企业实现国有资本退出、63户后勤服务单位实现剥离转制,中、小学校移交地方工作全部完成。13.8万职工全部转换劳动关系。吉林森工集团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65%、公司经营管理层参股35%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实现了林业管理体制、林业企业产权制度、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企业冗员过多四项历史性重大突破,开创了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先河,为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记者就吉林森工集团改革问题采访了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柏广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森工企业集团内部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途径林青,刘进梅国务院批准组建森工企业集团,这对森工企业来讲是一次有利的契机,预示着森工企业在市场上将有争得经营主动权的更大可能性,企业经营自主权将得到全面落实。但森工企业集团内部运行机制还没有构建,人们担心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