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格按照《高保护价值森林经营规范》要求,遵守《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该局湿地生态系统、原始林生态系统及珍贵物种、濒危物种等高保护价值森林区域实行特别保护、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森林不仅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又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较庞杂的类型.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复杂性远比草原生态、农田生态、水生生态要高,是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宝库. 在生物圈内,千万个物种大部分与森林生态系统相联系,但因森林的立地条件不一,生态因子也有明显的差异.原始林是长时期自然演替所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树种  相似文献   

3.
ITTO在2002提出的《热带退化与次生森林恢复、经营和重建指南》中将热带森林类别划分为原始林、修正天然林和人工林。修正天然林可分为经营原始林和退化与次生森林2个类型, 其中的退化与次生森林包括退化原始林、次生林和退化林地。不同森林类别之间存在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详细阐述ITTO对原始林、退化原始林、次生林和其他热带森林类别界定的同时, 综述了ITTO热带森林类别分类体系的发展和其他组织与国际进程对不同森林类别的相关定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原始林、次生林和人工林。历年来由于大量采伐,原始林面积急剧减少,而且每年还以几十万公顷的速度继续采伐,与此同时次生林和人工林的面积正在逐年增加。森林结构的这种变化,引起森林功能的变化,从复杂、郁闭、稳定的林分结构,逐渐演变成单一、稀疏、不稳定的林分结构,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渐次形成半农业甚至完全农业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平衡失调,引起害虫超常发生,再加上单纯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使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下面分三个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护大兴安岭地区良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地区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大兴安岭林区相关年份森林火灾发生的基本情况以及火灾发生的气候、林相、社情等原因。论述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天然林之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天然林首先指的是原始林,然后是天然次生林。天然次生林有两种形式:一是原始林遭自然灾害(火、洪、冻、风和病虫等)破坏后,自然更新恢复起来的森林;二是森林(天然林或人工林)遭人力破坏(砍伐、火烧和开垦等)后的迹地(含退耕还林地),经封山育林而成的森林。原始林和第一种形式天然次生林,一般是分布在边陲高原和内地高海拔峻岭水源发源地带,第二种形式天然次生林遍及在人烟稠密的低山丘陵地带。以原始林为核心来略述天然林特定内含的优势:原始林的树种组成有纯林和混交林,其分布由高纬度高海拔向低纬度低海拔过渡的顺序…  相似文献   

7.
原始林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受人类发展影响,目前已经非常稀少。以现有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数据为基础,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学模型等手段分析研究怒江州原始林资源面积、类型、分布、保护状况等,是高效监测、科学保护原始林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怒江州原始林总面积为56.61万hm~2,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38.5%,森林总面积的47.7%,原始针叶林划分至3个森林亚型,9个森林类型,阔叶林和灌木林划分至3个森林亚型;95%的原始林分布在海拔2 001~4 000 m的范围内;超过90%的原始林分布在陡坡与急坡地段;纳入保护的原始林面积为50.29万hm~2,占原始林面积的88.8%。  相似文献   

8.
基于吉林省柳河县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三岔子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和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界线,利用ArcGIS软件,对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地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7%,森林覆盖率为93%.保护区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乔木林以阔叶混交林为主.林地活立木公顷蓄积相对较高,乔木林中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所占比例较大,林木处于快速生长阶段,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正在提升.保护区内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灌木林地面积较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和典型性,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开发较低,部分区域仍保持着原始林分,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系统监测.保护区内居民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29日,英国的环境、粮食与农村事务部大臣吉姆在“关于英国乡土树种和原始林政策方针”的报告中说:“乡土树种和原始林应该成为英国森林政策的中心课题。”该政策方针以保护乡土树种和原始林为主,可以说是林业政策重点的大转变。此方针是由环境、粮食与农村事务部和英国森林委员会共同制定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大兴安岭森林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大兴安岭地区近几年提出的一些林业发展方针,现就如何定位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经营工作方向与措施,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绿色和平组织从2001年开始连续出版了三部关于森林破坏与日本市场关系的调查报告。2001年3月出版了《森林破坏的连锁——加拿大原始温带雨林的破坏与日本市场的关系》,2002年3月出版《森林破坏的连锁——破坏原始林的犯罪同伙——从世界残存的原始林到日本市场》,2004年2月又出版《森林破坏的连锁——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原始林破坏有关的日本市场))。  相似文献   

12.
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天然林,天然林是指依靠自然力形成的森林,包括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原始森林是尚未经人类经营活动或人为破坏的森林,天然次生林是原始林经过采伐或多次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森林。[1]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我国为改善人类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及物种多样性所...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韩家园子发生森林火灾10月16日上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韩家园子施业区发生森林火灾。据初步测量,这场火灾殃及大兴安岭地区和黑河市四个林场,过火面积约为42000公顷。火灾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和林业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扑救这场火灾极为重视...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大兴安岭地区概况。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特点及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现状。介绍了武警大兴安岭森林支队基本情况,根据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支队工作实际,提出了建立科学影响机制,警地联合作战,密切协同,共同处置好森林火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学、基于林分年龄、基于森林动态、社会及文化几方面对原始林的界定,以及关于原始林的生态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和资源调查方法来综述原始林的研究现状。并就世界各地对原始林定义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讨论。指出目前我国对原始林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对原始林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方面尚属空白,制定我国原始林定义和判别标准,开展原始林资源调查监测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据 1998年原始林副总体清查成果 ,论述了原始林副总体森林资源现状 ,并通过与前次清查成果对比 ,分析了副总体在这五年内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森林经营和森林采伐效果等。评价了森林经营质量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治青 《中国林业》1999,(10):24-25
在共和国50华诞到来之际,回眸半个世纪的四川,人们欣喜地发现,巴蜀大地经历时代变迁,引人注目的绿色擎起了“天府之国“一片天。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表明,四川森林面积由50年代的977万公顷增至117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7.38%上升到了24.23%,森林成了支撑“天府之国”生态系统最大的基石。它不仅改善了四川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还为长江中下游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如今,放眼48万多平方公里的巴蜀大地、四季春意盎然,处处林荫覆地。东部盆地崛起的人工林与川西高原的原始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森林生态…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然而,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该地区也面临着严重的雷击火灾风险。森林雷击火灾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还对周围的人员和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结合气象数据和火灾历史资料,对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爆发机理和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爆发主要受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林下可燃物湿度、林区人员活动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发现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风险等级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针对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改善林下可燃物湿度、合理规划林区人员活动等防治对策,为有效防控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苏海龙 《中国林业》2011,(17):54-54
青海省玛可河林区地处青海省东南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境内,总面积10.1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02%,是青海省长江流域大渡河源头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一片天然原始林区,在全国林业区划中被界定为重点生态公益型林区,具有水源涵养、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功能。林区内的玛可河林业局承担着加快森林资源恢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随着林区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林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是我国惟一集中连片、面积最大、从未被开发并保存完好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原始林区,是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生态屏障,是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的前沿阵地,其保护受到国家以及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为确保这片生态功能区内生态系统的安全,消除人为火灾隐患,巩固多年连续“三清”工作的成果,从2012年5月20-26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对北部原始林区实行武装“三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