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锦后旗太阳庙乡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有4个村、18个社受到乌兰布和沙漠的直接危害,每年有500多亩耕地被沙压或沙化。十几年来,已有40多户农民搬离家园,原新建林场被迫从三四米高的黄脚下集体大搬迁。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和加快了沙区群众的贫困,那里 80%以上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新建八社紧靠沙缘,十几年前全村有49户人家,现在只有28户,仅有三栋砖房,剩下的全是70年代盖的平地起墙的旧房子,有的人家吃盐都要惦量着买。 经受了沙漠危害的太阳庙沙区人,多年来也曾自发地采取压土沙障的办法来堵沙,有些…  相似文献   

2.
巴盟杭锦后旗太阳庙乡新建八社终于在2000年摘掉了贫困社的帽子。老党员、老社长王洪青激动地说:“退耕还林工程真是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我干了十几年的社长,做梦都想让社员们富起来,这回总算看到了希望。” 太阳庙乡新建八社有28户社员、86口人,是旗级贫困社,背靠乌兰布和沙漠,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每年春季,苗刚出土便被沙尘暴打死,甚至连根拔起,要种两三茬才能有点收入。乌兰布和沙漠每年要向前推进8~10米,每年有 20~30亩的耕地被沙压或沙化,种地要翻过一道一道的沙梁,浇水要清挖一条一条被沙填平的农渠。…  相似文献   

3.
白敬 《内蒙古林业》2012,(10):47-47
为有效阻止乌兰布和沙漠向东扩张,从2009年开始,巴彦淖尔市启动实施了乌兰布和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工程,经过三年共三期工程实施,在刘拐沙头西侧沙漠腹地修建了32公里穿沙公路,并围绕穿沙公路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建成一条大型阻沙林带。2012年,巴彦淖尔市启动了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四期工程。  相似文献   

4.
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素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有可开发利用的沙地面积426.9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8.3%。磴口县转变发展方式,将沙漠看作是一种资源,把乌兰布和沙漠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植,把"绿化"与"产业化"、"治沙"与"致富"相结合,把发展肉苁蓉产业作为乌兰布和沙漠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了全县防沙、治沙及林产业、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肉苁蓉产业实现防沙治沙与沙区致富双赢磴口县有句民谚:沙患不止,沙区难富;沙区不富,沙患难止。在充分调研论  相似文献   

5.
磴口县素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我国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在该县境内的面积达426.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8.3%。过去,该县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地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向黄河输沙约1亿吨,河床平均高出地平面2米以上,成为"悬河"。"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压农田人搬  相似文献   

6.
民建大队位于杭锦后旗南部,乌兰布和沙漠以东,总面积17,000亩,其中有长十里宽八里的半流动沙漠,面积6,500亩,沙源主要是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就地起沙,占总面积的38.2%,耕地面积8,000亩,全大队有10个生产队,一个大队林场,人口2,324  相似文献   

7.
张丽华 《国土绿化》2010,(12):35-35
<正>仅仅一年的时间,在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上,一望无际延绵的沙丘便被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漠通途——乌兰布和沙漠首条穿沙公路分隔开。公路两侧各150米宽的人工护路沙障网格沿公路向前延展,网格内近3万亩梭梭、花棒等沙生灌木,紧紧锁住了公路两旁的流沙。此外,今年4万亩的飞播造林也将绿色注入穿沙公路两侧。车行路上,一眼望去,一块块麦草网格沙障延绵开去,保护着"穿沙公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木原 《内蒙古林业》1991,(12):21-22
一、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我国是个沙漠面积较大的国家。有著名的塔克拉马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不齐沙漠、浑善达克沙漠及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这些沙漠和沙地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和陕西等省区。抿统计,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53万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正>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地处黄河中上游,其东南缘紧邻黄河,是我国的主要沙尘源区及沙尘暴的主要通道之一,直接危害黄河和河套平原生态环境。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沙漠面积426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8.3%。黄河流经磴口县52公里,刘拐沙头是黄河与乌兰布和沙漠的交会点,保护治理乌兰布和沙漠,对阻止西沙东移、保护黄河生态安全、推进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巴盟农管局纳林套海农场在全面搞好农牧业生产的同时,狠抓植树造林工作,初步实现了“人进沙退”的预期目的. 纳林套海农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的腹部,长期以来由于风沙的袭击,使该场的大片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退化.1987年,巴盟农管局党委委派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在每年的春秋两季植树工作中,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率领全场职工一块投入到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磴口县地处我国西北部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全县总面积625万亩,其中,乌兰布和沙漠426.9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8.3%。这里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优势树种主要是柠条、梭梭、沙冬青、霸王、蒙古扁桃等典型沙生植被,且覆盖度较低。一、森林多目标经营和定向培育的关系问题国家对整个林业的要求是多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人工、畜工、机械造林、种草,封沙育草、育林、引水灌沙等方法治沙的同时,采用飞机播种治沙,对加速改造利用沙漠有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1959年首次进行了沙区飞播工作。由于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农牧民的支援,在巴盟的乌兰布和沙漠和伊盟的库布齐沙漠共播下沙蒿、沙米、棉蓬、梭梭等种子四万多亩。飞机播种是一项新的工作,不论从准备工作和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通过1959年的飞播试验,个人有几点体会,愿提出商量。一、对播种区的规划和选择:在播种前应进行全面规划。如在乌兰布和沙漠进行飞播,那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不同材料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乌兰布和沙漠刘拐子沙头设置了不同材料沙障,采用土钻取土,烘干法测定了土壤水分含量。结果表明:纱网沙障沙层含水量比对照样地提高1. 80%,粘土沙障沙层含水量比对照提高3. 77%~8. 65%,但粘土沙障严重阻碍降雨入渗过程和入渗深度,导致粘土沙障下存在5~10 cm厚干沙层,而纱网沙障不影响降雨入渗过程,并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升高,且4 m×4 m纱网沙障对土壤水分的保持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黄柳生物再生沙障在巴盟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晟  李君 《内蒙古林业》2003,(12):28-28
为了积极探索适宜巴盟的治沙途径,降低治沙成本,带动沙产业,在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进行了黄柳生物再生沙障的栽培试验,通过试验看出,黄柳在巴盟沙漠地区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治沙灌木。尤其在不被风蚀的丘间低地更为适宜,与柴草沙障压沙造林相比,成本大大降低了,而且在栽植2~3年后即可平茬复壮,枝条可编织生活用品,也可做为牲畜饲料。用黄柳再生沙障治理沙漠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益,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根据试验所得的经验和效果,提出一些黄柳的栽培技  相似文献   

15.
合浦县乌家乡地处低丘陵地带,有林业用地24万多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乡累计造林10.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7万亩),平均每年造林近万亩。目前,全乡有林面积21万多亩,人均有林16.7亩;林木蓄积量达13.7万立方米,人均9.6立方米;森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     
据目前的资料统计,我区的沙漠、沙地总面积约有2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7.8%。其中:巴丹吉林沙漠4.71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3.67万平方公里,毛乌素沙地2.50万平方公里,乌兰布和沙漠1.03万平方公里,库布齐沙漠1.13万平方公里,浑善达克沙地2.33万平方公里,科尔沁沙地2.46万平方公里,乌珠穆沁沙地0.2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乌兰布和沙漠分为4个保护建设区,针对各区域现状实施不同的保护与建设措施,使乌兰布和沙漠自然环境状况得到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仅一年时间,浩瀚连天、一望无际的沙丘,被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漠通途--乌兰布和沙漠首条穿沙公路分隔开来,沿公路两侧各150米宽范嗣内,用麦草或黏土做成了1米×1米规格的护路沙障网格,网格内栽植了近3万亩的梭梭、花棒等沙生灌木,紧紧锁住了公路两旁的流沙.  相似文献   

19.
水利治沙     
水是沙区之宝。沙区有了水,就会变沙漠为绿洲。我国沙区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如发源于祁连山的外流水系黄河,可供沿岸沙地大量引黄冶沙。我区乌兰布和沙漠的海拔约比黄河低10多米,引黄治沙十分理想。许多沙区內陆水系流量也较大,如流经我区西部沙区的弱水,便是内陆河中的大河之一。腾格里沙漠中有120多湖盆,占该沙漠面积的20%。巴丹吉林沙漠也有大小湖盆100多个,可资利用。此外,沙区地下水埋藏也很丰富,为水利治沙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我国水利治沙主要是在沙漠中修建渠道,进行引水拉沙、灌沙,使茫茫沙漠变为可利用的土地。  相似文献   

20.
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多种群多规模格局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绿洲以及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沙冬青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Ver Hoef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和Dale提出的格局强度及多种群格局一致性指标等分析方法,分析两个群落内的多种群多规模格局、多规模格局内植物种的贡献率及其组合、格局强度以及格局一致性,探讨两种灌溉模式绿洲外围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特点、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间关系,为该区人工防治荒漠化及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规模较小,而井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规模相对较大;两个群落都以多种群灌木格局为主;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整体格局强度相对较大,但格局一致性却相对较低.而井灌区则正好相反,整体格局强度相对较小,但格局一致性却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