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蕨忆     
家乡的山地,大概是过了惊蛰,在几场巨雷摇天震地的抽动之后,便又到了一年里乡下很忙的季节。男人们甩开膀子要把困了一冬的山上翻转要赶着春牛下田,女人们则要进山打育要背着篓儿摘毛尖。这季节,山里的浇菜也一如百草有了生命,开始漫山遍野地悄悄长出。而山里的孩子似乎从来不知稼稿艰难,也从来不把念书当成一回事,成天相约着来葡去。大人们刚出屋,村口就有谁在大声招呼:“去罗——去罗——”孩子们都会意,扔了书包挎着篮儿就进山了。山里的太阳出得迟,浓烟一般的雾把林子和山严严地笼住了,大家不紧不慢地瞎编着词儿和着河洲的…  相似文献   

2.
波恩人爱花。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窗台上都摆着各种各样的花。你如果漫步在这样一条街上,就象身临在一个花园之中。你为那一个窗台上的花所吸引而在那里多停留了一会儿,房子的主人就会感到高兴和骄傲。我初到波恩时深为波恩人这种感情所打动。时间久了,我却发现一事使我不解:在公共  相似文献   

3.
在非洲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旅游,乘坐的是经过改装的大吉普车。进入国家公园,只要把车顶往上一拉,游客们就可以探出头来尽情地观赏风景和动物了。司机兼导游提三大纪律.非洲司机又兼导游,从头至尾带领着我们。当我们一坐上大吉普,身家性命就全部交托给了司机。  相似文献   

4.
阅读树林     
常年同树林打交道,便对树林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看那一棵树、一片林,就如同阅读一篇文章,一部巨著……古老的森林是一部长篇小说,洋洋洒洒,延绵起伏,波澜壮阔,一章连着一章,一节连着一节。那一棵棵皱纹密布的树干,还有那“大炼钢铁”年代留下的腐根朽桩,都记录了历史沧桑、时代风云。阅读它的时候,它会告诉你一条真理:国泰林安,国兴林旺。山崖上独立的一棵树,就是一个警句、一个感叹号。阅读它的时候,它会告诉你,它的身后就是悬崖,就是深谷。其实它是在提醒你:行路须当心,做人要谨慎。那一片片散落在河岸、路边、田头、村舍的柳树、杨树、老槐树,就是一篇篇风格迥异的散文吧:千姿百态,优美动人,把大地、河流、农家染得绿茵茵、绿浓浓、绿深深。雨季到来的时候,它又变得朦朦胧胧而富有诗意。阳光照射的日子,一棵树就是一把大伞,给人们撑起一片绿荫,送去一丝凉爽。阅读它的时候,你会觉得神清气爽,心胸里那一点儿杂质剔除得干干净净。那整整齐齐排列在“绿色通道”两侧的树行,就是一首首对仗工整的长诗吧:左右成行,横竖成行,怎么欣赏,怎么品味,都是那么对称、那么押韵。阅读它的时候,人人都会为之一振,豪情大发,禁不住朗声吟唱起来。阅读树林,实在是一种享受,是...  相似文献   

5.
又到了每年中的疯狂季节。老友叙旧,情侣派对,亲戚串门,公司聚 餐……积攒了许久的感情似乎都要趁着这一年中的最后时刻凑热闹般的释 放出来。于是,不管你的肚皮是否已做好准备,一茬儿接一茬儿的会餐大 行动已经拉开了序幕。面对节日餐桌上的各色诱人美味,你已经按捺不住 嘴里的口水直流?且慢行动,迎接你的可不一定都是“甜蜜蜜”呢!擦亮 你的眼睛,去发现隐藏在大餐中的危险玄机。  相似文献   

6.
撒娇的麻雀     
张苹 《云南林业》2009,(5):92-92
大约有3年了,每天出门上班前,我都要抓一把米或一些饭菜放在窗台的边沿上喂麻雀。时间长了,麻雀们很喜欢,一天比一天来的多。天刚蒙蒙亮,它们就唧唧喳喳叫个不停,虽然声音有点单调,但是,还是特别喜欢它们能在我家的窗台上飞来飞去的玩。有时候被它们吵醒了,我就悄悄地透过窗帘观察它们在干什么。只见10多只麻雀在窗台上吃东西。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现任团长柴广元同志,群众都习惯地叫他“老团长”.说他老,是因为五十年屯垦戌边开发戈壁建农场时,拉过军垦第一犁.这两年大家背地里称他“天敌的保护人”.老团长五十开外.他平时下连队,总爱带一把铁锹.这次下连队我俩又碰到一起,他除了常带的那把铁锹外,又带个爬电线杆用的脚扣,我奇怪地指着脚扣问柴团长:  相似文献   

8.
刘海源,1988年入场。现担任场机关小车司机,先后在三工区、五工区、二工区从事林业生产,还当过工区长。他把工到林场后,分到了条件比较艰苦的三工区搞生产,最初工作使他记忆犹新:第一天挖山,锄头不会用,做了半天事,中午吃饭时,手上的血泡、水泡共有用多个,筷子拿不稳,菜夹不住,接连几天就象还未学会用筷子的小孩,只好扒着吃。当时思想上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有些动摇。但反过来一想:世上什么事都不会尽善人意,既然走到了这条路上,连这点亏都吃不了,这点考验都受不住,那还有什么出息。这样一想心里坦然多了,咬咬牙…  相似文献   

9.
1990年我初访额济纳时,曾把居延城作为考察重点,然而却未能成行。当地居民告诉我说,那是魔鬼居住的地方,进去就会迷失方向,就是牛羊等牲畜都不敢到那里去。212吉普车常常在流沙陷车,推都推不出来。没有人敢冒险陪我进去。这次重访额济纳,我终于实现了考察居延城的宿愿。因为当地有了日本原装的三菱越野“沙漠王”,可以在沙漠中横行无阻。我们的三菱越野车,在红柳沙丘间左旋右转,时而进入沙坑,时而爬上沙丘,所幸开车的司机很有经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到达了居延城故址。居延城是汉代居延都尉所驻扎的地方,地处…  相似文献   

10.
羊蹄甲     
羊蹄甲是一种很难画好的花,花开时,整棵树远看像是笼罩着一层粉色的烟雾,总觉得看不清楚,画不仔细。可是,你如果真的要靠近了来观察它的话,它那一朵一朵细致如兰花的花朵却又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和远看时完全不同,你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假如一朵一朵的画起来,怎么样也不像原来的那棵树,但是,假如只用深深浅浅的色点来表现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花朵那样秀美细致,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色点来形容就算了的。我们师专校园里有几棵很老的羊蹄甲树,长在提边,一到开花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在树底下走来走去,近也不对,远也不…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树     
故乡的树陈振中故乡绿树成林,浓荫遍地。这是因为有一个好传统,人人都爱植树。尤其老年人,对栽树情有独钟,寄托了一种别样的感情。我正是在绿的海洋中长大,梦中便走不出故乡的那片绿,常常要去怀想它……一场春雨,拉开春的大幕,山川田野就像梳妆一新的少女,突然间...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的树木(包括高132米的王桉,115米的红杉”世界爷”)为何不能无限长高呢?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现今的树木就是适应现今环境的佼佼者。试想,如果树木无限地长高,那就要招来风折雷劈等横祸,还会造成阳光、氧、水、养料供给不足,以及温度等限制。即如此,它们能生有吗(就拿一株能支撑树身重量的树干来说吧,假设它的长度和直径都增加到100倍,这时其体积增加100万倍,重量也会增加到同样的倍数,而树干的抗压力是跟截面积成正比的,也只能增加1万倍,因此每平方厘米的截面积上要受到100倍的负载。显然,树干的几何形状…  相似文献   

13.
到了东北,不游关东第一名山长白山,那可是一件憾事。到了长白山,只是爬一爬山,对它没有什么更深入的了解,仍是一件憾事。一提起长白山,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们就会想到《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一段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长白山这座古  相似文献   

14.
当你走进驻威海某海防团营区的时候,你会感到如同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高大耸立着的雪松,坚韧挺拔的白杨,争芳斗艳的月季,绿毯似的草坪……几十种花草树木散发的清香,令人陶醉。飞来之树机关大院那硕果累累的核桃树和枝叶茂盛的法桐树可是来之不易。两年前,这些树还生长在距军营150多里外文登市的一家大企业院内。由于工厂迁址,该企业要把厂内所有树木处理掉,十日之内,谁先挖树就卖给谁。得知这一消息后,团领导立即组织后勤处和营房股的干部带领几十名战士,浩浩荡荡开进了工厂大院,开始了他们的“抢树之战”。大到十几吨的树木,小到一株株冬青,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第二天清晨部队出操的时候,全团官兵望着营区内一夜之间新冒出来的树木都惊呆了。苏山岛之绿苏山岛是一个孤岛,属“四无岛”(无耕地、无淡水、无居民、无航班),条件艰苦,气候恶劣。岛上几代官兵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把一个荒岛变成了绿洲。为了节约淡水浇树浇花,战士们积攒着每一盆洗脸水和洗脚水。连队营房前边悬岸上有一棵“会枣树”,虽属南方树种,却奇迹般地在少土缺水的海岛上扎根生长下来,并且,在一代代守岛官兵的精心呵护下,长得枝繁叶茂,树冠达10余米,已成为该岛一景。目前,苏山岛绿化面积达...  相似文献   

15.
100多年前,达尔文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一种兰花,在长长的花茎底部盛满了花蜜,于是他就推测:一定有一种长着吸管一样的长嘴巴的蛾来取这个蜜。当时谁都不相信他的推测。过了近50年,人们真的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一种长嘴的蛾。一到晚上,它就飞到兰花上,用它那足够长的嘴来吃这个兰花蜜。这证明了兰花跟昆虫的确有着协同进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走南闯北,见过不少的树。然而,唯有对槐树有着一种难忘的情结。因此,一见到槐树,便又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滇西凤羽街上,那棵不时地让我感到亲切,而又隐隐生痛的那棵老槐树。在我的记忆中,故乡那棵拔地而起,又高又坚实的老槐树就有二、三人合抱那么粗了。虽然它身上有刀斧砍过的痕迹,但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它抽枝长叶。它粗壮的枝桠像一把巨伞似的在天空撑开,托起一片蓝天,给人一种傲立苍穹的气魄。它成了被村子包围起来的一座森林,一个独特的世界。每当傍晚或饭后,三五成群的乡亲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老槐树下,乘凉聊天。年长者讲述着村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贯彻实施《森林法》的第一年,深入地宣传《森林法》对我县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县在八三年的基础上,一九八四年又实现了全县全年无火情,无大的毁林案件,无毁林开荒。森林保护工作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全县各级领导都把森林保护工作摆到重要日程,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把森林保护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县政府和两个森工局、六个国家农场,十七个乡镇领导,签定责任状二十五份;各农场、森工局和十七个乡镇领导和四百多个场、连队、村屯签了合同书;各场、连队和村屯领导又和五万九千多户职工、村民签定了护林公约。根据我县面积大,森林分布广,草原多,边境线长,交通又不方便的特  相似文献   

18.
植树的科学     
说起栽树,有人说:“栽树谁都会,挖个坑,把树栽上就行啦,有什么学问。” 其实栽树里头有学问。不按科学造林,就会年年栽树不见林,劳民伤财;或者因生长不好,长不成材。 每一种树木都有它特有的适应性,它对不同纬度、气候、土壤和人们对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主树     
本主树其实是一棵大栗树。因为本主是白族村民所供奉的至高无上的保护神,所以作为本主化身的这棵大栗树,就变成了一棵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树了。在我们村子老乡们的心目中,它不再是大栗树,而是神,是本境福主,有体温,会呼吸。  相似文献   

20.
盛夏的爱     
正绿豆,青绿香甜。据中医书载,味甘性寒,厚肠胃、润皮肤、和五脏、滋脾胃。盛夏,盛一碗绿豆汤,捧在手里,如一团绿阴;含在舌尖,清凉甘甜,那浓浓的带着绿色的汤汁,悠悠流进心底,一个怡然清凉的绿色生活仿佛瞬间在眼前打开……儿时的我一到大暑,嘴上就容易生干疮,喷药剂、吃蛋黄都不管用,疼得饭都吃不下,听老人们说绿豆能去火,于是,我的母亲,那平时把事业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母亲,一下班,便开始与黄昏热烈的晚霞赛跑,心急火燎地赶回家,在热火朝天的厨房里,独自守着袅袅的热气,挥汗如雨,为她亲爱的女儿煮绿豆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