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番茄、茄子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镇尹序山所建温室,长60m,跨度9m,面积540m2,种植秋延迟番茄和早春茄子。1998年两茬共收入6926元。(一)栽培技术要点1.秋延迟番茄栽培(1)品种选用选用中早熟抗病品种,如美国大红或毛粉802。(2)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以7月底到8月初播种,9月中旬定植为宜。(3)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前,每667m2施腐熟圈肥5000kg,磷酸二铵25kg,尿素10kg,钾肥10kg,深翻整平做畦。起垄栽培,高垄宽70~80cm,每垄栽2行,每667m23500~4000株。(4)栽培管理苗期管理。秋延迟番茄采用营养钵育苗。苗期重点防治病毒病,同…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是江油市育苗移栽的主要品种之一,栽培面积达333hm2以上,除了作春季栽培外,还作秋季栽培。秋番茄栽培一般于6月底7月初育苗,7月底8月初定植,9~10月采收。秋番茄栽培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就是育苗,培育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株的抗性及产量。秋番茄集约化育苗,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育苗所用基质无病源菌和害虫,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和迅速出苗,满足了规模种植的需要,确  相似文献   

3.
樱桃番茄2 0 0 3年在甘肃省种植面积达0 .2万hm2 ,产量达3万kg/hm2 ,收入达15万元/hm2 。作者根据生产实践,主要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樱桃番茄秋冬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番茄秋延迟栽培能充分利用设施大棚的功能,提高种植效益。本文从育苗技术、定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设施番茄秋延迟栽培技术要点,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乡市郊区目前秋番茄采用传统的有土育苗方式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大棚秋番茄采取穴盘育苗的优势,总结出大棚秋番茄穴盘育苗的几项关键技术,以期为大棚秋番茄育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番茄种植对温度要求较高,既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番茄种植的时间也不相同。华北地区以春季种植为主,华南地区以秋、冬两季种植为主,东北及高寒地区,一般以夏季种植为主。本文主要介绍了北方地区番茄穴盘育苗技术,以期为番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加工番茄是吉木萨尔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至少5万(667m2)以上,育苗面积占80%以上,以穴盘育苗为主,因此育苗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 平整苗床 苗床一珲要整平,并做到土层上虚下实.  相似文献   

8.
贵州高原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既可作菜又可当水果,是我国蔬菜秋淡季市场需求量大的种类之一,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贵州高原的高海拔山区非常适合番茄秋延后无公害栽培,目前,全省种植面积约133.33 hm2,单产一般2 000~2 300 kg/667m2,最高单产达3 500 kg/667m2左右.根据毕节、大方、龙里3县(市)(海拔1 400~2 000 m,7月份平均温17.0~20.0℃,10月份平均温10.5~13.1℃)进行的试验,及对贵州省内海拔1 200~1 400 m,7月平均温20.0~21.0℃,10月平均温13.1~14.1℃;海拔2 000~2 200 m,7月平均温16.0~17.0℃,10月平均温9.5~10.5℃地区的调查,现将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4年143团种植加工番茄1 586公顷,其中,采用育苗移栽加机械采收面积380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7吨。在2014年特殊气候条件下,采用育苗移栽加机械采收较直播人工采收,每667米2增收145元,同时降低人工种植加工番茄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劳力。加工番茄育苗移栽种植风险小,避开春季不利气候,且不易缺苗,是今后发展优质高效加工番茄种植的必由之路。一、栽前准备1.品种选择2014年,我团选择育苗移栽的加工番茄品种为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种植圆葱多采用棚室早春育苗.近几年种植实践表明,圆葱露地秋育苗优于棚室早春育苗,露地秋育苗可降低圆葱种植成本,提高圆葱产量,同时也可减少与棚室蔬菜生产争棚、争地的矛盾.现将圆葱露地秋育苗及冬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南和县有多年种植大拱棚蔬菜历史,尤其是在早春种植大拱棚番茄,成为当地一种常规种植模式,1月初工厂化育苗,3月初定植,5月25日左右上市,共六穗果,7月初收完。定植日期也可提前到2月25日,定植时若温度较低,可在棚内增挂一层内幕加小拱棚或小拱棚加地膜模式来提高温度。7月5日定植第二茬秋延后黄瓜,8月初上市,9月底结束,再种植第三茬菠菜,11月20日左右收割。每667m2硬果番茄产量9000~10000kg,  相似文献   

12.
辽北番茄夏季穴盘基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北地区番茄秋茬日光温室栽培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育苗,到7月下旬育苗结束,此时正值酷暑季节,传统的土壤育苗方式往往病害严重,番茄育苗成本加大,以致影响到番茄生产的发展.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番茄种苗,利用铁岭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智能化连栋温室进行穴盘育苗,使育苗期缩短7~15天,且育成的番茄苗生长健壮,定植后病虫危害轻.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秋冬茴香-冬春番茄一年两作高效种植模式得到唐山地区农民的认可,667m2产茴香4500千克,番茄11000千克,两茬收益4.5万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北京郊区蔬菜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08年组织了秋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竞赛活动,来自大兴、通州等6个区县的18户菜农参加了竞赛。在秋大棚番茄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组织多次现场观摩和指导,使得农户种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参加竞赛的18个高产高效点平均667m2产量为5833.96kg,比全市平均667m2产量3962kg高出1872kg,增幅达47.2%;18个高产高效点平均667m2产值为8867.7元,比全市平均667m2产值5150.6元增加3717.1元,增幅达72.2%。秋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竞赛活动的顺利完成,为北京市设施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同时也促进了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北郊新店镇创新村海拔600 m以上,四面环山,年均温21~25℃,水源清洁丰富,无人为污染源,是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的理想基地.但因该地区夏季雨水过于集中,且昼夜温差大,当地农民种植反季节番茄往往导致病害发生严重,种植从未成功.为此,我所利用营养袋育苗,选择抗病品种浙杂805,共种植反季节番茄0.67 hm2,获得了成功,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一、播前准备秋延晚番茄育苗和前期生长正值高温期间,因此选择耐高温,抗病毒病、叶霉病,果肉硬、不易裂果,保鲜期长,耐储运,品质优,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如:以色列红果番茄FA-870、3975及国产粉果番茄超级粉19等。1.育苗二定植时间秋延后番茄苗期为30-35天,定植时间在7月20日前,因此育苗时间为6月20-25日。2.使用遮阳网、防虫网秋延晚育苗和前期生长正值高温期间,育苗前在棚面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秋大棚番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北京市设施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和郊区菜农增收致富,共安排10个秋大棚番茄的高产技术试验点并总结高产栽培技术经验。结果表明,获得高产的关键是选用抗病、耐热品种,在6月20日播种育苗,苗龄25~30d,定植前施足底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m3,复合有机肥125kg、尿素25kg,定植时667m2密度在3200株以上,留4穗果,每株留果数12~14个并及时蘸花保果,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刘学刚 《农村科技》2012,(10):52-53
一、播前准备1.选用优良品种秋延晚番茄育苗和前期生长正值高温期间,因此选择耐高温,抗病毒病、叶霉病,果肉硬、不易裂果,保鲜期长,耐储运,品质优,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如:以色列红果番茄FA-870、3975及国产粉果番茄超级粉19等。2.育苗、定植时间秋延后番茄苗期为30~35天,定植时间在7月20日前,因此育苗时间为6月20~25日。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伊犁地区番茄整体种植水平,使番茄做到周年供应,通过适期播种育苗、定植以及科学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总结出了适合伊犁地区番茄秋延晚栽培技术。主要关键技术有:7月底至8月初利用营养钵育苗,8月下旬至9月初定植,保苗数为2 500~3 500株/666.7m~2。定植后,前期应注意通风降温,后期应防冻保护植株,扣棚应在早霜来临之前完成。中、后期应适当通风,排湿,避免病害发生。11月上旬棚内温度下降到8℃时,要全部采收完。  相似文献   

20.
<正>此模式适宜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其中秋冬茬番茄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中旬采收,1月底拉秧,每667 m2产7 500 kg。冬春茬番茄11月底~12月上旬育苗,1月底~2月上旬定植,4月上中旬采收,7月中旬拉秧,每667 m2产9 000 kg。2茬常年亩效益4.5万元以上。1蔬菜设施类型及结构日光温室为砖墙钢筋骨架结构温室,建造时间1998年,温室长60~70 m,内跨度7.5~8 m,脊高3.5 m,后墙为三七墙加2 m宽培土,单栋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