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一般是通过对杂种后代的表现型结合既定的育种目标,进行选择,这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数量遗传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提高小麦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选择的予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一九八一年以来,对春性小麦十二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力h~2(%)、遗传变异系数G、C、V与予期遗传进度△G、△G′等遗传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有关性状遗传的参数提出我区春性小麦育种应该抓好“两个基本环节”和杂种低代掌握“五大性状要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在我省栽培条件下,华南春性小麦早、中熟品种主要性状的相互关系、它们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以及各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从而提出今后对早、中熟小麦品种选育的不同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的育种效率和完善丰产栽培经验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3-1984年度小麦生长季节里进行了本研究。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分早、中熟两组。早熟组品种为福麦301、福繁904、莆系7837、晋麦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安徽省春性小麦品质育种进展,对参加安徽省淮南片2010-2019年春性小麦区试的154个品系(227份)样品进行品质性状分析,并根据不同品质分类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平均容重为788.7±18.4 g·L-1,硬度指数为57.1±8.8,粗蛋白含量(干基)为13.24%±1.07%,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为28.2%±3.0%,沉淀值(Zeleny法)为35.2±9.7 mL,吸水率为56.3%±3.8%,稳定时间为4.4±3.1 min,最大拉伸阻力为388±147 EU,能量为81.2±32.5 cm2。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粗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吸水率与硬度指数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分别为0.898和0.888。各品质性状年份间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容重、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年份间波动明显,但没有明显规律;粗蛋白含量和能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吸水率和硬度指数则比较稳定。根据国家小麦品种品质分类标准,227份样品中,有3.08%、11.01%和0.88%的样品全部指标分别达到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标准,没有样品达到强筋小麦标准,多数品系品质指标之间存在强、中强、中、弱筋交错不协调现象。通过审定的品种中,仅有1个达到弱筋标准。  相似文献   

4.
春性硬粒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成熟期、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穗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将120个春性硬粒小麦品种分为5个类群。  相似文献   

5.
小麦非整倍体植株的检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 1.熟悉小麦核型和小麦非整倍体系列的创造历史。 2.熟悉非整倍体植株的检出方法。 3.制备所分析植株的细胞学玻片并统计其染色体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通过小麦数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了解现有生产上应用的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对产量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为培育高产品种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本所试验场进行。参试品种有莆8038、莆系8017、莆系7837、莆系7953、莆系7935、晋系2148、晋系817219、晋系817067、福繁803、莆麦1号等。4行区,每行20株,株行距0.2×0.7尺,三次重复,随机排列。收成时每小区取中间两行共32株进行考种,头尾两行计算产量。以小区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考种项目有:植株高度、单株重量、  相似文献   

7.
谷类作物的营养生长包括叶原基(发育成叶)和腋芽原基(发育成分蘖)的形成及其随后的生长。小麦为有限生长植物,仅在幼穗分化前形成的叶原基才能发育成为叶。虽然叶腋中一般都能产生腋芽,然而并非都能形成分蘖。因为有效分蘖是构成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有必要研究环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对分蘖  相似文献   

8.
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小麦一些数量性状的狭义相关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2个性状中,大多数性状间的狭义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本身的狭义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对主茎穗长和主穗粒数的表型选择可明显提高主穗粒重,而对主茎穗长的表型选择则明显减少每株穗数。  相似文献   

9.
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采用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对小麦一些数量性状的狭义相关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 12个性状中 ,大多数性状间的狭义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本身的狭义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 ,对主茎穗长和主穗粒数的表型选择可明显提高主穗粒重 ,而对主茎穗长的表型选择则明显减少每株穗数。单株粒重本身的狭义遗传力以及与其它性状间的狭义相关遗传力均较小 ,因此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的遗传响应均较小。但它与主穗粒数、每株穗数、主穗粒重、千粒重的表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千粒重的表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小麦DH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了研究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郑州8761×川育35050杂交组合的F1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对小麦株高、穗下节长、穗长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下节长、穗长、单株穗数、结实小穗数、不育小穗数、总小穗数、穗粒数这8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92%、83%、79%、30%、48%、48%、53%和47%;控制各性状的最少基因对数分别约为5、6、10、12、11、11、11和9对.各性状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控制株高、穗下节长、穗长、结实小穗数、总小穗数和穗粒数的基因间无互作,控制单株穗数和不育小穗数的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普通小麦5个农艺性状及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分析。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和株高的优势最大,分别为11.11%和10.34%;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优势最小,分别为—8.60%和—4.23%。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和单穗粒重与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及干、湿面筋含量等4个品质性状间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4个品质性状间均为显著或不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普通小麦品质及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普通小麦5个农艺性状及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分析,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和株高的优势最大,分别为11.11%和10.34%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优势最小,分别为-8.60%和-4.23%,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和单穗粒重与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及干,湿面筋含量等4个品质性状间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4个品质性状间均为显著或不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挖掘小麦穗长和穗宽性状相关QTL,并为人工合成小麦优异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普通小麦品种西农389×人工合成小麦材料KU98的F_(7∶8) 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对F_(7∶8)群体分型结果绘制的遗传连锁图谱及2018和2019年调查统计的F_7群体表型数据,对小麦穗长和穗宽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1A、2D、3A、5A和7B染色体上检测到10个与穗长性状相关的QTL,在2D、4D、5A、6A和7D染色体上检测到10个与穗宽性状相关的QTL,其中与穗长相关的 qSL-2D.1和与穗宽相关的 qSW-4D.1、 qSW-5A.1在两年中均被检测到,标记区间分别为AX-111939856~AX-111497351、AX-169335104~AX-110618708、AX-108792246~AX-111048027。 qSW-5A.1连续两年均为主效QTL,且与 qSL-5A.2在同一标记区间,推测该位点具有一因多效的遗传效应或连锁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引言人们希望,通过与生理成熟时间一致的外观植物学性状,能够很快地判断籽粒灌浆的终点.一些研究者曾报导过不同作物如高梁(Eastin等,1977),燕麦(Lee等,1979),珍珠黍(Fussell等,1980)和硬质红粒春小麦(Hanft等,1982)的外观指标.对于普通小麦,特别是生长在热带的普通小麦,可资比  相似文献   

15.
为在苗期可通过根系形态数量性状对氮高效小麦品种进行鉴别,利用营养液培养法,在正常氮(5mmol·L~(-1))和高氮(45mmol·L~(-1))处理下,研究了黄淮平原区18个主栽小麦品种苗期氮素利用效率与根系形态数量性状的关系;通过干物重和氮积累量与根系形态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对供试小麦品种植株氮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划分不同氮效率类型。结果发现,在两种氮处理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根干重、茎叶干重、单株干重、根氮含量、茎叶氮含量、单株氮含量、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尖数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可作为氮效率评价指标。小麦的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尖数与植株氮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育种早期筛选高氮效率材料的指标。不同氮效率类型的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尖数均表现为氮高效型氮中效型氮低效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小麦幼苗植株氮积累量和根系形态数量性状的预测模型,拟合精度在91.91%以上。小麦不同氮效率类型间的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单株根尖数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生产上可根据小麦苗期根系的主要形态数量性状判断其氮效率高低。  相似文献   

16.
普通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普通小麦品种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有效穗数(0.8739)穗粒数(0.7865)千粒重(0.7586)容重(0.7151)株高(0.6555)全生育期(0.6468)。  相似文献   

17.
引言在植物机体的初期阶段,研究根系发育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阶段可能预见植物后来的发育状况。因而,14日龄植株初生根的发育,估计与成株一定的性状相联系(Tavcar和Kend-ielic,1969)。根系数量与影响产量潜力的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掘影响小麦旗叶相关性状的QTL,以小麦骨干亲本周8425B与优良品种小偃81构建的包含102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为材料,采用小麦90KSNP基因芯片技术和SSR标记对其进行分子标记检测,构建含有全基因组SNP和SSR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在4个环境下对小麦旗叶相关性状QTL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构建图谱含有6 949对多态性标记,其中,SNP标记6 910对,SSR标记39对,覆盖染色体总长度4 839.9cM,标记间平均距离0.7cM;A、B和D染色体组分别有2 085、4 677和187对标记,分别占总标记数的30.0%、67.5%和2.7%,标记间平均距离分别为1.0、0.6和0.8cM。采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2个旗叶性状加性效应QTL,10个旗叶长QTL分布于2A、3B、4B、5A、6B和7B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7.900%~24.098%,除Qfll2A-1能在2个环境中检测到外,其余均为单环境QTL;4个旗叶宽QTL分布于2A、3A和5B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9.080%~16.540%,其中,Qflw2A-1在3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解释表型变异12.483%~16.540%,为1个稳定的主效QTL;8个旗叶面积QTL分布于2A、3B、4B、5A、6B和7A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9.310%~30.498%,其中,3个QTL位于5A染色体上。此外,鉴定出3个分布于2A、5A和6B染色体上的QTL富集区段。  相似文献   

19.
前言了解有关数量性状遗传的结构是育种程序以及卓有成效的选择必不可少的。Griffing(1956)提出的双列交分析,为了解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各个组分的数值,提供了有用的知识。本研究包括一组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 L.emend.Thell.)双列交杂种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穗分枝小麦作为杂交小麦育种亲本的应用价值,选用2个穗分枝小麦与5个普通小麦采用NC Ⅱ设计配制了10个杂交组合,对其9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下第一节长、穗长、株高3个性状表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和对照优势,且所有组合都表现为正向优势;穗粒重和千粒重2个性状不同组合间对照优势变异幅度较大,其中多数组合表现正向优势(两个性状分别为90%和70%).同时,筛选出一个单株产量对照优势为16.7%的强优势组合(3218×分2).配合力分析表明,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有些亲拳个别性状一般配合力较好,可根据育种目标有选择性地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