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针菇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两用菌,它口感鲜美,胶质嫩滑,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对儿童智力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还含有抗癌活性物质。两年来,我们利用冷库栽培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的技术关键,现简介如下。1配料与装瓶1.1配方棉籽壳10%、玉米芯34.5%、麸皮15%、米糠30%、木屑10%、石灰0.5%。1.2装瓶干料搅拌20分钟后,按料水比1∶1.5,边加水边搅拌,加水作业结束,再搅拌60分钟后装瓶。含水量以63%~65%为宜。装瓶时,瓶内培养基应上下松紧一致,料面结实平整,料孔居中畅通,保持料面与瓶口间距3厘米,每瓶重860克。2灭菌与接种2.1灭菌将栽培瓶进行常规的高压蒸汽灭菌,达0.15兆帕后保温3小时出锅,冷却。2.2接种待料温降到22℃以下时接种,接种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以塞满接种孔为准。3发菌管理3.1温、湿度接种后立即移至培养室,培养菌丝,瓶温20℃为宜,不高于22℃。一般经过25~28天,菌丝能长满全瓶。具体培养参数见表1。表1金针菇菌丝培养参数培养天数阶段温度/℃湿度/%CO2浓度/(毫升/立方米)1~7菌丝恢复期18~206535008~17底部发白期15~1...  相似文献   

2.
珍珠菇,又名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的食用菌。新鲜的珍珠菇是汤料、凉拌的美味菜肴。在日本国年产量居食用菌第五位。工厂化栽培珍珠菇生产量大,出菇整齐,省工,省本(?)益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产设备 800mL的塑料广口菌瓶,塑料筐(30×40×15cm),拌料机,装瓶机,灭菌室,蒸气炉,接种室,接种机,培养室(能调控温度、光线、氧气),出菇室(能调控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培养架,搔菌机,菇分级筛选机,真空包装机。 2 培养基配方 木屑或野生牧草粉(五节芒粉)69%,麸皮7%,米糠5%,玉米粉15%,黄豆粉1%,砂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 3 拌料装瓶 按配方将料混匀,在拌料机内搅拌5~10分钟,加水再搅拌30分钟,调节水分和酸碱度,料含水量为65%,pH值5.5,偏酸可加石灰。料拌匀后传送到装瓶机上,瓶放在塑料筐内,每筐装12瓶每次装一筐,料装完后即加瓶盖,进入灭菌室。 4 灭菌消毒 用蒸汽消毒,料温达100℃后保持4~5小时。采用高压灭菌,温度达121℃保持1小时。  相似文献   

3.
相较普通袋式栽培,金针菇瓶式工厂化栽培的厂房设计更加标准、规范、合理。生产流程中从原料配制、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搔菌、生育出菇到挖瓶等相关环节均采用自动化机械控制,因此投入成本较高。但由于采用了自动化设备,用工数量减少,因而能提高人均工作效率。瓶栽金针菇因其规格、品质、生物转化率较高,应是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发展的方向。1设施与设备金针菇属于低温出菇品种,需要好的保温设施。厂房结构宜钢结构,主体采用聚氨酯保温板,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6,(3)
正河北省临西县阳光园区内的光明食品集团河北食用菌生产基地是一家专业生产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等多种食用菌的企业。该企业利用麸皮、玉米芯等农业废物为基料,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原料加工、装瓶、灭菌、冷却、接种等九道工序来操作,生产出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县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但存在产量低、效率差等问题。为探索金针菇栽培新技术,笔者1993年在本县卧龙罐头厂食用菌场投料40000kg,装袋66000袋进行双向出菇尝试,取得了规模化栽培金针菇的好收成。现总结如下。 (一)供试菌种 金针菇杂19,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母种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0.2%,水1000ml,pH6.5,装管1.1kg/cm~2灭菌30分钟,放斜面备用。原种为麦粒菌种,50kg麦粒加水浸泡12小时,煮至无硬心,捞出晾干加1%白糖,用500g罐头瓶,装麦粒至瓶肩,于1.5kg/cm~2压力灭菌2小时,降温后接种。小麦应选无虫蛀,无破损籽粒饱满为好。  相似文献   

6.
肖远金 《蔬菜》2004,(11):26-27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一、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优势1.生产优势采用机械化进行食用菌生产,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可提高工效3~25倍,还可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在较短的时间里,生产出较多的产品,且不受季节影响。2.质量优势机械化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生产稳定,净化条件优越,管理制度严格,与人工生产相比,质量上有明显的优势:(1)木屑粉碎粒度符合要求,搅拌均匀度好,装瓶、装袋松紧度优于人工生…  相似文献   

7.
韩国工厂化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光明 《食用菌》2003,25(2):38-39
韩国工厂化栽培杏鲍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从拌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搔菌、出菇、控瓶都采用机械操作或自动控制。这些虽然不太适合我国国情,但是有些栽培技术值得我们借鉴。下面笔者通过在韩国的工厂化栽培实践,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4搅拌所谓搅拌,即按生产配方,在一定时间内,将所需要的各种栽培料进行机械搅拌混合,并调整培养基含水量及p H,以满足某栽培菌类的生长发育需求。(1)搅拌机容积与灭菌锅灭菌量匹配。不同的企业所选择的栽培容器不同,无论袋式还是瓶式,为了保证每一灭菌锅次所有的栽培袋(瓶)内料的水分及p H一致,应配置一定容积的搅拌机。也就是每一锅次搅拌的栽培料量和灭菌锅灭菌量应匹配。搅拌机容量通常有0.6、1.2、2、4、6、8、9、15  相似文献   

9.
我市是小麦产区,为了就地取材生产食用菌,我们于1984年进行麦秸瓶栽猴头实验,获得成功,平均生物学效率在80%以上,最高的达120%。方法:选无霉烂变质的干麦秸,用1.5毫米罗底的粉碎机粉碎。为了充分使菌丝分解吸收其养分,按麦秸糠80%、麸皮18%、石膏1%、白糖1%配料,加水120%,pH值为6。按常规装瓶(每瓶干料2两2钱)、灭菌、接种。  相似文献   

10.
麦粒种是双孢蘑菇的理想栽培用种.但生产麦粒种杂茵污染率较高,损失大.笔者从平菇、金针菇菌袋污染料重新灭菌接种栽培得到启发,能否用同样方法处理双孢蘑菇的污染菌种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 供试材料①品种:蘑菇152,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②污染菌瓶:从常规菌种生产中挑出,受污染部分不超过整瓶50%,共选用接种污染菌料100瓶.2 试验方法 将污染瓶菌料加少许腐熟牛粪作封口  相似文献   

11.
许德君 《食用菌》2003,25(4):17
笔者在生产蜜环菌菌种时 ,用红薯淀粉加粗木屑生产原种表现很好。做法先将木屑装瓶 ,加水 (水中加淀粉 5 % ,糖 1 % ,磷酸二氢钾少量 ) ,加水量浸没木屑 ,注意总装料不能多 ,在瓶的 1 2即可 ,装料过多灭菌时会弄湿棉塞。其它按常规接种 ,温室培养管理。用这种方法制种菌丝长速快 ,旺盛比常规配方早长满瓶 1 0天以上 ,并且转接生产种后萌发快 ,长势好 ,菌索生长旺盛用木屑加淀粉快速制蜜环菌菌种$河南西峡县金马菌场!474562@许德君  相似文献   

12.
液体菌种磁力搅拌发酵器,以易操作,易维护,易成功、功率小,深受食用菌栽培者的关注。笔者按冯立才先生的“磁力搅拌发酵器的制作与应用”一文进行试验,获得成功。并在此基础上作以下补充,以便大家更清晰明了,更具操作性。1采用泡沫箱内置5~15W灯泡与电扇调速器联接进行控温培养。2采用500mL磨口玻璃洗液瓶作培养器,洗液瓶瓶口小,瓶颈长,不易污染,同时,该瓶可作接种器。3发酵好后,装上灭菌后的洗液瓶盖,然后用硅胶管与医用血压计中的橡皮球气泵联接,即可挤压皮球接种。4搅拌珠采用棒棒糖的塑料棒内置去盖铁钉两端熔封即可。5用废旧三刀开关…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瓶栽杏鲍菇从拌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搔菌、出菇、挖瓶等关联环节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控制,因此投入成本较高。但由于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用工数量会减少,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液体菌种技术的有效应用,会大大降低污染率,并且菇体的品质相对袋栽杏鲍菇有所提升,是杏鲍菇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温县微生物所、河南中医学院有关人员协助下,我们于1980年4月至1981年7月,前后三次用纯棉籽壳栽培灵芝,均取得良好效果。选不霉、不结块的棉籽壳1000斤,加石膏粉10斤,用清水搅拌均匀,加水量为60%,pH6.8,分别装入菌种瓶,封好棉塞,灭菌冷却后接种。放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食用菌生产机械主要有锯片机、粉粹机、拌料机、装袋装瓶两用机等,但挖瓶机未见过报导,也未听说过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虽然目前生产食用菌多用塑料袋,但生产原种主要还是采用瓶子,因为瓶子制种成品率大于塑袋,菌种纯度也明显高于塑袋。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挖瓶操作仍占一定工作量。为此,我们设想在现有装袋装瓶两用机的基础上再增加挖瓶功能的试验,使一机具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制种容器,目前国内一般都用塑料袋、瓶及各类玻璃瓶。相比之下,玻璃容器的制种效果要好些。玻璃容器通常使用的有特制菌种瓶、输液瓶、罐头瓶等,特制菌种瓶在装料、取料接种操作上较方便,污染率较低,但价格比较贵;输液瓶在接种上与试管效果一样,污染率最小,但装料和取料时不方便,很费工时;罐头瓶价格便宜且易回收,装料、取料特别方便,但接种操作不方便,且接种污染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实践中摸索出利用罐头瓶制种且行之有效方法介绍如下: 1 准备好有丝口盖的罐头瓶,将瓶盖取下,用冲子(冲头直径2cm或根据需要而定),在盖中心冲一个孔。 2 装料时将盖拧开,料装满后将盖拧紧,并用棉花将圆孔塞住(稍紧),再用两层纸将瓶盖包封住。 3 将装好的料瓶置高压锅内灭菌,灭菌后在接种箱(室)接种,把瓶盖上面的纸取掉,拔出棉塞,过酒精灯火焰接入菌种,再塞上棉塞,不再盖纸(这样菌丝长势好),然后进行培养。当菌丝长满瓶需用时,可拧开罐  相似文献   

17.
台湾金针菇的周年栽培,是以锯屑和米糠为原料,在控温室内进行瓶栽。这种栽培工艺,不受自然气候和季节影响,有严格的操作技术和相应的设备条件。 (一)周年栽培的操作技术 1.培养基的配制:使用经过堆积2—3年的锯木屑(新鲜的和陈旧3年以上的锯屑不能使用。经过防腐剂处理木材的木屑也不能使用。木屑中的木片和树皮要用筛别机筛除),和新鲜米糠,按3∶1—5∶1的比例混拌均匀,再按每1立方米混拌料加水330—360公斤,拌匀即成培养基。 2.装瓶:用800cc的PP瓶或玻璃瓶,大约每瓶装培养基480克,用自动装瓶机和自动天平联合作业。装瓶后用一层纸和一层塑料封口。防止水进入瓶内和浸湿封口纸。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古田县在食用菌生产中,推广了食用菌机械7400多台,使原料切片、粉碎,培养料搅拌、装袋、灭菌、以及产品干燥等实现了半自动化机械操作,促进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去年银耳总产量超过2000吨,居全国第一位;野外袋栽香菇由1980年30万袋,  相似文献   

19.
露地黑木耳机械化生产为利用露地充足阳光,通过简易设施化与机械化设备,满足其生产全过程对机械的要求。该研究基于露地黑木耳生产关键装备,围绕栽培料制备、搅拌、装料、灭菌、接种、场地整理、采收和干制等环节,对露地黑木耳生产装备的使用与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以期为露地黑木耳机械化生产由粗放劳动密集化向精细轻简机械化转变提供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20.
常规食用菌一级菌种培养,均采用PDA培养基。我们尝试用成熟桑椹作培养基原料培养食用菌菌种,获得满意结果。 1 培养基制作 5月桑椹成熟季节采集呈黑紫色桑椹。配方:新鲜桑椹200g,琼脂18~20g,水1000mL。将桑椹加水煮沸5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挤压,滤液中加入(?)后再加热,待琼脂熔化后定容,分装灭菌。 2 接种培养 试验用菌种为平菇、金针菇、蘑菇、香菇四类共9种,接种至桑椹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 3 培养结果 所有平菇和蘑菇培养1周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尤其是平菇杂17气生菌丝相当旺盛。香菇、白金针菇培养10天后亦长满培养基表面,比用PDA生长迅速。在仅用桑椹单一营养基质时,以上几种食用菌均表现出生长旺势。因此,我们认为桑椹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在试验中,接种的45管斜面中无一污染。之后又接种10管平菇杂17,在未加棉塞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