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红叶早衰常造成棉花减产,品质下降。连续降雨和灌水后遇低温易引起病害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引起棉花红叶早衰的主要原因,为以后棉花防治红叶早衰,找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困扰世界100多年的一道科学谜题——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终于被驻运的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张慧杰团队破解。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今年4月份的中国植物病理学顶级刊物——《植物病理学报》,为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红叶茎枯病是当前我国棉花三大病害之一,是抗虫棉健康生长的一大障碍。自1997年我国政府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后,红叶茎枯病由  相似文献   

3.
2001年和2004年,北疆棉区发生大面积红叶早 衰现象。调查结果表明,其氮、磷营养缺乏引起棉株体内代谢 平衡失调,是棉花红叶早衰现象发生的直接生理原因;连续 降雨天气是诱发红叶早衰的生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明确棉花库源比(铃叶比)变化对红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揭示红叶茎枯病的病因,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开展了多项试验并获得初步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棉株的病害严重度与其铃叶比呈高度正相关。早熟品种开花期早,铃叶比高,病害发生重;盛蕾期以前的气温对棉花生长和红叶茎枯病发生的作用大于土壤水分的作用。与常温处理相比,提高棉花3叶期至盛蕾期的气温,可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减小库源比,其发病盛期延后约45天,病情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棉花红叶早衰在北疆棉区发生逐渐加重,棉株黄瘦铃小,纤维短,吐絮不畅,重则植株提前枯死,棉铃不能成熟,严重影响了植棉效益。因此,红叶早衰已成为当前北疆棉花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北疆棉区进行调查研究,为  相似文献   

6.
红叶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3个红叶材料作父本,与15个绿叶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系)组配19个红叶杂交组合,研究了具有红叶标记性状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9个红叶杂交组合子棉产量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皮棉产量的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正向超亲优势和负向竞争优势,衣分和单铃重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单株铃数表现正向中亲、超亲和竞争优势,筛选出产量竞争优势在5%以上、综合性状较好的优势组合4个。  相似文献   

7.
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及其译名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叶茎枯病是棉花的一种生理早衰现象,在世界多个植棉国广为发生。历史上科学家对红叶茎枯病的病因曾提出过:1.昆虫为害假说;2.侵染性病害假说;3土壤、气候与耕作条件不适假说.;4矿物质失调假说。第1、2种假说已被否定,第3种假说内容宽泛,对病害的起因不能圆满地解释,第4种假说长期占统治地位,主导人们对病因的认识。近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库源比(主要是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的病因。该病在国际上常用的英文名称有red leaf disease,red leaf blight。根据资料分析,美国棉花上发生的bronze wilt很可能是红叶茎枯病。  相似文献   

8.
不同遗传型棉花品种光谱反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不同遗传型棉花品种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特性,黄叶棉在可见光区的反射率最高,红叶棉最低,绿叶棉居中,绿叶鸡脚叶与普通叶无明显差异;黄叶棉和绿叶棉在可见光区的反射峰在560nm处,而红叶棉在610nm处;近红外反射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棉花群体大小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北疆棉花红叶早衰特征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棉区曾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红叶早衰现象,对早衰地区的棉花产量、品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如:2001年8月上旬,北疆石河子棉区发生大面积红叶早衰,使当年棉花减产20%-40%;皮棉品级下降;棉种成熟度差,严重影响了植棉企业和棉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近段时间,不少农户发来棉苗感病的照片,询问棉花得的什么病?有的问是不是红叶茎枯病,有的问是不是茎枯病?或者问两者之间有何不同?为了防止诊断预防失误,我们应加以鉴别。实际上,这两种病害是完全不同的。一是茎枯病是真菌性病害,红叶茎枯病是生理性病害;二是茎枯病发生在苗、蕾期,以苗期为甚,红叶茎枯病发生在开花结铃期;三是苗期高温之后转低温阴雨天气易诱发茎枯病,红叶茎枯病是在长期高温干旱之后陡降大到暴雨易诱发的;四是茎枯病局部点片发生的,严重的棉花幼苗枯死,红叶茎枯病  相似文献   

11.
把外源DNA及其他遗传物质导入棉花受精卵的分子育种技术,已开始在棉花上研究应用。我们通过单交、三交的方法,培育出具有红叶、超鸡脚叶、窄卷苞叶、无色素腺体4种标记遗传性状的棉花新品系Y1-4。用Y1-4作为导入外源DNA的受体,为棉花  相似文献   

12.
棉花是滨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的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优良的抗虫性,但其抗病性均较差,特别是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多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1病害的种类根据调查,在本市棉田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等,为害比较重的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2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2.1棉花枯…  相似文献   

13.
<正>问:棉花红叶茎枯病怎么防治?答:该病诱因主要是棉田缺钾、气候持续干旱和暴雨后骤晴所致。因此,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首先要保证田间排灌通畅,遇大雨后能及时排水,同时中耕晾墒,保持土壤中的适宜含水量。其次是增施钾肥,亩施氯化钾25~30公斤,以保证土壤中有效钾的含量。问:旱直播稻3叶1心期用什么除草剂防除多种杂草?  相似文献   

14.
棉花枯萎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发病症状 棉花枯萎病又称半边黄、萎蔫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症状常表现多种类型:苗期有青枯型、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红叶型等;蕾期有皱缩型、半边黄化型、枯斑型、顶枯型、光秆型等。  相似文献   

15.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红叶枯病或凋枯病,是严重为害棉花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后,棉株中下部叶片变暗变厚,皱缩发脆,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叶缘卷缩,叶片逐渐变黄或变红,后期叶片干枯脱落;侧根短、少,根系不发达;上层棉桃坐不住,中层桃小、桃瘪,衣分低,吐絮不畅,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据调查,该病多发生在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质地偏轻和土壤结构不良的田块。据研究表明,在不良环境下,棉株缺钾,抗逆能力变差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气候环境不适,土壤水分、养分和通气失调等原因。  相似文献   

16.
棉花早衰、红叶茎枯病与棉花轮纹斑病间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分析了棉花早衰、红叶茎枯病与棉花轮纹斑病间的关系。棉花早衰依据其成因差异可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生理性早衰、病理性早衰及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近些年来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在我国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系统分析了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的成因及有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我国棉花生产、以“选种、壮苗、补钾、抗逆、防病”等技术为核心的棉花早衰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从山西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棉花研究所张慧杰团队突破传统的植物生理性病害研究方法,把作物栽培学和库源理论融入植物病理学研究,填补了以上学科之间边缘地带的空白,破解了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病因,研究结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于《植物病理学报》。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江西省植保植检局组织部分棉花主产县病虫测报技术人员对下半年棉花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预测。预计下半年棉花病虫害中等发生,重于去年,其中棉盲蝽偏重发生,红叶茎枯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四代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夜蛾类、铃期病害等中等发生。1.棉盲蝽偏重发生,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45%。2.棉铃虫四代中等发生,五代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现有的一些棉花品种是否抗斜纹夜蛾与棉大卷叶螟,以及哪些性状与抗性有关。在2007、2009、2010年斜纹夜蛾与棉大卷叶螟发生较重的年份,调查了田间自然虫源下各品种的虫害发生情况以及棉花的一些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斜纹夜蛾和棉大卷叶螟的抗性差异很大;斜纹夜蛾对转Bt基因棉花没有选择性,长势强、茎杆与叶片茸毛密的棉花斜纹夜蛾发生少,斜纹夜蛾喜食无腺体棉花;转Bt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有较好的抗性,群体长势弱、茎杆细的棉花不抗棉大卷叶螟,鸡脚叶、亚红叶的棉花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好于其它类型的棉花。抗虫性与诸多性状有关,性状之间的互作也起较大作用,近等基因系是抗虫性研究的最好材料。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的指引下,我校今年开展探索棉花应用单倍体育种工作。在试验过程中,河南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使试验能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经过一、试验材料供试花药培养的材料共八个,均为陆地棉品种,爱字红叶棉、岱字16、海×中、科遗二号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提供,探科SP37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提供,22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