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实现大面积机械化插秧,是应对当前水资源紧张,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全面实现水稻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水稻软盘育苗和机械插秧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作为一项普遍性的农业操作,在最开始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可是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却不得不面临自身的短板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避免对水稻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秧软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一项定量有序、宽行浅栽的轻型精确种植技术.符合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产能力。该技术作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正在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由于机械插秧对育秧要求较高.因此培育适合机械栽插的秧苗是实现水稻栽培机械化的关键。江苏省练湖农场自2001年以来在育秧方面一直采用软盘育苗技术。根据近5年生产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比较机械、手工两种插秧方式在水稻苗数、穗数以及产量等方面的技术效应,初步探明,塑盘秧机插的成穗率明显提高,有效稳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最高,产量明显高于常规秧手插。  相似文献   

6.
时运莲 《种子科技》2023,(18):82-84
水稻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选择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水稻生产的重点。水稻栽培中可以利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文章以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水稻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下,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机械插秧技术的运用,能够减缓农民劳作强度,使水稻增产,但是在乡下推广机械插秧时遇到了巨大困难,一是农民相信传统插秧技术,对机械插秧技术抱有怀疑态度;二是农民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学习能力比较低下,大大影响机械插秧的推广,导致无法进行机械化生产。论述了机械化插秧推广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插秧质量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水稻插秧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控制在适宜水深和田面硬度时插秧、插秧前"三带"、控制最佳插深、插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水分管理实行浅湿干交替灌溉、及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除草、适时抢早及按序插秧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种植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种植技术直接影响水稻产业和种植经济收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中会受到种植环境、地域条件和种植观念的影响,导致农业种植出现各种问题。文章主要从江西省万载县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种植特点,以便更好地完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促进整体水稻种植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江西省万载县现代化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准备种子、明确壮秧标准、精心培育秧苗、适期适量播种及加强秧田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沿黄稻区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从插秧、施肥、灌溉和病虫草害防治几个方面介绍了插秧及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山区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怀军 《耕作与栽培》2011,(5):64-64,F0003
分析了黔东南州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应用情况,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机插秧不同时期氮肥肥效试验表明:基蘖肥(氮肥)施的时间相对早,分蘖的时间较早,分蘖的速度加快,产量较高;施肥时间相同,随着氮肥料用量肥的增加,产量跟随提高,其产量顺序为处理C>处理A>处理B.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情况与国民经济总值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近年来白马湖分公司十分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很多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以及新技术在水稻和小麦的种植中逐渐被使用,其中水稻机插秧技术就是使用最多的一项技术。从水稻机插秧技术的使用现状出发,对该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农业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要栽培农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目前,黑龙江省水稻栽培技术主要有手工插秧、机械插秧和钵育苗插秧等类型。由手工插秧和抛秧技术还衍生出两段育秧栽培、超稀植栽培和抛摆栽培等插秧方式。  相似文献   

16.
母本机插秧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速机械化在杂交水稻生产制种中的应用,引进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专用插秧机。以传统母本人工移栽为对照,分别进行了机插秧株行距为16cm×17.5cm和20cm×17.5cm的栽插试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方面,机插秧母本的播始历期较手工移栽长3d;在产量方面,株距为20cm条件下的理论产量比株距为16cm的产量高0.34t/hm2,并且机插秧母本两种栽插规格下的田块产量均比手工移栽母本田块的产量高。这不仅说明了株行距在机插秧母本中占有重要作用,又表明此次机插秧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城固县作为陕西省水稻生产大县,水稻机插秧技术在全县的推广应用却一直停滞不前,为破解难题,寻求突破,本文通过对机插秧现状及技术应用优劣势的分析,找出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稻插秧深度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稻插不同深度的秧苗对水稻的有效分蘖数、有效分蘖率、结实率以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最佳的插秧深度及方法,最终得到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在吉林省气候条件下,研究了同期播种、延期插秧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期播种的条件下(4月12日),适宜的插秧期为5月25日,随着插秧期延后5~35d,减产幅度由6.44%增加到56.93%,插秧期每延迟5d产量就会降低8.13%,而且单穴穗数、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饱满粒率、经济系数、生物产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食味明显下降;垩白率、垩白度明显上升。在适期播种情况下,插秧期不宜超过适期插秧后的10d(6月5日),最迟不能超过20d(6月15日)。  相似文献   

20.
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插秧是针对水稻大面积生产上有效穗严重不足导致单产偏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项新技术措施 ,即在插秧绳上用油漆等标记物打点作穴距的标记 ,标记色与绳子的颜色对比要鲜明 ;在两端用来固定绳子的插秧杆上作宽行和窄行的标记 ,插秧时严格按穴距和行距栽插。在技术上解决了水稻大面积生产上插秧行距、穴距凭估计经验栽插 ,插秧随意性大 ,实际栽插的穴数和基本苗远低于技术要求的问题。通过 1997年和 1998年的对比试验 ,这项技术措施大幅度地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 ,显著地提高水稻单产。 1998年这项技术在安顺地区推广 4.4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