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准备种子、明确壮秧标准、精心培育秧苗、适期适量播种及加强秧田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沿黄稻区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从插秧、施肥、灌溉和病虫草害防治几个方面介绍了插秧及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下,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机械插秧技术的运用,能够减缓农民劳作强度,使水稻增产,但是在乡下推广机械插秧时遇到了巨大困难,一是农民相信传统插秧技术,对机械插秧技术抱有怀疑态度;二是农民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学习能力比较低下,大大影响机械插秧的推广,导致无法进行机械化生产。论述了机械化插秧推广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水稻软盘育苗和机械插秧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时运莲 《种子科技》2023,(18):82-84
水稻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选择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水稻生产的重点。水稻栽培中可以利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文章以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水稻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种植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种植技术直接影响水稻产业和种植经济收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中会受到种植环境、地域条件和种植观念的影响,导致农业种植出现各种问题。文章主要从江西省万载县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种植特点,以便更好地完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促进整体水稻种植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江西省万载县现代化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稻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水稻育秧机械化也是目前水稻生产上急待解决的课题。我们从1987年开始进行了水稻旱田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试验,已获得成功。目前,已在我县大面积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水稻机插秧软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一项定量有序、宽行浅栽的轻型精确种植技术.符合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产能力。该技术作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正在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由于机械插秧对育秧要求较高.因此培育适合机械栽插的秧苗是实现水稻栽培机械化的关键。江苏省练湖农场自2001年以来在育秧方面一直采用软盘育苗技术。根据近5年生产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洞庭湖区双季水稻生产期间,特别是双抢茬期争季节、争劳力的突出矛盾,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目标。2005~2008年在湘阴县滨湖稻作区开展了双季稻机械化插秧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据对城西镇七龙村100农户的调查统计:双季机插秧与抛秧相比,产量相当,省工11d/hm2,纯收入增加380元/hm2;比手插秧增产约5%,省工29d/hm2,纯收入增加1830元/hm2。  相似文献   

10.
王纯勤 《种子世界》2022,(5):0126-0128
水稻生产全程绿色机械化集成技术既可以保证粮食生产作业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增加利用面积,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充分保障,可以明显提高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而随着粮食安全生产在我国经济战略地位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全面推广和应用水稻全程绿色机械化集成技术也成为了主要发展趋势。对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在淮安市积极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主要推广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1.
山区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怀军 《耕作与栽培》2011,(5):64-64,F0003
分析了黔东南州水稻机插秧的推广应用情况,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械插秧是一项系统工程,农工独自难以按时保质的完成大面积育秧、插秧任务。十六团扶持农工成立水稻机械插秧服务队,本着"服务专业化、经营公司化"的宗旨,由团农业科安排专人负责技术指导,农工自愿合资购买插秧机并负责育秧,圆满的完成了333.33 hm2的育秧、插秧任务,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个积极探索,对兵团三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宾阳县处于广西第三大冲积平原,境内水田相对平坦,特别是新桥、宾州、武陵、中华、大桥、黎塘、古辣等几个镇基本上一马平川,从自然条件上特别适合发展连片机械化作业。广西九龙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宾阳县古辣镇建立500亩优质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通过试验示范,探索适合宾阳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育插秧、统防统治、收割、稻谷烘干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从而为进一步分析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节本增收效益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从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稻谷烘干3个环节进行阐述,同时建议在进一步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插秧和烘干的同时,实行\"项目+基地(示范区)\"的模式,注重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科学选用良种应选用日产量高、秧龄弹性大、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强的品种与机插秧技术进行配套。目前所有的中稻品种均可机插,选用甬优9号、天优3301、Y两优302等组合更好。由于受秧龄限制,晚稻(烟后、菜后稻)只能选早中熟品种(生育期120d左右),如天优华占、中优218等组合;早稻所有品种都可以机插,选用岳优9113、准两优2号等生育期偏短的早杂优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15.
舒贤均 《耕作与栽培》2010,(2):39-39,49
采取两因子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机插秧不同方法与播种量,结果表明大田生育期,经济性状各处理间差异不大,以塑盘半旱育秧、每标准机插秧塑盘用2350粒谷种秧苗素质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水稻塑盘育秧的关键技术茅弼华,谢成林,张存銮,赵仁臣(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局225002)(姜堰市农业局)(高邮市农业局)塑盘抛秧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等效果,迄今为止,对水稻塑盘育秧技术未见系统报道,特别是对盘土的利用、落谷深度、适宜秧龄以及落谷量等关...  相似文献   

17.
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稻组合Ⅱ优83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试验,研究了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以塑盘旱育秧最优,编织布育秧秧苗素质较差,但其育秧成本最低。浸种处理的秧苗在秧龄、茎基宽和干物重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壮秧剂对秧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旱育秧姆,在培养适龄机插秧壮秧剂更加有利。但在培育超秧龄的大苗机插秧方面,旱育保姆更能控制苗高。在中小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浸种处理+0.75kg壮秧剂拌80kg土的组合技术最优;在长秧龄下,以塑盘旱育秧或编织布旱育秧+短时间浸种+旱育保姆保衣或壮秧剂结全旱育保姆包衣技术组合最适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娜 《种子科技》2020,(8):95-95,98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不足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要素之一,通过分析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以我国目前机械种植水稻尚存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农艺学角度出发,对我国机械种植水稻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加快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水稻育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本田准备1.1平整土地秋翻或春翻地,犁深25cm,采用耙、平2遍作业,打小埂备平地。埂子高20cm、顶宽20cm,渠道高30cm、顶宽30cm。1.2基肥机力追施磷肥100kg/667m2。2秧田管理2.1种子准备种子机力或人工精选,要求发芽率95%以上,净度99%以上。2.2种肥机力追施磷200kg/667m2、尿素10kg/667m2,深度3~5cm,追施均匀,不重不漏。  相似文献   

20.
掌握应用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并培育壮苗,是保证水稻机械满插、夺取高产的关键,而用沼肥自制营养土进行机插秧育秧,有利于形成壮苗。对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