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药用植物的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培育,提高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技术,DNA分子标记、生物反映器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药用植物快速繁殖、多倍体育种等技术。并提出了药用植物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加速中药现代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应用范围宽,涉及领域多,已成为中药类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为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契合教学改革方向。在药用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该教学方式,能够强化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该教学模式在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药用植物人工种植规模的扩大,病虫害日益显现,已成为中药生产的一大障碍,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为培养专门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冀玉良  冀文良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103-105127
综述了近年来药用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包括转基因器官的培养、模式基因工程、转基因改良药用植物的遗传特性和分子生物学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等方面,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物技术专家唐克轩教授主持的课题组,运用转基因手段,在国际上首次将甲基转移酶和羟化酶同时转入药用植物莨菪中,筛选获得高质量的莨菪药用组织细胞(俗称毛状根)。研究结果表明,东莨菪含量与原来的细胞组织相比,药用成分提高了9倍。这是我国中草药植物代谢基因研究在该领域内获得的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大幅度提高了药用植物中东莨菪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学领域中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无菌和人为控制的营养(培养基)及环境条件下对药用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用来生产药用成分或进行药用植物无性快速繁殖的技术。药用植物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而组织培养作为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并推动药用植物的发展。综述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恩施州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重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研究现状,认为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当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加快药用植物资源保存体系建设,加强濒危药用植物的繁育和替代工作;积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设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预警网络;加强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优先推进中药材育种研究,大力推进中药材GAP研究,全方位加强开发利用研究;探索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为药用植物鉴定、濒危物种保护以及资源评价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植物是中医药事业的原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药系列产品的质量和疗效.药用植物的遗传育种工作对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是重要的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也是真正实现我国GAP药材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药用植物的遗传和品种改良在国内外均已引起重视.该文主要对目前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现状和国内外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综述,尤其对应用生物新技术进行药用植物育种的成果和今后的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药用植物灵菊七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菊七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分别以MS+4.0 mg/L 6-BA+0.5 mg/L NAA、MS+2.0 mg/L 6-BA+0.5 mg/L NAA为培养基较适宜。培养在MS+2.0 mg/L 6-BA+0.5 mg/L NAA上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稳定,为20条,而培养在MS+2.0 mg/L ZT+0.5 mg/L NAA上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不稳定,其中86.7%的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13.3%的细胞含有10条染色体,表明激素ZT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稳定。在81个被观察的愈伤组织细胞中,超过85%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0,表明灵菊七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应为2 n=20。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研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与道地性研究、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中药机理研究、药用植物优良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11.
我国植物组培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强  翟秋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893-3895
介绍了我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甘蓝亲本防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承刚  王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70-5371
[目的]探索甘蓝亲本防退化技术。[方法]以“春魁”甘蓝父母本为材料,选取培养10d后的无菌苗茎尖为诱导材料镑种在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芽分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研究采用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繁殖甘蓝原种。[结果]诱导出的不定芽在2种分化培养基内幼苗长势均良好,在MS+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中幼苗增殖倍数为3—5倍,且生成大量根系:在MS+6-BA2.0mg/L培养基中幼苗增殖倍数可达到5~7倍,没有根系生成。2个亲本利用组培繁殖植株的种子产量高于常规繁殖植株的产量,9701—2和HT502亲本组培繁育的种子产量分别比常规繁殖的高16.8%和39.1%。[结论]采用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繁殖甘蓝原种,可减少甘蓝原原种用量,提高繁殖系数和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欧洲水仙的繁殖技术,为欧洲水仙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介绍欧洲水仙的4种主要的繁殖方式:侧球繁殖、鳞片繁殖、双鳞片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繁殖,并对4种繁殖方式进行简单比较。[结果]鳞片扦插方法操作较简单,但繁殖材料易污染腐烂,且扦插用材料较组织培养多,繁殖系数低。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繁殖,环境相对容易控制,污染率低,且所需材料少,繁殖系数高。[结论]组织培养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水仙的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组织培养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分化规律的重要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养外植体再生器官或植株的技术,可以在不受植株体其它部分干扰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可以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发育进程.而植物花粉培养在单倍体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花粉培养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花粉培养的意义、影响花粉培养效率的诸多因素及当前花粉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组织培养技术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受到重视,而其再生能力又受遗传培养条件的影响,因而,了解玉米组织培养的培养条件已成当务之急.从基本培养基的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添加剂3个方面,综合论述了培养条件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半夏组织培养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从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器皿的选择以及培养条件几方面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还研究确定了适宜半夏增殖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结果]试验得出,采用食用白糖代替蔗糖、软化处理的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以及果酱瓶代替兰花瓶等措施进行半夏的组织培养,在生产中对半夏的生长无显著的影响,组织培养效果相似。[结论]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半夏组培苗时,采用效果相同但价格较低的替代材料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铁线莲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腋芽诱导分化、诱导芽增殖和继代苗生根的影响。[结果]铁线莲腋芽诱导效果以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以MS+6-BA 1.5 mg/L+NAA 0.50 mg/L为最佳;继代苗生根培养以MS+6-BA 1.5 mg/L+IBA 2.0 mg/L最佳。[结论]建立了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甘孜州大渡河流域的康定、丹巴、泸定、九龙等市县有野生药用植物黄山药分布,为满足其黄山药市场需求并有效保护其野生资源,需进行组织培养育苗。以黄山药新生幼嫩带芽茎段作外植体,从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方面对黄山药的组培育苗技术进行分析,以便形成完整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鱼鳍为组织来源,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其短期培养及染色体制片所需的消毒方法、培养基、培养温度、秋水仙素浓度和低渗处理时间等条件进行了探索,初步建立了以鳍组织培养法提供材料制作黄颡鱼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诱导生成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Don)多倍体鳞茎。[方法]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经预分化培养的卷叶贝母紧密愈伤组织团块,再经过诱导分化培养获得多倍体鳞茎。[结果]用浓度为1.2 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卷叶贝母紧密愈伤组织团块24 h后,接种在MS+6-BA 1.0 mg/L+NAA 0.3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其多倍体鳞茎的诱导率最高为83.3%,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48,总生物碱含量为0.249%。[结论]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优质高产卷叶贝母多倍体鳞茎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