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顶孢霉Ahy1菌株加工工艺的初步研究,筛选出了一级固体培养最适培养基为麦麸培养基,最佳培养时间为6 d;二级液体振荡培养的最适接种液为马铃薯-糖培养液,以120 r/min振荡培养(25±1)℃,3 d;通过13种培养介质培养顶孢霉菌的含孢量和活孢率检测,筛选出了三级产孢培养介质为低值陈米,初步获得孢子粉,孢子含量为5.8×1010孢子/g,含水量6%,活孢率93.5%.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和害螨截形叶螨的毒力,评价两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LC50值,并计算了两种农药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结果】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的LC50分别为0.104 1mg/L和1.223 3mg/L;对截形叶螨的LC50分别为0.081 4mg/L和6.356 7mg/L;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278 9和0.192 4,即阿维菌素吡虫啉.其中,阿维菌素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TSR1,具有正向选择性,吡虫啉的TSR1,具有负向选择性.【结论】建议生产中优先考虑阿维菌素进行害虫螨防治,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益螨,实现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运用.  相似文献   

3.
16种杀虫剂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出对截形叶螨确实有效的药剂 ,用 16种杀虫杀螨剂 ,采用培养皿叶背喷雾法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三氯杀螨醇和速扑杀的药效最高 ,而且这两种药剂在喷药后的第 3天药效已达 10 0 % ;克螨特、高效木虱净、农螨丹和螨克的药效到第 7天也能达到 99%以上。因此 ,防治截形叶螨时最好选用三氯杀螨醇和速扑杀。根据不同情况也可以选用克螨特、高效木虱净、农螨丹和螨克 ;施药时最好是往作物的叶背喷药 ,以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选用九种内吸杀虫剂,采用培养皿叶背喷雾法和指形管叶面喷雾法对截形叶螨实验种群进行了室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黑杀手和氧乐果的药效最好,在培养皿叶背喷雾法中均达96%以上,而在指形管叶面喷雾法中均达87%以上;在喷药后的第一天和第三天,培养皿叶背喷雾法的药效比指形管叶面喷雾法的药效分别高36.61%和10.58%。因此,防治截形叶螨形,应选用黑杀手和氧乐果,而且施药时最好是叶背喷药,以提高杀虫剂的药效。  相似文献   

5.
对自然感病的桃蚜幼虫上获得的顶孢霉菌株(Acremonium hansfordii)的最适培养条件及对甘蓝蚜的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孢霉菌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为木糖,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分别为1.806 mg/mL和7.061×106个孢子/mL;最佳氮源为尿素,其菌丝体含量和产孢量分别为0.242 mg/mL和54.07×106个孢子/mL;最适于顶孢霉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C/N为10∶1.液体培养至6-7 d时,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达到高峰,因此液体发酵终止时间应选择在接种后6-7 d.在接种后的第6 d,顶孢霉菌对甘蓝蚜的LC50为1.650×106个孢子/mL.  相似文献   

6.
在18~30℃范围内研究了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常温条件下采用5种螨类杀卵剂对这2种螨卵进行了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截形叶螨与二斑叶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86℃和10.78℃,有效积温分别为48.84℃·d和76.45℃·d;在叶背喷雾法中,尼索朗、黑杀手和毒螨恶对这2种螨卵的平均药效分别为100.00%、97.60%和95.02%;在叶面喷雾法中,药效最高的尼索朗对这2种螨卵的平均药效只有12.45%。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玉米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15℃-35℃恒温条件下,玉米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雌、雄螨1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在12.60和12.65℃,有效积温各为137.78和121.52日度;25℃-35℃时卵孵化率和幼若螨存活率都较高,并且发育速率较快,该范围是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最适度。  相似文献   

8.
室内试验表明,截形叶螨在龙葵叶上完成1个世代约19.3 d,单雌一生产卵量约为64.2粒,卵发育历期约为3.1 d;室外盆栽试验表明,截形叶螨在龙葵上的生长繁殖数量明显多于在番茄上的生长繁殖数量.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Ehara)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者功能反应方程及参数研究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各螨态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雌成螨、若螨、卵的选择性捕食系数分别为0.365、1.276和1.39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对猎物卵和幼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能力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后减趋势,28℃时最强,对截形叶螨雌成螨、若螨和卵的攻击系数(a)最大,分别为0.639、0.730和0.842;处理时间最短,分别为0.126、0.075和0.039d;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7.943头、13.405头和25.575粒。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为E=0.423P-0.747。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毒力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截形叶螨的防治,室内毒力试验表明,供试药剂浓度与死亡率存在正相关,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综合分析,在防治截形叶螨时首选20%哒螨灵Wp、57%炔螨特EC、5%阿维菌素EC、0.5%印楝素EC,7d防效高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