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使用状况评价(POE)方法,分析了兰州市城市公园使用状况。从公园游园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兰州市城市公园的使用状况。结果表明:3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使用者主体不同,且游园者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比例存在差异;游园者主要来园方式是步行与乘坐公共汽车,来园时间主要为下午;散步、休息和娱乐健身是来园主要目的,在不同类型公园的逗留时间不同,在老年公园逗留时间最长;游园者对3个不同类型城市公园的基础设施数量、位置和维护的满意度均较低;游园者对五泉山公园绿化养护、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的满意度最高,老年公园次之,雁滩公园最低。最后,提出了公园管理与使用的科学对策,旨在为兰州市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及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宇亮  王志学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04-4906
围绕兰州黄河风情线景观分布,从黄河的生态湿地、特色文化风情、桥梁枢纽、近水公园和滨水广场方面总结了兰州滨水景观多元化模式。重点概述了银滩湿地公园的生态风情;兰州水车、龙源石碑、羊皮筏子和"黄河母亲"石雕的文化内涵;中山铁桥、银滩大桥、七里河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与黄河融为一体,贯通南北的桥梁枢纽功能;结合休闲、娱乐、观光与餐饮于一体的近水公园与滨河文化广场。最后提出,在兰州沿黄景观规划中不仅要达到防洪、交通与环境共生的目标,还要凸显景观、生态环境、特色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协调,逐步使兰州滨河两岸的湿地、河道、绿化、交通、餐饮、休闲与居住呈现多元化立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肖玉香 《甘肃农业》2014,(9):25+39-25
白塔山公园是市民休憩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兰州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品质直接影响兰州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也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白塔山当前生态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浅议公园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策略,并提出了低碳发展思路。要建设低碳城市,就必须重视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琴香  唐丽  陈亮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30-9531,9588
对我国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及使用状况作了总结,并分析了公园中人的行为。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从人在公园内的行为需求角度,探讨现代城市公园建设该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在分析公园内人的行为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城市公园吸引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边缘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围墙"到"拆墙透绿"的模式,发展成为现代意义的开放式公园。现代城市公园已经舍弃了"大院"式的公园边界隔离要素,但仅限于简单地去除有形的边界,没有考虑城市公园边缘空间与周边街区的关系。本文将就此探讨城市公园边缘空间与周边用地在形态、文化、心理及城市绿道方面的融合,以期为新建或改建城市公园边缘空间的建设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化德县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背景的分析,得出现状公园绿地类型与数量明显不足、布局不够均匀、系统连贯性较差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依据"均匀分布、功能多样、以人为本、设施完善"的布局原则,在保护和利用好现有公园绿地的前提下提出"绿道+绿圈"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结构。通过分期规划,力求做到各类型公园绿地均匀分布,使公园绿地合理配置,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回顾和探讨了西方学术界有关城市建设的反思成果和城市发展理念,总结了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规划的新价值标准,即要倡导"小"规划,在城市中建造微小、便捷、无处不在的口袋公园,使其成为城市公园的良好补充。对城市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陇原传真     
<正>兰州:力争年内创建苦水玫瑰品牌示范区近年来,兰州市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强化品牌建设,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全国申报"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的共有263家,通过验收的只有62家,而兰州市的"兰州高原夏菜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全国百合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均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今年兰州市  相似文献   

9.
孙俊春 《甘肃农业》2009,(8):92-93,97
通过对雁滩公园的建设及管理的实践,对提高公园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如何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着重介绍了正确处理三个效益的关系,强化公园管理,加快公园建设采取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使用效率,查找公园绿地分布布局短板,基于公平理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与社区人群需求出发,利用分级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地均绿地服务水平、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及可达性指标,通过优化可达性评价模型,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淀区大尺度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充足;海淀区社区型游憩绿地供给有待提高;海淀区"三山五园"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绿地可达性。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增加社区级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及增加社区到达绿地空间的便捷性。实证研究表明,提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模式能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更新及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与功能定位是推动城市公园建设发展,优化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本研究选择天津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部分国家成功的城市公园分类体系的分析与借鉴,以及中国现行城市公园分类标准的回顾与探讨,针对天津市城市公园分级分类管理现状的不足,提出天津市城市公园分类方法,将城市公园划分为5种类型: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历史名园、主题公园、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12.
以三亚市白鹭公园为传统公园代表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三亚市传统理念下建成的城市公园在雨水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三亚"海绵城市"理念下建成的城市公园,提出加强场地渗透率、导向性传输雨水、过滤净化雨水径流、雨水收集储存再利用及雨水利用设计可视化等雨水利用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论述兰州市产业结构发展变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针对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发展对策,争取把兰州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公园与防灾公园的设计和建设特点入手,通过对大量的防灾公园设施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防灾公园的功能为参照,归纳防灾公园与普通公园进行改造结合的特征,探讨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的城市公园与防灾公园相结合的改造式规划设计模式。着重从公园改造面积参数标准、空间布局、设施以及植物种植等方面探讨在现有基础上将城市公园改造成防灾公园的具体方略,为我国城市普通公园规划改造防灾公园,提供理论支撑和设计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绿洲"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游憩空间,其不仅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城市文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植物是公园中重要的部分,对提升城市面貌、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公园植物造景的发展、公园植物造景的趋势以及对城市的作用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梁海英  马锦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49-7651,7684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户外休闲娱乐空间,城市公园中的公用设施是连接人与环境的功能性环境要素。选择南京市城市公园公用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南京市公园公用设施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公园公用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内的餐厅服务设施是当今社会讨论的焦点,但是对它的研究甚少。通过对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调查,分析了上海城市公园餐厅服务设施的选址及规模特征,并且定性、定量分析了餐厅服务设施选址及规模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规律性的结论:上海拥有158座城市公园,其中30个城市公园共有56个餐厅服务设施;餐厅服务设施选址与公园类型、公园周边用地性质以及公园的所属区位有关;餐厅服务设施规模与公园建筑占地面积存在线性回归的关系。这一结论对今后城市公园内餐厅服务设施的管理与设计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讨城市公园改造的主题设计理念,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自然资源、礼乐资源及深厚的文化资源,结合公园现状特征合理划分功能区块,营造以"城市自然音乐厅"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声景分析及GIS声景观图在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泰安市东湖公园和南湖公园的实地勘测与问卷调查,对两公园春季的声景现状和使用者对其声景的主观评价进行了调查,利用GIS系统初步建立了两公园声景的数据库和声景观图,并对公园的声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春季为例,城市公园的声景主要由自然声、人工声和机械声构成,其中自然声最受游客喜爱。公园声景的组成和特征受公园周边环境和游客使用情况影响较大,这主要是由城市公园的性质决定的。声景观图不仅能够全面有效地描述城市公园的声景,还可以作为分析公园声景的有效方法,为城市公园声景的记录和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