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祖荫 《蜜蜂杂志》2013,(12):I0006-I0007
2013年7月底8月初,笔者赴新疆参加中国养蜂学会学术交流会后,回黔途中,特地取道甘肃天水,了解该地中蜂饲养情况。天水是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的所在地,又是我国养蜂鼻祖姜岐的故乡,且甘肃的气候、蜜源,在我国西北中蜂产区,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此次到天水参访,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蜂历史悠久,不知谁为养蜂鼻祖?但翻阅古书,有记载的,首推西晋皇甫谧《高士传》中的姜岐,现简介于下:姜岐,又名子平,是今甘肃天水附近人。少年失父,同母、兄住,钻研《书经》、《易经》、《春秋》,安分守己,在天水、平凉一带很有名气。东汉延熹年间,有个籍贯皖北的桥元,在该地任太守,要姜氏去当官,姜假说有病不去,桥氏非常恼火,便命令督邮尹益去收姜氏,并说:如不从命,就赶快将其母出嫁,然后再杀姜本人。尹督邮对姜深表同情,并为姜说话。桥太守则发尹的脾气,且举杖打尹,尹接过手杖,同时进言道:“姜岐年轻时就重孝义,住简陋房屋,当地民众都认为  相似文献   

3.
养蜂与致富     
养蜂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一项传统养殖业,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更重要的是蜜蜂为农作物、经济林木授粉,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自古以来,我国就把养蜂与兴农、致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晋代皇甫谧的《商士传》中,就叙述了汉阳上邽(今甘肃天水)养蜂专家姜岐,举办养蜂培训班的情景:“教育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余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皆富甲梓里。”皇甫谧赞他“牧豸调蜂,天涯啸傲”。元代主管农业的司农司编写的《农桑辑要》一书,重点谈到  相似文献   

4.
山顶的蜂景     
<正>笔者以山顶的蜂景为题,和同仁们共同探讨小蜜蜂的大未来。我国漫长的养蜂历史,尤如美丽的画轴。随着画轴的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脚的蜂景,是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一路走来的脚印和开创的活力,神农尝百草,炎帝播五谷,姜岐捧百花,中华蜜蜂飞舞在山花林间,一切都显得古朴和谐。中蜂保持着原始物种的多样性,维持着生态平衡,与人类和谐相安,默默地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以来,甘肃省蜂业发展总体呈现"增速较快、总量跨越、效益提升、蜂农增收"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自2011年甘肃成立集团蜂业、实施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项目的实施和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以来以来,甘肃中蜂养殖产业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截至"十二五"末,全省中华蜜蜂30.65万群(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全省中蜂养蜂场达6 271个,中蜂养蜂重点分布在陇南、天水、庆阳、平凉、定西等地的38个县市。全省养蜂业产值年均在1.4亿~1.8亿元之间。  相似文献   

6.
西联蜂业     
《中国蜂业》2013,(7X):2-2
<正>天水西联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中华养蜂鼻祖姜歧故里——甘肃天水,是中国蜂产品行业龙头企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西联蜂业依托西北丰富的蜜源资源,立足于养蜂基地、蜜源基地建设,蜜蜂良种繁育、花粉类脂提取、蜂产品原料供应、精深加工、研发生产。企业资产4280万元,占地面积1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拥有研发、检测、培训、产品展示为一体的蜂业综合大楼,10万级GMP标准化车间,现代化蜂蜜浓缩、王浆冻干、花粉破壁、蜂胶提纯、制品生产线;自有蜂群千余箱,组建联合蜂场300余家。蜂蜜、蜂王浆、花粉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企业通过QS、HACCP、ISO9001认证。西联蜂业秉承"质量第一、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理念不断开拓,期待和您携手共创健康事业。  相似文献   

7.
西联蜂业     
《中国蜂业》2013,(21):2
天水西联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中华养蜂鼻祖姜歧故里——甘肃天水,是中国蜂产品行业龙头企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西联蜂业依托西北丰富的蜜源资源,立足于养蜂基地、蜜源基地建设,蜜蜂良种繁育、花粉类脂提取、蜂产品原料供应、精深加工、研发生产。企业资产4280万元,占地面积1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拥有研发、检测、培训、产品展示为一体的蜂业综合大楼,10万级GMP标准化车间,现代化蜂蜜浓缩、王浆冻干、花粉破壁、蜂胶提纯、制品生产线;自有蜂群千余箱,组建联合蜂场300余家。蜂蜜、蜂王浆、花粉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企业通过QS、HACCP、ISO9001认证。西联蜂业秉承"质量第一、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理念不断开拓,期待和您携手共创健康事业。  相似文献   

8.
田慧宇 《蜜蜂杂志》2014,(1):I0001-I0001
<正>2013年12月5日,在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举办蜜蜂养殖技术培训。此次培训由甘肃省养蜂研究所主办,天水汇涛蜂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蜜蜂良种繁育基地与蜂产业标准及实用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应用"的项目为载体,以天水汇涛蜂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土蜂养殖基地为依托,由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的专家负责授课。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清水县各乡镇的一线蜂农计96人。培训开始前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党委书记韩爱萍作了关于蜜蜂养殖技术培训重要性的讲话,李旭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25日,由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供销社和禄丰县杜鹃花养蜂专业合作社,共同举办中华蜜蜂饲养技术及行业技能职业培训,在勤丰镇政府文化服务中心隆重开班,培训会由勤丰镇科协秘书长顾卫明主持。此次培训时间1天,参加培训的人数为218人,其中蜂农202人,科协干事12人,养蜂爱好者4人。上午由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林尊诚主讲,首先为每位学员发放了《中华蜜蜂饲养管理》等学习资料,并以高超的养蜂经验和理论水平对中华蜜蜂的饲养管理和多箱体养蜂技术等做了重点培训解说,然后解答了蜂农提出的疑问,得到了蜂农和养蜂  相似文献   

10.
<正>经中国养蜂学会与台湾昆虫学会、台湾养蜂协会共同商定,"海峡两岸第八届蜜蜂与蜂产品研讨会"将于今年8月在甘肃天水召开,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炳福 《蜜蜂杂志》2011,31(10):20-21
2011年《蜜蜂杂志》第7期刊登了《正眼看中蜂传统饲养法》一文,我拜读多遍,久久无法平静。文中谈到:东汉时期,蜜蜂规模化饲养的创始人姜岐,“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如果有意养蜂,养百十群全年也不必费一个管理工,挖洞,诱蜂,剩下就是“坐享其成”取蜜一件事了;  相似文献   

12.
<正>2月19日,由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主办、秭归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秭归县植物保护站和百叶养蜂合作社、水田坝乡农技服务中心承办的"蜜蜂为柑橘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三峡库区的秭归县水田坝乡王家桥村举行。百叶养蜂合作社饲养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的农户共5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由中国养蜂学会主办,陕西老蜂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水西联蜂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养蜂研究所、武汉葆春蜂王浆有限责任公司、《蜜蜂杂志》社承办的"海峡两岸第八届蜜  相似文献   

14.
《蜜蜂杂志》2021,41(7)
正"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取多种收益"。这是朱德同志于1960年2月20日为我国养蜂业提出的响亮的号召,也是党中央对养蜂业的鼓励和支持。《蜜蜂杂志》和《中国养蜂》等养蜂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给全国养蜂界提供了科学技术指导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宁乡市蜜源丰富,山区里中华蜜蜂分布很广。20世纪60年代,宁乡山区几位青年,  相似文献   

15.
<正>一直以来,养蜂界认为中华蜜蜂的扇风方式是头朝外向蜂箱内扇风,为"鼓风式";而意大利蜜蜂头朝内向蜂箱外扇风,为"抽风式"。但我在2013年8月份的一次下乡调查蜂农养蜂情况时有了新的发现:一群中华蜜蜂正在用"抽风式"进行扇风。此蜂群共有9足框中蜂,可放11个巢框,并已上继箱。相比"鼓风式","抽风式"能表现出更高效的排湿降温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养蜂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也是收益最大的副业之一。解放后曲于党的重视与关怀,我省的养蜂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了总结群众养蜂经验,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养蜂工作进一步的开展,我们选择了蜂业发达且群众富有养蜂习惯的天水地区,作为这次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农林厅为了积极发展和建立养蜂基地,决定在定西、平凉、天水、张掖专署、临夏自治州等地各筹建种蜂场一所。其任务是:培育优良峰种,培训技术人员,以适应全省发展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养蜂学会讯]由中国养蜂学会海峡两岸蜂业交流部主办,陕西老蜂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水西联蜂业有限公司、甘肃省养蜂研究所、武  相似文献   

19.
解景戎先生 1 91 1年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柿树乡 ,2 0 0 2年元月 8日逝世于合肥 ,享年 93岁。从 2 0世纪 3 0年代解景戎先生就开始从事中华蜜蜂的研究 ,进行了长期观察、试验和大量测定 ,毕生致力于养蜂事业 ,是我国中华蜜蜂的早期研究者之一 ,为养蜂事业特别是中华蜜蜂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景戎先生 1 93 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早在1 92 8年上海求学期间阅读了大量养蜂书刊 ,对蜜蜂产生浓厚兴趣 ,1 93 0年开始学习养蜂 ,1 93 4年大学毕业后正式养蜂 ,1 93 5年开始引进意大利蜜蜂并且中、意蜂兼养 ,从事养蜂的同时 ,积极开展养蜂研究。 1…  相似文献   

20.
<正>这里地处祖国的西南,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还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作为养蜂专业技术工作者,我们的足迹曾经遍布祖国的各个省区,但是我们还是第一次来到西藏。5年前的2010年,在甘肃天水举办海峡两岸第八届蜂业交流时,内地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全部养蜂工作者代表与台湾的同行欢聚一堂,西藏代表首次参加全国的大型养蜂活动。这次终于有了时间,我们来到了西藏,全面了解西藏养蜂业从零开始,到初具规模的突破,在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