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桐农间作 值得推广唐光旭,黄世贤,李燕山(江西省林科院,南昌,330000)(江西安福县谷源山林场)近几年安福县彭坊乡油桐获得了大幅增产,同时油桐的栽培也有了新的突破。一、是以桐为主的桐农间作,即在点播油桐的同时全面垦复,种上经营粗放的花生、生姜、生...  相似文献   

2.
万县地区属我国油桐的中心栽培区,种桐历史悠久.从经营方式来看,以桐农间作(或混作)为主,次为四旁零星种植和荒山营造的纯林或混交林.根据41个油桐低产林改造试验示范乡1982年资源调查的结果,桐农间作的占61.94%,纯林占21.54%,零星种植仅16.52%,桐农间作是我区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在这一生产体系中,桐农间作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地位,但就目前大多数而言,则主要偏重于粮,油桐处附属地位,这是油桐单产不高的一个原因.为了探讨在这一生产体系中两者兼顾的问题,我们对桐粮两者在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并对桐粮间作地中桐树的合理配置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油桐经营类型是一定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经营习惯的产物,它不仅反应油桐林分一定的结构类型,也反应一定的生产力和经营成本,在油桐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进行油桐经营类型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类型的特点,形成因素、经营效益,生产中的利弊、使用条件等。 我省油桐经营类型有桐农间作;纯林;杉桐,茶桐混交;零星种植四种,此次着重调查  相似文献   

4.
陕南是中国油桐第四大产区,栽培面积一直居全国前列。针对该区因经营管理技术而造成的桐子和桐油产量较低且难以提高问题,从选种造林、树体培养与管理、桐农间作、林地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提出陕南油桐丰产经营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5.
据贵州省林业厅1981年的统计,全油桐衰老林(26年生以上)42万亩,占全省油桐总面积10%左右,产量亦占10%左右。如何作好老林更新,乃是我省油桐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之一。据有关资料报导,目前油桐更新有预植更新(在黔东北、黔北桐农长期间作区多采用)、截枝更新(在湖南湘西采用)等方式,至于伐桩更新虽有报导,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全国油桐的中心产区,各地均有栽培油桐的习惯,总面积为500万亩。其中75%栽培于田边地角或桐农混种,还有数目较多的零星栽植。我省常年产桐籽6,000万斤,而来自纯林经营的产量不足10%。油桐良种及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是油桐丰产、稳产的两大措施,而桐农混种和零星栽培的  相似文献   

7.
湖北十堰地区典型样地油桐生长情况调研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实地调查了湖北鄂西北十堰地区油桐生长情况,提出在油桐造林园地选择时,土层厚度须在50cm以上,且提倡桐农、桐茶等间作,这样既改善桐林树体营养,又能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同时提出要保证桐林最大效益,必须加强病虫害等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低效油桐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将低效油桐林经营类型划分为纯林经营和桐农间种两大类型,又将桐农间种类型划分为油桐-高秆农作物、油桐-矮秆农作物、油桐-藤蔓农作物三个亚类型。对低效油桐林经营类型要综合应用,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两种不同立地条件的茶园开展间种油桐试验,比较不同间种密度对茶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索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桐—茶叶复合经营模式的优化途径,提升茶叶生产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无论在低山区还是在丘岗区,桐茶间作的经济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油桐在茶园适宜的间作密度为210~280株/hm2,经济效益可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1982—1988年,在山阳县对498亩现有桐林实施综合抚育管理措施,做法是: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修筑石坎条田,改善林地条件;引用油桐良种,提高遗传品质;砍劣留优,改良桐林结构;垦复抚育结合桐农间作,充分发挥桐林的生产力。经综合抚育管理后,亩产  相似文献   

11.
葡萄桐,是我州泸溪县广大贫下中农在长期经营油桐生产中,经过长期的株选(选生长旺盛、树冠发达、年年丰产,抗害力强、10年生左右的单株)、枝选(丛生性强的、一结果枝在15个以上的)、果选(大而圆、皮薄而光滑、果实短而无病虫害的),而精心选育出来的油桐优良品种。现将其特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所泸县玉蝉试验站内,栽植有1964年由省外及省内主要产桐区引种的对年桐、柿并桐等20个品种共485株,花期一般均在3月下旬;站内千年桐(Aleuritesmontanawils)的花期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因之,油桐不同品种间的天然杂交机遇率较大,而油桐与千年桐的种间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65年在四川万县市召开的全国油桐品种现场讨论会提出的油桐(Vernicia fordii)品种分类的试行标准,我们把油桐划分为"叶里藏""五爪桐""满天星""股爪青""葫芦桐""桃形桐""单吊桐""野桐"8个地方品种,并对其主要特征、经济性状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桐药间作对土壤化学特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桐药间作(油桐+玉竹、油桐+黄精、油桐+桔梗、油桐+麦冬、油桐+石蒜)对土壤化学特征影响,采取了测定不同时期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的方法。结果表明:各套种药材对土壤化学特征有显著影响,而套种药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套种黄精和桔梗会使土壤氮、磷含量显著增加,最高达62.83%和111.80%;套种麦冬和石蒜会使土壤氮、磷、钾含量都显著降低;套种桔梗、黄精和玉竹会使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最高达148.37%;土壤pH值均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油桐种籽油脂合成及其在品种类型上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桐种籽成熟过程中,种籽的含油量和水分含量是负相关。水分的亏缺,严重影响了油脂合成。从 8月 25日至 9月 15日含油量上升23.8%,而含水量下降24.55%,桐酸含量也上升,与此同时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的含量下降。桐酸在总脂肪酸含量中占79.42%。脂肪酸的累积、转化最活跃时期在8月份和9月上旬,这时期油桐栽培水分供应是至关重要的。 油桐不同种和品种(类型)脂肪酸组成有明显差异,以桐酸变化幅度最大,差值达16.06%。在这些样品中,桐酸含量超过76%的有15份,均为三年桐,其中少花单生果品种(类型)占12份,千年桐桐酸含量均不到70%。从油质来说,三年桐优于千年桐。在三年桐中少花单生果品种(类型)具有桐酸含量高,亚油酸、油酸含量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对鲁西南农桐间作主要模式桐—粮、桐—粮—棉、桐—粮—菜、桐—粮—棉—菜、桐—果—粮—菜、桐—果—粮—菜—药间作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优化结构模式为:南北行,株行距5m×40m或5m×50m,桐—粮—菜—药、桐—粮—棉—菜—药间作。并就进一步完善优化结构模式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油桐的主要种类和分布油桐原产我国.现在世界各国栽培的油桐,绝大多数从我国引种.我国秦岭、桐柏山以南直至海南岛都有分布.目前以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产量较多,广西、陕西、江西、浙江、台湾、安徽、河南、福建、广东等省(区)也是主要栽培地区.种类有三年桐(又称光桐)和千年桐(又称皱桐)两种.由于栽培历史悠久,在劳动人民长期栽培和选育下,形成了不少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三年桐、千年桐感染枯萎病病原菌后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枯萎病是油桐毁灭性病害。中国广泛种植的油桐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易感枯萎病,千年桐抗枯萎病。为探讨三年桐与千年桐在枯萎病应答过程中的差异,在对油桐枯萎病灾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探讨三年桐、千年桐接种枯萎病病原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油桐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接种试验显示千年桐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SOD、POD、CAT较三年桐均呈现较高活性,在接种后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升高并维持高活性,MDA含量变化不明显;三年桐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先降低再升高,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千年桐作为抗病种,其抗病性可能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SOD、POD、CAT活性有关,并且和病原菌感染后酶活上升有关;三年桐为易感病种,接种后SOD、POD、CAT活性有变化,但仍不能抵御病原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油桐初考     
油桐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经济树种,属大戟科、油桐属(Aleurites)的一种落叶乔木。我国特有的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和千年桐(A.montans Wils.),含油量高,油质特佳,素负盛名。 我国油桐分布广,在北纬19°—33°45′,东经98°—122°的亚热带地域的十五省(区),以及甘、鲁二省以南数县,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内都有分布。但以川、黔、湘、鄂四省毗连地带为三年桐的中心栽培区域。千年桐多在华南各省(区)栽培。  相似文献   

20.
对鲁西南农桐间作主要模式桐-粮,桐-粮-棉,桐-粮-菜,桐-粮-棉-菜,桐-果- 粮-菜,桐-果-粮-菜-药间作等北行,株行距5m×40m或50m,桐-粮-菜-菜-药,桐-粮-棉-菜-药间作。并就进一步完善优化结构模式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