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加盐对凉粉草胶溶液的耐盐性和分子链刚性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盐环境下贮藏和加工凉粉草胶必须了解其多糖分子对盐的敏感性,该文绘制了凉粉草胶多糖在不同离子强度NaCl、KCl、MgCl2和CaCl2溶液中的Huggins'图,分别计算其分子链在这4种离子溶液中的耐盐度S、链刚性度B等值,结果发现:凉粉草胶多糖在4种离子溶液中,其耐盐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Na+>Mg++>Ca++,其分子链的构象在4种离子溶液中由柔到刚的顺序为:K+>Na+>Mg++>Ca++,这说明凉粉草胶多糖适合在KCl溶液中贮藏和加工。与其他多糖分子链在NaCl溶液中的B值比较后发现,凉粉草胶多糖的分子链构象较海藻酸钠要刚,较黄原胶要柔,这说明凉粉草胶比黄原胶更适合在NaCl溶液中贮藏和加工。  相似文献   

2.
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植株自由选择法和叶碟法研究了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及同一寄主不同部位叶片的选择性。结果表明, 西花蓟马成虫对7 种不同蔬菜寄主的选择趋性为西葫芦>茄子砧木>黄瓜>茄子>菜豆>辣椒>番茄,产卵选择性为西葫芦>茄子>菜豆>黄瓜>辣椒>茄子砧木=番茄。西花蓟马喜欢在辣椒、茄子和西葫芦相对幼嫩的上中部叶片产卵, 喜欢在番茄叶片中下部成熟叶片产卵, 而其在菜豆中部叶片的产卵量明显高于上部嫩叶和下部老叶。西花蓟马成虫在辣椒、茄子和菜豆上倾向于在嫩叶取食, 在番茄上喜欢在中下部叶片取食, 在西葫芦的中部叶片发现较多的西花蓟马成虫。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对铜、镉离子的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次平衡法对Cu2+、Cd2+在城市及城郊农田、林地、草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Cu2+、Cd2+在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Cu2+、Cd2+在农田土壤上的吸附量均高于林地和草地土壤。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lich两种等温吸附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 3种土壤对Cu2+的吸附过程运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好, 而对Cd2+的吸附过程运用Freunlich方程拟合效果更好。Cu2+在3种土壤的解吸量大小顺序为农田>林地>草地, Cd2+在3种土壤的解吸量大小顺序为农田>草地>林地。两种离子在3种土壤中的动态吸附是个快速反应的过程, 随时间延长, 吸附反应趋于平衡。运用双常数函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重金属在土壤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Cu2+、Cd2+的吸附与土壤黏粒含量、有机质含量、CEC和pH均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连日来,新水土保持法宣传以铺天盖地之势在江西龙南大地展开:水保宣传标语、县领导贯彻新法电视讲话和贯彻新法的新闻等在龙南电视台滚动播放;新法宣传车在县城大街小巷、乡村集镇不停穿梭;新法宣传横幅标语在交通要道、在街道、在村口、在厂矿……密集悬挂;新法律宣传咨询在各乡镇集日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回答人们的询问,忙得不亦乐乎;在武当镇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地区玉米的水肥空间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半干旱地区的杨凌,通过对大田夏玉米在拔节期和抽雄期进行灌溉水和氮肥的不同数量和空间耦合处理,研究了不同耦合方式对玉米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其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灌水量为1125m3/hm2和600m3/hm2的水平下,均匀施肥交替灌水、水肥同区交替灌水、水肥异区交替灌水3种水肥空间耦合方式的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玉米全生育期灌水量从2250m3/hm2下降到600m3/hm2,玉米产量下降幅度小于15.26%;在相同灌水量下,水肥异区交替灌水和水肥同区交替灌水的根系活力、光合速率、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较高;在试验范围内,灌水量越高,水分利用效率越低。以上结果表明,在杨凌地区夏玉米生产中仍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在试验条件下,每次灌水562.5m3/hm2,水肥异区交替灌水和水肥同区交替灌水处理是较好的水肥空间耦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农田氮素养分收支平衡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该文基于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图形数据以及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的数据,详细研究了中国2000多个县域单元农田氮素养分的收支平衡状况,并将研究结果利用GIS技术进行了空间表达。研究发现,中国农田氮素投入总量为34.22×106 t,农田氮素支出总量为31.57×106 t,农田氮素处于盈余状态,盈余总量为2.65×106 t;在县域层面上,农田氮素处于亏缺的县域单元数占全部县域单元数的37.68%,其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3.10%,农田氮素处于盈余的县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耕地面积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亏缺的县域单元离散分布在几乎全国的每个省份;在全国层面上,化学氮肥、有机氮肥、生物固氮、其他来源的氮素养分投入分别占全部氮素投入的76.54%、16.26%、3.10%、4.09%,化学氮肥在所有氮肥总投入中占有绝对优势;人畜粪尿是有机氮肥投入的主要来源;全国农田氮素生物产出总量为19.87×106 t,占农田氮素总支出的比重为62.85%,在省域水平上,黑龙江省农田氮素生物产出占全部氮素生物产出的比例最高,达85%。  相似文献   

7.
恶臭假单胞菌P861(Gus)在油菜根部定殖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Gus 基因标记技术和常规方法跟踪考察了恶臭假单胞菌P861(Gus) 在缩影系统油菜根圈的定殖情况,以及缩影系统内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对根部定殖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分别为60% FC和75% FC时,P861(Gus) 在砂姜黑土中的定殖水平高于50% FC的,不但能散布至种子下8cm 以内的根段部位,且定殖水平分别为7.5×102和2.8×103cfu·g-1。在灰潮土缩影中,P861(Gus) 在油菜根圈的定殖动态表现为在油菜播种后3 ~6 天,定殖密度可达最高水平(5.5×106cfu·g-1) ,然后急速下降,最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7.6×102cfu·g-1) 。P861(Gus) 在不同根段部位的定殖密度并无从上到下逐渐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措施对华大麦6号产量和净收益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华大麦6号,本试验以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为基本数学模型,重点研究华中地区种植密度、有机肥、氮、磷、钾肥用量等因素对华大麦6号产量、粒重和净收益的综合效应。对模型解析发现,在供试条件下密度、有机肥、氮、磷、钾肥单因子对产量绝对贡献顺序为氮肥>有机肥>磷肥>密度>钾肥;对千粒重的绝对贡献顺序为磷肥>钾肥>有机肥>密度>氮肥;对净收益的贡献顺序为有机肥>氮肥>磷肥>密度>钾肥。计算机模拟寻优表明,密度在199.8~213.9万株hm-2,有机肥在17428.5~20330.1kghm-2,氮肥在202.4~228.3kghm-2,磷肥在73.3~86.0kghm-2,钾肥在66.2~82.8kghm-2。时,大麦的产量在4800kghm-2以上,千粒重>42g,净收益达5500元hm-2。因此,这些栽培措施的组合可以作为推荐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陕西(土娄)土中硝态氮运移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深度的渗漏池研究了陕西(土娄)土中NO3-N运移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O3-N淋失量与土壤深度呈指数曲线关系,与施N量呈线性相关;NO3-N淋移深度随地而接水量(降水量加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大部分都集中在0~60cm,含量高峰一般出现在20~40cm;不同施N方法对NO3-N的淋失和在土壤中的积累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甘蔗收获机两段式螺旋捡拾机构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提高丘陵地带和坡地倒伏甘蔗的扶起率,该文提出了两段式螺旋捡拾机构设想,应用计算机建立了两段式螺旋扶起机构虚拟模型,进行了虚拟试验,确定了捡拾段的结构,建立了两段式螺旋捡拾机构接触点的运动方程、接触点的速度方程和甘蔗被扶起的运动条件,样机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甘蔗倒伏状态角在小于30°的顺倒伏状况下扶起率为20%,在30°~60°状况下为90%;甘蔗在侧倒伏状况下扶起成功率为100%;甘蔗在90°~120°的逆倒伏状况下扶起率为50%,在120°~150°的状况下仅为10%,在150°~180°逆倒伏状况下扶起率为0。  相似文献   

11.
降雨和植被因子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进一步明确降雨和植被因子在土壤侵蚀过程中的作用,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和生态工程的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气候数据、Landsat遥感影像和DEM数据,通过设置“自然状态”、“降雨因子(降雨侵蚀力R)固定—植被因子(植被覆盖管理因子C)变化”和“C固定-R变化”3种情景,利用修正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分析2000—2018年延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动态,并定量评估降雨和植被因子对土壤侵蚀的相对贡献。[结果] ①在自然状态和R固定-C变化的情况下,2000—2018年延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C固定-R变化的情况下,土壤侵蚀模数呈现上升的趋势;②2000—2018年,在自然状态和R固定-C变化的情景中,延河流域强烈、极强烈和剧烈土壤侵蚀的面积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分布在延河的中、下游地区;③在2000—2018年,植被因子有效地抑制了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加,其正向贡献率为77.20%,而降雨因子则对控制土壤侵蚀起负作用,贡献率为22.80%。[结论] 植被因子是延河流域土壤侵蚀量下降的主导和控制因子,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强度仍较高,未来应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植被资源。  相似文献   

12.
螺旋通道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农业工程领域,为了进一步提升螺旋通道的传热性能,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带纵向肋的矩形截面波纹螺旋通道,数值研究了波纹数和纵向肋几何参数对通道内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波纹螺旋通道的波纹数,使得通道在层流状态下产生了多涡结构,增加了通道的综合换热性能。在雷诺数Re=750,波纹数n=18 时,相比于光滑螺旋通道,波纹螺旋通道内综合换热评价指标最高增加了 27.66%。在此基础上,在通道内增加纵向肋,通过数值模拟观察到纵向肋诱导产生了纵向涡。在纵向肋高度h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纵向肋宽度w的增加,通道的综合换热评价指标存在最大值。当Re=250,肋宽w为1/3通道宽度,肋高h为1/16通道高度时,相比于波纹螺旋通道,纵向肋波纹螺旋通道的综合换热评价指标最高为1.157。在纵向肋宽度w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纵向肋高度使通道的综合换热评价指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纵向肋波纹螺旋通道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是较大尺度应用USLE/RUSLE进行土壤侵蚀评价研究的必要内容。基于降雨量和降雨时间建立月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并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进行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随着自变量中降雨量和降雨时间表示方式的改变,模型的拟合优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不同因变量而言,以ΣEI30(或lg(ΣEI30))和以ΣEI10(或lg(ΣEI10))为因变量的模型拟合优度在整体上比较接近甚至相同,而以ΣE60I10(或lg(ΣE60I10))为因变量的模型拟合优度在整体上略低;就尺度效应而言,在时间尺度上,整个汛期的模型拟合优度低于1个月份或多个月份模型的拟合优度,在空间尺度上,区域模型中的拟合优度低于至少1个流域的模型拟合优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以ΣEI30为因变量的月降雨侵蚀力公式对该区域进行土壤侵蚀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质吸力是引起土体中水分迁移的驱动力,对探究土体中水盐迁移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由温度变化诱发的盐渍土孔隙溶液相变对土体基质吸力的影响,用pF meter测试了不同NaCl和Na2SO4比例的盐渍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基质吸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盐相变发生前,盐渍土基质吸力随温度的降低呈线性增加;而当降温过程中有水盐相变发生时,土体基质吸力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会发生明显突变。NaCl和Na2SO4对土体水盐相变规律影响不同,使得含不同比例NaCl和Na2SO4的复合盐渍土基质吸力呈现较大的区别。2%NaCl+4%Na2SO4的盐渍土在19和-9 ℃附近发生盐结晶相变和二次相变,而4%NaCl+2%Na2SO4的盐渍土两次相变分别发生在11和-16 ℃附近。水盐相变导致土体液态含水率明显降低,进而引起复合盐渍土基质吸力在两个相变阶段均有明显增加。NaCl抑制土体中液态水发生冰水相变,Na2SO4容易在正温结晶,故Na2SO4主要影响土体正温时的盐结晶规律,NaCl则主要影响土体在负温条件下的冰晶产生规律;二者比例不同造成土体盐结晶温度和二次相变温度有明显差异,使得复合盐渍土的水盐相变规律更加复杂,其基质吸力随温度的变化更加难以预测。此外,该研究进一步探究了冰、盐结晶量对基质吸力变化的贡献,为深入理解盐渍土的相变过程和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期施肥对塿土硝态氮分布、累积和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 1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制度下 ,有机 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剖面NO3-N的分布累积和阶段性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剖面中NO3-N的总量与氮肥施用量直接相关 ,而作物对化肥氮的利用率与施肥量呈相反趋势。低氮处理 (75kg/hm2)及其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NO3-N主要累积在 0~100cm土层内 ;高氮处理 (120kg/km2)及其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NO3-N在剖面出现 2个累积峰 ,且在400cm土层处NO3-N的含量接近或超过 10mg/kg。适宜的氮肥用量、施用有机肥及合理的有机 无机肥料配比是减少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和淋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1hm2天然次生林样地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内的主要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雾灵山天然次生林单种格局在较大尺度范围内都呈显著的集群分布,个别种群在尺度r<3m和r>48 m时,呈随机分布;2)主要种群分布格局在0~50m尺度范围内,均达到了最大聚集强度,不同种群出现最大聚集强度和最大聚集规模的空间尺度差异较大,聚集强度大小顺序为蒙椴>黑桦>山杨>白桦,单种格局的最大聚集规模顺序为山杨>蒙椴>黑桦>白桦;3)树种之间存在着种间关联,负关联种对比率较大,树种间竞争激烈,群落组成和结构不稳定,处于植被演替的初期向演替中期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柑桔根系对缺铁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在缺铁条件下,幼苗根系分泌H+和还原Fe3+的能力增加,与植株吸收铁素营养的能力相一致。摘除缺铁失绿的新叶和顶芽,抑制根系分泌H+和Fe3+还原物;但随着新叶的重新长出,根系分泌H+和Fe3+还原物的速率逐渐提高。说明缺铁失绿的组织能调控根系分泌H+和Fe3+还原物。在营养液中加入0.1nmol/L生长素(IAA),能解除因缺少失绿组织对根系分泌H~+产生的抑制作用。此外,在缺铁条件下,吸铁能力较强的酸橙根尖发生膨胀,有利于铁的接触吸收。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7—2019年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生长季(4—10月)的茎干水、叶片水和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及同期环境因子数据,并结合2019—2021年樟树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分析了日间樟树植物水同位素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樟树在生长季和不同环境条件下吸水深度的变化特征,旨在加深对樟树自身水分利用特征的了解。结果表明:在晴日,樟树蒸腾速率与叶片水δ18O的值在日间高于夜间,茎干水δ18O的值在日间低于夜间。蒸腾速率与叶片水δ18O之间的时滞在8月晴日较5月晴日大,平均时滞为2.32 h。在5月晴日,叶片水δ18O和茎干水δ18O与温度、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及蒸腾之间均呈二次函数关系;在8月晴日,叶片水δ18O与温度、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及蒸腾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但茎干水δ18O与上述影响因子之间无明显的函数关系。樟树的吸水深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生长季初期(4—5月)樟树吸水层位单一,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在生长季中期(6—8月)和后期(9—10月),樟树有2个吸水层位:在中期利用中层和深层土壤水,在后期利用浅层和深层土壤水。樟树的吸水深度和蒸腾还受到生境的影响。季节性干旱期间,随着干旱的持续,蒸腾日变化曲线的宽度逐渐变窄,蒸腾耗水量相应减小;受环境变化和自身生理特性的影响,樟树的吸水深度逐渐由浅变深再变浅。与降水前相比,降水后樟树的蒸腾作用增强,吸水深度上升,吸水土层变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方法采集数据,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以丰富度指数D2、Simpsom指数D1、Shannon-Wiener指数H′、Sheldon均匀度指数JSW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为测度指数,研究了崀山丹霞地貌14个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相似生境中,随着群落演替至亚顶极阶段,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顶极群落中,生境变优,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增加,而乔木层无明显变化规律;2)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除一般常见的变化模式外,还出现一种双峰曲线模式;3)H′较D1,E较JSW具有较高的敏感度。D1与H′在描述群落乔、灌、草,H′与E、D1与E、JSW与E在描述乔木,JSW与E在描述草本之间物种生物多样性上有相似的作用。表明:丹霞地貌中海拔、生境和演替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H′、D1JSW与E能单独表达丹霞地貌群落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供镉浓度(0﹑5﹑20和100 µmol/L)和处理时间(12﹑24﹑48﹑96、168 h)对植株体内钙调蛋白(CaM)含量及生物膜上的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可溶性Ca2+含量在镉胁迫后较不加镉处理增加,镉处理在叶和根中分别在48和24 h后达最高,然后随镉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步下降;同时镉诱导了植株CaM的合成,其含量随镉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逐步增加,但20 µmol/L和100 µmol/L镉处理在168 h后有所下降;与不加镉处理相比,镉胁迫导致植株生物膜上的Ca2+-ATPase活性迅速升高,但随镉处理浓度提高和时间延长,镉胁迫植株的Ca2+-ATPase活性在48 h(质膜、液泡膜和内质网膜)和24 h(线粒体膜)后逐步降低。各膜上的Ca2+-ATPase活性依次为质膜> 液泡膜> 内质网膜> 线粒体膜,且同一微囊膜,根中的活性大于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