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定植密度.日光温室吊蔓栽培,每667平方米定植1800~2200株,宽行距90厘米,窄行距60厘米,株距40~45厘米.大棚爬地栽培,双蔓整枝,定植1000~1200株,株距50~55厘米;三蔓整枝,定植800~1000株,株距55~65厘米. (3)定植方法.日光温室吊蔓栽培,选择晴天上午定植.在距垄基20厘米处的宽垄两侧开沟,形成60厘米窄行距和90厘米宽行距.并在沟内灌水,水下渗后排苗,培土封沟,刮平垄台,用1.5米幅宽的地膜覆盖,把苗引到膜外.  相似文献   

2.
一、技术指标 1.目标产量 667米^2产量1100~1200千克。 2.株行配置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平均行距45~48厘米(膜上行距35厘米,膜间距55~60厘米),株距22~24厘米。  相似文献   

3.
香椿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地块选择及栽植密度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为提高产量,菜用香椿常密植栽培.定植密度为行距1~1.5米,株距30~40厘米;也有的采用宽窄行配置,大行距1~1.5米,小行距O.8~1.O米,株距50厘米左右,便于管理和采收.  相似文献   

4.
1.密度和播期麦棉套种采取5~6:1式,预留棉行70厘米.标杂A1是1.5~1.7米等行距栽植,株距28~33厘米,667平方米1200~1500株.麦棉套种在4月10~15日育苗,5月上旬移栽.  相似文献   

5.
1栽植方式山坡地堰多采用单行带状或多行带状栽植,株距30-40厘米,行距20-30厘米。平原水浇地块多采用穴栽,行距2-2.5米,株距1~1.5米,栽植穴深、宽、长各0.5米。每穴施入有机肥30千克。株行距还可视地力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6.
一、地块选择及栽植密度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为提高产量,菜用香椿常密植栽培。定植密度为行距1~1.5米,株距30~40厘米:也有的采用宽窄行配置,大行距1~1.5米,小行距0.8~1米,株距50厘米左右,便于管理和采收。  相似文献   

7.
一、栽前准备选择不宜积水地块建桃园,株行距为1米×2米,挖通槽宽50厘米深70厘米,放入农家肥及农作物秸秆草类覆盖,每667平方米300株以上。二、生长期毛桃及油桃管理1.定植第2年在主枝50厘米以上,自由分布细长结果枝(不留主枝)上下结果枝粗细控制在0.6厘米左右为佳。结果后枝长  相似文献   

8.
一、秋辣椒与糯玉米、生菜种植模式 该模式亩产秋延后辣椒2000千克,鲜食春糯玉米棒1200千克,夏生菜1500千克,亩产值13000元,纯收入9000元左右.秋辣椒通常8月上中旬播种育苗,9月上旬采用宽窄行起垄栽植,宽行距50厘米,窄行距30厘米、株距25 ~ 30厘米,亩栽4000株左右,元旦至春节上市.糯玉米2月底制钵育苗,3月下旬移栽,6月上中旬采收鲜穗;5月下旬结球生菜播种育苗,6月底移栽,株行距25厘米×33厘米,亩栽8000株左右,8月中下旬采收.通常畦宽7米,另加墒沟,钢架大棚跨度6米,中央走道宽4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9.
1. 选 地 选择 土 质 肥 沃 、疏松、排灌方便、不积水的地块。与其他普通玉米田相隔200 米以上,或 采 用 时 间 隔离,避免异类型玉米串粉导致品质下降。 2. 种 地 播膜 育 苗 可 在 3月下旬播种,大田直播在4 月初至5月底。由于甜玉米 种 子 干 瘪 ,要特别注意播种质量。田要耙平,土要整细,春播深度1.7~3.3厘米 ,种植密度 每667平方米3500~4200株, 行距60厘米, 株距20~30厘米。2.4米开厢,每厢4行。播种时要施足底 肥,饼肥40~50千克,磷肥40~50千 克 ,钾 肥10~15千 克 ,或者 氮磷钾复合肥50~60 千克。 3.苗期管理 2叶期间苗,3…  相似文献   

10.
1.选地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不积水的地块。与其他普通玉米田相隔200米以上,或采用时间隔离,避免异类型玉米串粉导致品质下降。2.播种地膜育苗可在3月下旬播种,大田直播在4月初至5月底。由于甜玉米种子干瘪,要特别注意播种质量。田要耙平,土要整细,春播深度1.7~3.3厘米,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42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20~30厘米。2.4米开厢,每厢4行。播种时要施足底肥,饼肥40~50千克,磷肥40~50千克,钾肥10~15千克,或者氮磷钾复合肥50~60千克。3.苗期管理2叶期间苗,3叶期定苗中耕、追苗肥,每667平方米追尿素5~10千克。拔…  相似文献   

11.
麦盖提县从90年代初推行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以来,一直采用(60+40)厘米×(12.5~13.5)厘米的株行距,理论株数为9877~10667株/667米2.1995~1996年示范推广宽膜植棉后,改变株行距为(60+32)厘米×(12.5~13.5)厘米,理论株数提高到10735~11594株/667米2,但全县单产没有大的突破.2000~2001年高密度试验示范,2002年起采用(60+32)厘米×(9.5~10)厘米的密植模式,理论株数提高到1.4~1.5万株/667米2,棉花生产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正>1栽植方式山坡地堰多采用单行带状或多行带状栽植,株距30~40厘米,行距20~30厘米。平原水浇地块多采用穴栽,行距2~2.5米,株距1~1.5  相似文献   

13.
新单22玉米新品种新单2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育成,具备亩产吨粮的潜能,一般667平方米产700公斤。但必须采用最佳的种植方式与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获取高产。1.早播新单22在河南省夏播生育期为100~105天。豫北地区最佳播期应于6月10日前结束,豫东、南地区最佳播期不得晚于6月15日。2.种植方式与密度高产攻关田及超高产地块应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平均行距66.7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667平方米4000~5000株。高产田行距66.7厘米,株距26.6~30厘米,每667平方米3500株左右。中低产田行距66.7厘米,株距30~30厘米,每667平方米3000~3500株。…  相似文献   

14.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地块与良种的选择种植玉米要选择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较高、渗水、保水性能好的地块。品质宜选用熟期适当、高秆、矮秆、抗倒伏的紧凑型优良杂交种。如掖单13号、西玉3号、农大108等。2种植密度及方式株型紧凑、矮秆、群体通风透光性好、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可适当密些,一般每667平方米4500~6000株。植株高大、叶片平展、群体透光性差的玉米品种应稀植,每667平方米植3500~4000株。种植方式有:等行距单株留苗,一般行距50~65厘米,株距20~30厘米;等行距双株留苗,一般行距60~75厘米,株距35~60厘米;宽窄行播种,宽行距70~75厘…  相似文献   

15.
<正> 棉花、天鹰椒间作,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0.067公顷平均产天鹰椒205.1公斤、皮棉57.2公斤,间作田效益是平播田的1.42倍。 间作形式采用2.35米一带,大小行种植。大行190厘米种4行天鹰椒,行距33厘米,株距20厘米(双株),每0.067公顷5698穴。小行距45厘米,种2垄棉花,株距25厘米,每0.067公顷2279株。棉花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我连种植棉花6 812亩,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行距配置方式对产量进行对比.其中3401亩是采用3膜12行,平均行距43.3厘米,株距12厘米,666.7米2理论株数12 831株;另外3 411亩采用3膜18行的配置方式,行距20厘米+20厘米+50厘米+20厘米+20厘米+65厘米,平均行距31.6厘米,株距12厘米,666.7米2理论株数17 581株.  相似文献   

17.
1 种植方式 1.1 在1.1米宽的大垄内种4行大蒜,行距13厘米,株距10~12厘米,每亩栽种26 6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一穴多株膜下滴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一穴多株膜下滴灌技术是进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株行距40厘米x90厘米模式栽培,1穴3-4株,667米2株数6500株左右,通过加大行距,改善田间小气候,充分发挥玉米生产过程中通风采光效果,使其边行优势更加显著,茎秆粗壮,不易倒伏,增加田间种植密度,实现高产,每667米2产量达到1100千克. 一、播前准备 1.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速效养分多、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盐碱轻、杂草少的地块,前茬以小麦、油菜、打瓜、苜蓿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一、栽培方式 1.直播方式 4月初,机械铺膜播种.平均行距为O.67米,株距32~35厘米,每667米2 3 000~3 200株.  相似文献   

20.
一、种植形式 以260厘米1带划畦,3月底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4行早熟马铃薯,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667米2留苗2 300穴,到4月上旬在每带的空档中套种2行鲜食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667米2留苗1 700株,玉米与马铃薯间距50厘米.7月下旬两种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起垄盖膜复播大白菜,株距50厘米,行距50厘米,667米2留苗2 600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