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油桐是我国的特产。我省陕南山区有25个市、县种植油桐,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较大,是全国主要产区之一,1988年栽培面积达9.6ha,年产桐油569万kg,油桐产区桐油收入约占林业总收入的20%,白河等主产县桐油年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50%以上,长期以来陕南山区的桐油还是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栽培品种混杂,良莠不齐,栽培技术落后,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亩产桐油仅3.9kg,只是全国亩产桐油7kg的55%。为了改变陕南山区油桐低产的面貌,我们自1986年~1990年五年间研究出一套油桐丰产栽培综合技术,应用于生产,使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经济林研究》1996,14(1):70-72
福贡县是云南省油桐主产县之一。但由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力素质差,生产水平低,在油桐生产上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状况,单产很低。为了发展山区商品经济,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1986年由云南省科委、省林业厅牵头,省、州、县三级共同提供试验经费30万元,云南省林科院和福贡县人民政府共同承担并组织实施省重  相似文献   

3.
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是“七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项目要求从1986年至1990年的5年内完成油桐丰产试验林面积2000亩,从第三年开始亩产桐油2-3kg,进入盛果期亩产桐油20-25kg。经6年的努力,实际完成丰产林面积2037.5亩,超额1.7%。从1988年至1991年4年累产桐油89932.8kg,连同林地间种总收入是582208.6元,扣除科研投资30万元(地方资助5万元),盈余28万元。丰产林产生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户造桐林1万余亩。每亩多增收30元,则有30万元。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研究,不仅为油桐生产提供应用技术,并且也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本课题所营造的丰产林获得成功的关键技术是实现了栽培良种化,应用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正确选择宜桐林地,合理调整林分结构,运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集约化经营好桐林,这是丰产的保证。同时在试验研究的全过程中,贯彻执行了正确的科研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5个香菇菌株的试验研究.证明均能在以油桐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配方上定殖,并正常形成子实体,初步得出Cr—02和82-2等2只菌株比较适宜在油桐木屑配方上作为油桐栽培品种.适应性较强,对管理技术要求不苛刻,出菇快,产量高.生物效率分别达87.1%和86.7%.  相似文献   

5.
利用油桐木屑栽培香菇试验,效果良好,生物效率达88.5%。据此推算,每亩因衰败而被伐倒的油桐枝干至少可以生产鲜菇360~440kg,转化为产值1080~1320元。  相似文献   

6.
7.
陕南山区有25个市、县种植油桐,其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较大,是全国主要产区之一。据统计,1988年栽培面积达150.24万亩,年产桐油568.96万kg。油桐产区县桐油收入占林业总收入的19.89%,白河等主产县桐油年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50%以上。长期以来陕南山区的油桐生产还是沿用传统的  相似文献   

8.
油桐为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被誉为我国三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油桐在安庆栽培历史悠久,为安徽省油桐生产基地。桐油产量70年代一直保持在110多万kg  相似文献   

9.
1选好良种,建立基地油桐生产必须实行良种化,以地、县为单位都应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要改革油桐传统实惯,见种育苗,商品种子直播造林,在油桐生产和科研中应作为重大课题,建立家系良种园,嫁接,杂交良种基地,培育芽苗,在良种生产过程中,力求选择本地当家优良单株,家系种子,利用不同优良品种花粉,人工授粉育种,培育优质种子供生产用种,四川省云阳县泥溪乡中岭村油桐家系种子园建于1987年,面积200亩,海拨400m,坡度20~30o,他类90%属于2~3类旱地,土为紫色土,土层厚度20~40cm。采用经过3年表型选择23个油桐化树中,经过七…  相似文献   

10.
陕南是中国油桐第四大产区,栽培面积一直居全国前列。针对该区因经营管理技术而造成的桐子和桐油产量较低且难以提高问题,从选种造林、树体培养与管理、桐农间作、林地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提出陕南油桐丰产经营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原产我国的重要木本粮食果树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利用历史,分布广泛。其果实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甘甜可口,含5.7%~10.7%的蛋白质,2%~4%的脂肪及A,B_1,B_2,C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淀粉含量高达51%~60%,既可生食、糖炒和供食,又可制罐头、糕点等。板栗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每年我国向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出口板栗10万t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指导生产,通过多年来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海拔的山场栽植净竹(石竹)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其生长情况,提出了净竹丰产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造林技术、幼林管理、成林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3.
川中丘陵地玉米避灾减灾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中丘陵的典型地三台为基点,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子——干旱着手,对品种、播期、密度、肥料投入四因素进行不同生态区品种同田展示、播期试验、三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试验、三元二次正交回归通用设计试验研究,结果经计算机分析,将玉米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得出,根据不同种植地所处的生态区域和台位分布选择相应的品种;谷雨节前后播种,叶面积系数与单株生产力协调一致达最佳,玉米产量最高,既能抗夏旱又能避伏旱;每667平方米种植3500~4000株、施纯氮20公斤以上、施氧化钾9公斤、单产可达500公斤以上;单产600公斤的栽培方案为每667平方米种植4673株、施纯氮26.73公斤、施氧化钾9公斤。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河北省太行山山地果园的特点,结合多年研究结果,论述了旱作山地果园的主要栽培技术。认为高标准、高质量整地是建园的关键;拦蓄径流、覆盖地膜、雨季深施有机肥等,是蓄水保水的重要措施;采用矮小树形,是旱作山地果园丰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桃幼树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桃树栽培技术.使之早结果、早丰产.根据多年桃树栽培试验.总结出桃树早期丰产的栽培技术:把好建园质量.合理密植;重视夏季修剪.加快树形和枝组培养;加强肥水的综合管理.增加树体营养;施用多效唑.控制旺长.促进花芽形成;加强花期管理.提高坐果率;控制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6.
高节竹笋用林培育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取产区调查及定位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节竹(PhyllostachysprominensW.Y.Xiong)笋用林的竹林结构和抚育管理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对比、归纳等分析方法,得出初步结果:1.竹林的年龄结构以1:1:1:1(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立竹株数每公顷5250-6750株,平均胸径5.0—6.0cm,SN0.85—1.10,LAI7.0—8.0为宜。2.施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施化肥N.P.K的比例以5:1:3为宜,提倡多投工,多施肥。3.高节竹的平均公顷产值25274.23元,最高可达36978.69元,平均劳动盈利率87.9%。  相似文献   

17.
醋栗扦插以皮部生根为主,扦插生根期20天左右,生根部位集中在扦插入土深5-15cm之间。3年生以下枝皮层老化,枝条芽为潜伏芽,扦插不易生根和成活。经不同方法扦插试验,醋样扦插适宜采条时间为11月下旬,冬季采条沙藏比春季剪条提高扦插成活28%,插穗的适宜长度为15-20cm,适宜粗度为0.7-1.2cm。同根枝条剪穗的适宜部位为下、中部枝段;插穗年龄以1-2年生扦插成活率为高,压条成苗率是压条数的1  相似文献   

18.
1990年春季从浙江省引种早竹、红哺鸡竹、乌哺鸡竹、角竹、高节竹,经过五年的培育,1995年单产达3649.5kg/ha-16135.5kg/ha,单位面积年产值达15913.5元/ha—64542.0元/ha,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本文对引种造林技术、竹林结构、投入产出比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的定量指标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选用大石早生、美丽李、墨宝石等优良品种及基径1cm以上的优质壮苗,按(2~4)m×4m的株行距,在严格整地的基础上,以秋栽加地膜覆盖的方法栽植,栽后配合施基肥、追肥、叶面喷肥,养成开心形或双层开心形树形,加强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等,是李早丰优质高效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悠悠枣是河北省涿鹿县近年新发现的早熟鲜食地方枣品种。通过多年的观察试验研究.掌握了悠悠枣的主要特性.并从建园.土肥水管理、花期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采后处理等方面总结了悠悠枣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