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眼木毒蛾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眼是厦门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1万hm2以上。龙眼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Swinhoe)从2003年起在本市部分龙眼果园开始成灾,年年发生严重,受害面积年年增加,已造成严重减产和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控制木毒蛾的发生为害,针对其发生特点和大发生原因,采取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1为害情况木毒蛾在我国发生普遍,其食性很广,可为害500余种植物。主要寄主有木麻黄、相思树、茶、柿、柑橘、番石榴、芒果、枇杷、龙眼、荔枝等林木和果树。以往该虫是福建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重要害虫,2003年上半年在本市2个区4个镇部分龙眼果园突发并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2.
唐承成 《植物医生》2011,24(3):29-29
茶毛虫(又名茶毒蛾)和茶蓑蛾是普定县茶区以幼虫取食茶树成叶的重要害虫。以老茶园受害重,常啃食叶片,形成为害中心或整丛光秃,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自2006年调查至今,每年老茶园内茶毛虫平均每百丛卵块为7.8~13.9个;茶蓑蛾平均每百丛幼虫337~522头,均超过防治指标。1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3.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3,16(2):23-23
龙眼角颊木虱 ,属同翅目木虱科。是龙眼树上一种分布广而常见的重要害虫。在海南、广东、广西等有龙眼栽培的省、区均有发生。成虫与若虫均为害龙眼树。成虫在龙眼嫩梢、芽、嫩叶和花穗上吸食为害 ,若虫在叶背吸食 ,引起细胞组织变畸型 ,受害部位凹陷并向叶正面突起 ,呈现“钉状”虫瘿。为害严重时 ,叶片皱缩变黄、提早脱落、削弱树势、影响新梢抽发和叶片正常生长 ,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另外 ,此虫还会传播龙眼鬼帚病 ,损失更大。1 发生规律据调查龙眼角颊木虱在海南省 1年发生 7代 ,以 3龄若虫在被害叶背洞内越冬 ,翌年 2月下旬越冬若虫…  相似文献   

4.
常州市沿长江浅滩生长数千公顷芦苇,近几年来,素毒蛾发生与为害日益趋重。   素毒蛾 [Laelia coenosa (Hü bner)]属毒蛾科。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苏等地,以取食荻芦等植物为主,未见转移为害水稻的报道。 2000年一代素毒蛾大暴发。在常州市圩塘镇沿江地段有一芦苇塘约 20 hm~2,到 7月 1日前后,全塘芦苇叶片被素毒蛾幼虫蚕食,仅剩芦秆。据调查,一般每株芦苇有素毒蛾幼虫 20头,最高达 100头以上。由于虫口密度高,幼虫大多处四、五龄暴食期,芦苇叶片被吃光后,食料匮乏,大批幼虫向周围适生场所迁移,泅水上岸,穿过黄豆田 (…  相似文献   

5.
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又名茶毒蛾、茶黄毒蛾、茶斑毒蛾,俗称毛辣虫、茶辣虫、毒毛虫等,属鳞翅目,毒蛾科,是茶区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严重时可将嫩枝、花蕾、幼果咬食殆尽,仅留秃枝,远看似枯树,不仅当年无收,而且严重影响第二年的树势和产量。同时,由于幼虫体密布毒毛,触及人体皮肤后能引起红肿、奇痒,严重影响茶叶的采摘及田间管理。1发生为害情况该虫60年代在城口县发生严重,曾造成较大损失,后经过防治,有效地控制了为害。2002年茶毛虫在本县茶园突然暴发成灾,在为害盛期的5~6月,平均每叶有1~2头幼虫…  相似文献   

6.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与防治林绍锋(福建省永春县柑科所362600)龙眼是永春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角颊木虱为害龙眼树已在产区发生。且为害甚烈。据调查,园间被害株率65%以上。为了摸清其发生规律。笔者自1991年以来。在姑山镇北溪山地龙跟园、石鼓镇石鼓...  相似文献   

7.
人民大垸农场位于长江江滩,江边有70hm2的芦苇。2001年,素毒蛾突然暴发,从芦苇上转移为害本场甘蔗,甘蔗受害面积达40hm2。素毒蛾犤Laeliacoenosa(Hübner)犦属毒蛾科。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中及华南等地区。幼虫取食芦苇、水稻、牧草、杨、榆等植物,未见为害甘蔗的报道。2001年6月初,素毒蛾成虫开始大量出现,6月7~8日,7月23~28日,9月27~30日,汞灯下出现3次蛾峰,高峰当日单灯诱蛾量分别达2050头、350头、177头(往年灯下极少见)。7月中旬,江边芦苇被吃光,大量幼虫浩浩荡荡…  相似文献   

8.
2003年仙居县斜纹夜蛾大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浙江仙居县为害日趋严重,常在局部地区尤其是山区的旱粮上暴发成灾,成为本县夏秋季多种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2003年该虫发生更严重,来势猛,造成多种农作物大面积减产。1发生概况2003年8月初全县各地均报告有斜纹夜蛾为害,受害作物主要有大豆、扁豆、甘薯、芋艿、玉米、蔬菜、黄姜等。据统计,全县旱地作物50%~60%的面积受害,其中大豆受害更重一些,有70%~80%大豆田受害。受害面积秋大豆470hm2,甘薯530hm2。8月8日在大豆田调查,发生田块一般百株有虫80~400头,严重的达1000头以上。芋艿发生田块一般百株有虫200~1200头,…  相似文献   

9.
于2017年5月下旬对重庆市渝北区华蓥山林场南天门管护站银杏大蚕蛾的为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檫树受到银杏大蚕蛾的重度为害(成灾),其叶片受害(缺刻)均值为56.3%,标准枝上虫口密度均值为2.6头,标准枝受害均值为74.2%;而深山含笑和香樟属于轻度受害,其叶片受害(缺刻)均值分别为7.0%和9.1%,标准枝上虫口密度均值分别为0.1头和0.1头;标准枝受害均值分别为31.7%和22.2%。在檫树上该虫以4龄和5龄以上幼虫为害为主,在深山含笑上,以4龄幼虫为害为主,在香樟上,以3龄幼虫为害为主。温度和降水量与该虫的暴发为害关系密切,其中2016年8月和9月降水量偏少是影响大蚕蛾暴发的关键因素。为防止该虫进一步向邻近树木和苗圃侵袭,提出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和扩散蔓延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茶毒蛾又名茶毛虫、茶黄毒蛾。主要为害茶树,也为害油茶、梧桐、椿树等。主要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以前从未在关中东部香椿树上造成严重损失。1998~2000年在华县、渭南塬区香椿树上普遍发现茶毒蛾幼虫为害叶片,且年趋严重,整枝、整树被食,剩下枝干。据初步观察,关中东部椿树的茶毒蛾为第二代幼虫。幼虫具有群居性,三龄后群集上部枝叶间,食叶成缺刻,五、六龄食量最大,进入暴食期,8~9月间进入为害高峰期。防治方法:①清除枯枝落叶,可消灭部分蛹;②4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于晚上7~11时点灯诱杀成虫;③在幼虫三龄以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