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九五"以来,分宜县瞄准本县传统的苎麻夏布特色,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苎麻夏布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实施推广苎麻良种、改善麻园生态、农民培训、高产示范、做大龙头企业等措施,使全县苎麻夏布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增大,产品创新创名牌,种麻大户涌现,夏布织造业稳步发展,苎麻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升级.  相似文献   

2.
江西夏布与江西苎麻齐名,夏布是我省古老的传统苎麻织品。历来江西万载、湖南浏阳、浙江诸暨夏布驰名于海内外。近代以来,我省棠阴镇(在宜黄县内)形成了全国苎麻夏布的集产地,在当时有“夏布不到棠阴不白”之美称,为我国夏布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由于国际市场“苎麻热”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国内苎麻生产的发展,而苎麻纺织业未能同步协调发展,导致了目前产大于销的被动状态,加之湖南等地苎麻大量冲击我省市场,造成了省内苎麻的积压、价低、卖麻难。自1987年冬以来,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目前已挖毁苎麻近300万亩,  相似文献   

3.
开拓江西夏布发展乡镇企业赖占钧,周荷生,赖小萍(江西省宜春地区苎麻研究所宜春336000)江西夏布是我省乡镇企业和家庭副业一项重要产业。我省宜春三阳乡素有夏布之乡的美称。近年来把目光投向夏布生产,采取村办、联办、户办三种经营方式,使98%的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杨喜爱 《中国麻业》2006,28(3):140-140
2006年4月2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湖南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国家948项目——“苎麻后处理用酶剂及生产技术”,在长沙通过了农业部948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研究形成的“苎麻夏布酶法后整理技术”,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农科果鉴字[2006]第035号),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首次将复合酶应用于苎麻夏布的后整理,在同类技术中居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麻作》1979,(3):25-29
苎麻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浏阳夏布曾驰名中外。一九七八年,全省种植苎麻十四万二千四百亩,总产十七万担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和三十二,并涌现出一批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典型。沅江县三万七千九百亩苎麻,单产二百一十斤。该县东方红公社净南大队二队,四十亩苎麻,亩产三百零五斤。  相似文献   

6.
苎麻纤维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苎麻原产我国,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衣着原料之一,在我国纺织利用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苎麻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60-250毫米,在植物纤维中是最长的。苎麻纤维强度大,湿强度更大,伸缩性小,具有通透性,有丝光,易于漂白和染色,有绝缘性。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各种细麻布、夏布、蚊帐布等,通风透气,美观耐用。  相似文献   

7.
江西苎麻产业经济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有着悠久的苎麻种植、加工利用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的夏布产品出口久盛不衰,但麻纺工业发展不平衡.本文根据江西苎麻产业经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江西苎麻产业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宜春市栽培苎麻历史悠久,不论从历史、地理、气候条件,还是从当前生产、加工状况来看,苎麻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在当前原麻滞销的情况下,开拓传统的夏布生产,是发展村、户办企业,农民致富,出口创汇的好门路。现就我市夏布生产情况及前景预测分析,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和认识。一、夏布生产历史。据原宜春县县老:“唐建中元年宜春郡岁贡白苎布十匹”的记载,早在一千二百年前,宜春夏布就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可见,我市不仅是个老麻区,而且在麻类加工和夏布生产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据资料,解放前1926  相似文献   

9.
(一 )夏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天然纤维织物 ,其原料是用苎麻韧皮纤维刮制成的原麻 ,通过手工渍纱纺织而成 ,以前多用于做蚊帐和夏季服装 ,具有通风凉爽等优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很少利用和穿着外表显得粗糙、颜色单一的夏布织品 ,而趋向颜色鲜艳、表面挺括、花色种类齐全的化纤及混纺织品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人们发现和体验到化纤织物的种种弊端 ,转而亲近天然纤维 ,夏布是纯苎麻纤维织品 ,随着世界兴起的“回归大自然”的“穿着天然化”的潮流 ,古老的夏布唤发出新的生机。(二 )分宜县位于江西中部偏西 ,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中国麻业》1979,(3):25-29
苎麻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浏阳夏布曾驰名中外。一九七八年,全省种植苎麻十四万二千四百亩,总产十七万担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和三十二,并涌现出一批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典型。沅江县三万七千九百亩  相似文献   

11.
苎麻/黄(红)麻织物服用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泽光  郁崇文 《中国麻业》2004,26(6):286-289
本文通过实验测定了苎麻/黄(红)麻混纺交织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与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比较,结论表明苎麻/黄(红)麻混纺交织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受制于气候。我们分析了多年气候因子对苎麻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调控积温指导苎麻生产的试验观察,使之产量提高,品质优化,开创了调控气候因子指导苎麻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届国家苎麻新品种(系)生产试验于2008-2009年分别在湖南南县、江西宜春等四省的四个试点进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四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共计六个。全文对参试品种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我国苎麻科研、品种鉴定和大面积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品种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苎麻的多用途研究进展情况,分析广西发展苎麻产业的优势所在并指出目前面临的困难,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提出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水土保持及石漠化治理、饲料用苎麻等方向发展苎麻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苎麻纤维支数测定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各影响因素的分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从而明确影响苎麻纤维支数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原因,根据测定结果来判定苎麻纤维品质优劣更加可信,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近年我国苎麻的生产加工能力与出口创汇情况,概括总结了苎麻的环保生态效益。提出了苎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苎麻产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对我国苎麻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苎麻是我国的传统特产,其面积和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0%。我国苎麻品种资源丰富,据有关资料统计达934种;加工规模及出口量占世界首位;科研力量强大,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良种区域化栽培推广不够,影响苎麻的产量与品质;出口产品的档次不高,在世界苎麻产品贸易中缺乏竞争能力。为加快苎麻产业化进程,拟提出如下措施:建立龙头企业 科技单位 麻农协会的农工科贸一体化经营体系;提升现有“富饶特”、“益鑫泰”等名牌的品位,努力开创新的名牌;以多品种引导消费,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加种植、科研、技术推广、纺织加工各环节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改造现有纺织加工设备,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苎麻败蔸要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苎麻败蔸现象是苎麻老化或对逆境不适应而产生的一种衰老反应,严重影响苎麻的纤维产量与纤维品质。造成苎麻败蔸的原因有很多,如渍湿,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化肥、除草剂施用不当等。在苎麻栽培生产中,应选择败蔸抗性强的高产品种,加强栽培和管理措施,适时更新麻园,以减小败蔸在生产上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汪渡  彭定祥 《中国麻业》2007,29(A02):393-395,403
本文对当前影响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相应关键技术问题的具体措施,并就当前苎麻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技术平台建设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达州市苎麻原麻标准化生产前、后种植状况及效果.原麻标准生产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提出推行苎麻标准化生产是实现苎麻由传统种植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种麻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