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特福力混配剂对柑桔木虱若虫、成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和防效,进行了特福力混配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特福力+雷丹组合对低龄若虫、老龄若虫和成虫的防效均较好,特福力+乐斯本组合对若虫较好,但对成虫防效相对较差。在生产应用中,为提高对柑桔木虱防治的速效性,建议与速效性好的杀虫剂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柑橘木虱进行自然消长动态观察与分析表明,柑橘木虱成虫在富川县可以安全越冬,为害具有相对的聚集性,若虫也相对集中,虫口密度与新梢抽发期相吻合;成虫、若虫一年自然消长规律出现明显峰期,成虫在5月、7月、8月和9月出现峰期,若虫出现在5月、7月和9月。  相似文献   

3.
对柑橘木虱进行自然消长动态观察与分析表明,柑橘木虱成虫在富川县可以安全越冬,为害具有相对的聚集性,若虫也相对集中,虫口密度与新梢抽发期相吻合;成虫、若虫一年自然消长规律出现明显峰期,成虫在5月、7月、8月和9月出现峰期,若虫出现在5月、7月和9月。  相似文献   

4.
2016年在赣南6县(区)14个正常生产管理柑桔园定园、定时调查发现,柑桔木虱成虫、若虫、卵一年均有4个高峰期。成虫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至中旬和10月上旬;若虫高峰期分别为7月上旬、8月、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卵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8月和10月上旬。成虫、若虫、卵发生消长规律基本相符。柑桔木虱发生与新梢抽发和防控措施关系密切,各虫态虫口发生量下半年明显重于上半年。  相似文献   

5.
柑桔木虱越冬成虫冬春季种群数量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柑桔产区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动态进行观察,了解其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冬春季柑桔木虱越冬成虫能在不同植株之间活动,特别是在气温8℃时,活动更明显;柑桔木虱越冬成虫种群数量与气温关系密切,遇到低于0℃或日平均气温低于8℃持续5天以上时,越冬成虫数量会减少。九里香春梢萌芽期开始后,越冬成虫快速减少。因此,笔者认为冬季防治柑桔木虱的时间,宜在2月下旬以前(柑桔嫩梢萌芽前)进行,结合冬季清园,在柑桔木虱越冬成虫产卵之前及时喷药杀灭,最大限度地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柑桔木虱与烟草之间的关系,测定了柑桔木虱在烟草上的存活力、柑桔木虱成虫对烟草和默科特桔橙叶片的行为反应及柑桔木虱对健康烟草传毒的可能性。结果显示,柑桔木虱在烟草上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36h;对烟草嫩叶的趋性强于默科特桔橙嫩叶;带菌柑桔木虱刺吸烟草后,可把柑桔黄龙病菌传给烟草,但烟草不表现病症。  相似文献   

7.
芦柑是永春县农业的优势产业,也是永春县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柑桔木虱大量发生.2006年春季通过人工观测方法,已在绝大多数的果园观测到柑桔木虱成虫、卵、若虫等,数量多,分布广.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田间传播的惟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木虱的成虫与4~5龄若虫均能传病,带菌木虱在健树取食时,病原体通过口针进入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繁殖,木虱一旦获得病原体,能终身传病,及时防治木虱可有效控制黄龙病的田间传播,因此防治木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应用柑橘木虱田间虫口密度加权平均数和发生指数2个指标比较了柑橘木虱对5个柑橘品种的选择性,并分析了柑橘叶片组织结构与柑橘木虱寄主选择性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柑橘木虱同一虫态田间虫口密度与发生指数2个指标相关性显著,用这2个指标来衡量柑橘木虱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是可行的;(2)柑橘木虱成虫田间虫口密度与柑橘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柑橘叶片下皮层厚度与柑橘木虱成虫田间虫口密度和发生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3)柑橘种质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和下皮层厚度可能是构成柑橘木虱寄主选择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柑桔木虱危害芸香科6个属的植物,包括枳、九里香、金柑属金桔,柑桔属的枸橼、柠檬、橙类、柚、桔、柑、杂柑等品种,以及花椒属两面针等等,是黄龙病的传病媒介昆虫,危害柑桔嫩梢。以成虫、若虫吸食芽梢汁液而为害新梢、嫩芽,春、夏、秋梢受害均严重,秋梢虫量最多。成虫在嫩芽上吸取汁液和产卵,若虫则群集于嫩梢幼叶新芽上为害。传播柑桔黄龙病,柑桔染病后造成大量落叶和落果,直至枯死,严重的果园全园砍伐。目前市场上防治柑桔木虱的药剂品种繁多,防治效果良莠不齐。该试验对目前常用的防治农药进行了防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柑桔木虱在不同年份发生变化趋势,在杉山点(海拔高271m)和沙梨坪(海拔高207m)5龄椪柑树上进行了柑桔木虱观察试验。结果表明:2011年,杉山点和沙梨萍点的柑桔木虱为害为0;2012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害为0,沙梨坪点的为15头;2013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534头,沙梨坪点的为340头;2014年杉山点的柑桔木虱为109头,沙梨坪点的为0。  相似文献   

11.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柑桔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自然虫媒。2015-2017年,通过在自然变温条件下网室(保证常年有柑桔新梢)饲养观察与田间(失管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赣州地区柑桔木虱的生活史和虫口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年有柑桔新梢的条件下,柑桔木虱在赣州一年发生9~10代,世代重叠现象普遍,最多时6个世代相互重叠;越冬代成虫由第5~10代的成虫混合形成,可以存活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田间3月底和4月初各虫态数量都极低,田间每年7-9月为大发生期;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虫口数量短时间(1周的调查周期)可暴发。  相似文献   

12.
<正>柑桔木虱,是芸香科植物嫩梢期的重要害虫,也是目前已确认的柑桔黄龙病唯一传播虫媒,所以有效灭杀柑桔木虱是防控柑桔黄龙病的前提和关键措施。生产中要控制柑桔黄龙病,必须快速彻底杀死柑桔木虱(成虫和若虫),同时杀卵让其绝育绝代。为了筛选一批有效防控柑桔木虱的化学药剂,安远县脐橙种植技术研究中心组织技术人员于2014年6~7月在安远县开展了11种农药防治柑桔木虱的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13.
2013—2014年在南宁市武鸣县一个代表性柑桔园中调查了柑桔粉虱和黑刺粉虱的种群消长情况。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柑桔粉虱卵均在4月上旬达到当年发生最高峰,由50.8粒/百叶增至548.8粒/百叶;若虫分别在2013年8月中旬和2014年4月上旬达到当年发生最高峰,由38.3头/百叶增至390.0头/百叶;伪蛹发生数量少;成虫分别在2013年6月下旬和2014年5月中旬达到当年发生最高峰,由51.6头/黄板降低为4.1头/黄板。2014年柑桔粉虱卵、若虫发生数量比2013年有所上升,但伪蛹和成虫发生数量同比有所下降。2013—2014年黑刺粉虱种群数量少,卵最高达4.6粒/百叶,若虫最高达6.7头/百叶,伪蛹最高达1.7头/百叶,没有诱集到成虫。2013—2014年南宁柑桔园柑桔粉虱种群发生数量比黑刺粉虱多。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单独使用矿物油乳剂和矿物油乳剂与诱杀组合对年桔上的柑桔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拒避—诱杀组合防治柑桔木虱的效果显著高于单独使用矿物油乳剂防治的效果,以九里香作诱杀株的组合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以年桔本身作诱杀株的组合防治效果。以矿物油乳剂为基础的拒避—诱杀组合防治技术对控制柑桔木虱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13日至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纬25°以北)遭遇连续39天的低温冰冻灾害天气,在桂林市东区的4个定点观察区调查显示,有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达到100%,另外两个观察区的柑桔木虱死亡率分别为99.89%和99.92%,平均死亡率达到99.93%。残存活虫观察区的种群数量3个月即得到恢复;已达100%死亡率的两个观察区,当年没有调查到柑桔木虱,但在次年6月虫口已达3头/m绿化带和8头/株,这些虫源可能由其他地方迁飞来。  相似文献   

16.
以柑橘木虱为靶标,采用浸渍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若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比较研究了多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与若虫的毒力和田间药效差异,以期为杀灭柑橘木虱、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测试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的LC50均高于对成虫的LC50,其中55%氯氰菊酯·毒死蜱EC对柑橘木虱成虫和若虫的LC50差别最大,其对成虫的LC50是对若虫的1.46倍,差别最小的20%丁硫克百威EC对成虫的LC50是对若虫毒力的1.15倍;喷药温州蜜柑9d,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比若虫平均高7.29%,4.5%高效氯氰菊酯EC、55%氯氰菊酯·毒死蜱EC、20%噻虫胺SC和10%吡虫啉SP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若虫的防治效果;将嫩梢芽尖剪掉后喷施杀虫剂9d,6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比若虫平均仅高1.99%,测试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与若虫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未充分展开的新叶为柑橘木虱虫卵和低龄若虫提供了保护,使其避免接触喷施的农药,降低了杀虫剂对柑橘木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建议对柑橘新梢加重喷施杀虫剂,使用复剂杀虫剂和内吸性杀虫剂杀灭柑橘木虱若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在赣南对柑桔木虱成虫的产卵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柑桔木虱成虫产卵前历期与温度和柑桔新梢密切相关。在田间有新梢的情况下,产卵前历期为3~16d,平均气温为25.2℃时历期最短,仅3~5d。在没有新梢时成虫仍会交配,但要等到柑桔萌发新梢才产卵。柑桔木虱成虫将88.04%的卵产在叶腋和长度小于2cm的嫩叶上。在产卵始盛期,85.84%的成虫在柑桔新梢嫩芽上活动,此时是喷药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8.
柑桔根系接触与黄龙病传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病是柑桔最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其病原菌在病株地上各部位和根部均有分布,主要通过病芽嫁接和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进行传播。本文研究了黄龙病通过柑桔根部传病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将感染黄龙病的红皮山桔实生苗与健康沙糖桔苗(红皮山桔砧)直接合种在一起,3年后健苗均没有发病;通过嫁接将病苗和健苗的一对侧根接合后合种,6个月后30株健苗中有1株感病,9个月后感染数达到9株,12个月后为11株,感染率达36.7%。说明,病树和健树根系直接交叉生长不能传播黄龙病,但通过根嫁接使病健苗的根接合在一起则可以传播黄龙病,且传播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梧桐树是优良的行道树,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它树干光滑,枝叶繁茂,叶大优美,遮阴效果好,但梧桐木虱危害较大,大大影响了其观赏效果。笔者经过长期实践,对梧桐木虱的防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梧桐木虱又称青桐木虱、梧桐裂头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其以若虫、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对幼树危害最大,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起风时,白色蜡丝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赣州地区柑桔木虱越冬习性,2014—2022年监测了赣州地区柑桔木虱越冬情况。结果表明,柑桔木虱在江西赣州主要以成虫形态在芸香科植物或杂草上较温暖处越冬,成虫在芸香科植物上的存活极限为245 d,在小篷草、女贞、龙葵上的存活极限分别为22、51、53 d,冬季温暖的年份(日均温高于6.6℃),除成虫外,部分高龄若虫也可以越冬至次年1月下旬羽化;冬季遇低温天气(最低温-4℃,持续4 d以上)会造成越冬成虫大量死亡,同样气候条件下,田间小气候对成虫的存活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