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用山羊痘弱毒低温培育林GT_4-STV_(42)-54~75代之间的代次,在实验室试制冻干苗5批,质量稳定;在不同温度下保存性能良好;免疫期可达一年以上。在兰州生药厂试产冻干苗120万头剂,各项检验符合要求。冻干苗扩大区试,接种近30万只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和孕羊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已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山羊痘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羊痘病毒(GPV)为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基因组呈线性,全长约150kb,编码147个开放阅读框。GPV的胸苷激酶基因是复制非必需基因,插入外源基因而不影响病毒复制,TK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可以作为构建重组病毒的同源臂。GPV宿主范围小,对人不具有感染性,对外源基因的耐受性强,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活病毒载体。国外的研究人员已经构建了多种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GPV,我国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随着对GPV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重组GPV病毒在预防反刍动物疫病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羊痘是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病种之一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发热性、全身性疾病,该病以体温升高(一般40℃以上),全身性丘疹或结节,水疱.临床主要以侵害口、鼻、跟、乳房乳头、阴囊、会阴,尾根内侧及四肢内侧出现痘疹合并内脏实质性病变(特别是肺),乃至死亡为特征。在我国西北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检测山羊痘病毒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初步建立了用于诊断山羊皮肤组织中山羊痘病毒的PCR方法。试验设计了2对引物,用以分别检测山羊痘病毒的特异性基因和α-微管蛋白基因。克隆到的DNA扩增产物的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8%。试验表明,用PCR方法可快速检测样品中的山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5.
山羊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1年 8月 ,本市某区一养羊户饲养的山羊发生以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特异性痘疹的急性传染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 ,初步鉴定为山羊痘病毒。1 发病情况该养羊户共圈存母羊 5 0头 ,发病前 1个月曾从市场上购入小羊 1 0头。 8月 5日 ,有 2头羊首先发病 ,第2天开始陆续增多 ,至第 5天共发病 1 4头。起初病羊高热 ,体温 40~ 42℃ ,精神萎靡 ,食欲减退或废食 ,伏卧于地 ,呼吸急迫。鼻腔和眼角有脓性分泌物流出。鼻、口周围及耳部、腹部、大腿内侧、睾丸部有明显丘疹块 ,潮红色 ,随后迅速发展成水泡 ,内含黄色透明液体 ,然后化脓 ,发出恶…  相似文献   

6.
山羊痘病毒粒子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研究室2003年以来对山羊痘病毒感染多种细胞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在感染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浆中观察到大量不同成熟阶段的典型山羊痘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也见于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甚至少量散在血管腔中。用山羊痘病毒分离物感染鸡胚绒毛尿囊膜形成痘斑,其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也可见成熟和不成熟的病毒粒子,同时感染BHK-21细胞也观察到典型的山羊痘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山羊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进行分析,笔者针对南方某地区发生的疑似山羊痘病例样品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利用PCR扩增作用可以获得异性DNA条带,随着结转代数的增加,可以利用山羊痘病变皮肤以及鸡胚绒毛尿囊膜的变化作为山羊痘病毒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羊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贵州省2002年以来发生的疑似山羊痘病例样品进行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取山羊痘病羊的皮肤痘疹和水疱作待检病料,接种BHK-21传代细胞盲传3代后,出现了明显的、规律的细胞病变(CPE),病毒细胞培养物在F4代以后,能与山羊痘标准阳性血清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出现白色沉淀线,而与正常细胞的培养物及PBS不出现沉淀线;参照GenBank上山羊痘病毒P32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现场分离毒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963bp特异性的DNA条带。用待检病料感染的BHK-21细胞培养物接种9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痘斑病变的出现率从13.3%~20%上升至33.3%~40%;用山羊痘病变皮肤、鸡胚绒毛尿囊膜和感染细胞进行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山羊痘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9.
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抗体,用对流免疫电泳和反相被动血凝试验等方法检测,过程繁琐,不易操作。而用抗原抗体法诊断山羊痘病病毒的斑点凝集试验已被标准化。试验前需将抗原和  相似文献   

10.
山羊痘病毒属包括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和牛结节疹病毒,分别引起山羊痘、绵羊痘和牛结节疹,感染动物发热、局部或全身出现丘疹或结节,损坏皮张,产乳量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类病毒在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技术与方法进行综述,以促进对羊痘病毒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适用于基层养殖场快速、可视化的山羊痘病毒(GTPV)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GTPV ORF103保守区核苷酸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一组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反应条件(时间、温度)和反应体系(dNTP、内外引物浓度比),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LAMP方法在65℃时反应50 min即可获得清晰的梯状条带;扩增物经10×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染色,紫外线照射或日光下即可直接判定结果;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出的GTPV核酸最低浓度为1.287 ng/mL,与常规PCR方法相比,灵敏度增高100倍;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支原体(Mccp)、羊口疮病毒(ORFV)均无交叉反应;对1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传统PCR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山羊痘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PCR检测山羊痘病毒试验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羊痘(Goatpox)又称之为“羊大花”,是由山羊痘病毒(Capripox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疾病。任何日龄羊均可感染发病,山羊年龄越小越易感染山羊痘,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主要在冬末春初发生和流行在大多数山羊生产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患病羊初期体温升高,有浆性、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感染后1~4d出疹,部位多在阴唇、乳房、尾内面、阴囊和包皮等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出疹后几天内形成水疱发生化脓和坏疽。  相似文献   

13.
切环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7):179-181
从内蒙古牛场疑似山羊痘病毒感染的病羊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NM株。取病羊的皮肤痘疹和水疱作病料样品,分别接种BHK-21传代细胞和10日龄SPF鸡胚。结果表明,BHK-21细胞出现了明显的、规律的细胞病变,鸡胚接种部位出现了明显的痘斑;NM株细胞毒和胚毒均能够被山羊痘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利用1对山羊痘病毒特异性检测引物对NM株病毒进行PCR扩增,获得445 bp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将扩增产物提纯后克隆至pMD18-T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后,对阳性克隆株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NM株的基因片段与已发表的山羊痘病毒毒株的相应基因片段具有高度同源性,同源性在99.2%~100%之间。  相似文献   

14.
山羊痘灭活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对山羊痘病毒敏感的原代或次代牛睾丸细胞进行病毒增殖培养,从中筛选出一株进行培养,将获得的病毒液用二乙烯亚胺作为灭活剂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山羊。分别在接种后7、14、21、28及72d采集血清用琼脂扩散试验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均检测到较强的沉淀抗体;在72d对山羊进行强毒攻击试验未出现山羊痘病理变化。实验证明疫苗安全性良好,制备的山羊痘灭活疫苗对山羊有较强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羊痘病毒P32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亚克隆了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片段,将其插入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Ⅰ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P32;再将该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菌,进行体内重组,然后经三重抗性及蓝白斑筛选,获得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P32;将Bacmid-P32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最后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对P3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32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获得表达,且表达产物可以被多抗所识别.  相似文献   

16.
羔羊睾丸细胞培养及接种舍饲羊群羊痘病毒后的病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羔羊睾丸细胞培养,并对该细胞接种山西北部舍饲羊群羊痘病毒后的病变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培养前期多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后期细胞呈细长梭形.接种羊痘病毒后,出现了明显的、规律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7.
山羊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山羊痘在我国的不少地区流行,给养羊业,特别是西部山区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山羊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笔者结合在贵州省的研究工作,对该病的病原、地区分布、流行病学、病程、病理学、诊断、防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山羊痘(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PV)引起的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困难、流黏液性或脓性鼻液及在皮肤黏膜出现痘疹为特征。国际兽疫局(OIE)1997年将本病列为A类重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文就该病在国内的研究情况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山羊痘在我国的不少地区流行,给养羊业,特别是西部山区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山羊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笔者结合在贵州省的研究工作,对该病的病原、地区分布、流行病学、病程、病理学、诊断、防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山羊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山羊痘(goatpox)是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trus)中的山羊痘病毒(goatpoxvirus,GPV)引起的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困难、流粘液性或脓性鼻液及在皮肤粘膜出现痘疹为特征。本病最早的记载见于公元前200年。现在主要非洲、中东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在欧洲及澳大利亚也曾经有关于本病的报道。国际兽医局(OIE)在1997年将该病列为A类重大传染病,我国也把其列为甲类动物传染病。本病现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有本病的国家和地区其易感动物及其有关的产品被世界各国列为严格限制进出的对象。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