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0月13日,山东省长岛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中心站在长岛县大黑山岛张网环志时,网扑到1只蓝绿色鸟类,其特征为,上体蓝绿色,下体为暗黑蓝绿色,尾下腹羽均具偏白色鳞状斑纹,翅膀尖为黑褐色,眼先为暗黑色,嘴与脚均为黑色.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通知,一只中国环志的松雀鹰(G08-0456, )于1999年8月26日在俄罗斯(52°1′N,127°31′E)回收,该鸟是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于1998年9月20日在南长山礓头环志点放飞的。 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自1984年建站以来,始终坚持候鸟环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环志候鸟的数量、种类、回收均属全国环志站点首位。截止目前,共放飞鸟类15目、31科、121种、68152只,其中猛禽42835只,猛禽环志占全国的70%以上。同时回收国内、外环志鸟156只,其中包括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83年开始有组织进行候鸟环志研究到87年为止,累计共建环志站点45处,总计环志鸟类184种37814只。86—87年环志鸟达25646只,其中猛禽占22%,为突出特点。同时回收到国内环志鸟88只,国内环志的白枕鹤、斑头雁和灰翅鸫分别在日本、印度和朝鲜回收。国外环志鸟仍以苏联的鸥、澳大利亚的鸻鹬为最多,突出特点为回收到欧洲东向迁徙的亚洲第2号记录——白腰朱顶雀。全国鸟类环志学家,根据不同需要对不同濒危或优势鸟种开展了多方面的迁徙规律研究已大多均获结果。环志中心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间合作和交流活动,组织了中、日和中美交流活动派遣人员去日、香港、西德、美国等地区考察交流。同期环志中心聘请了鸟类学会理事长钱燕文先生等10位鸟学家为科技顾问,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物教师近600人,协助全国环志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全国鸟类环志研究工作。1986年7月环志中心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环志年鉴,供国内外鸟学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世伟 《野生动物》2003,24(4):34-34
自2002年初开始,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中心站积极调整环志策略.变每年一季环志为三季环志。他们采取增加环志网点、延长环志时间、猛禽与雀形目鸟类结合环志的方法,发扬死守、硬靠、勤遛网、严管理的优良传统.坚持两个多月吃住在野外.全年共完成环志放飞候鸟13目、29科、123种、29206只,其中环志鸟2目、3科、19种、3425只.回收国内环志鸟5只.候鸟环志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候鸟环志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自1984年以来,先后在青岛、长岛、南四湖、日照、荣成建立了五个鸟类保护环志站和济南、德州两个环志点,总计环志放飞各种鸟36056只,已回收鸟环99只,居全国各鸟类环志站之首。开展了多项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项目;参加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就今后鸟类环志工作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6.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5目36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燕雀就环志1317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7.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9月24日.回收信息表明,燕雀迁徙距离较远,开展燕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嫩江高峰林区2008年度鸟类环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97种16 549只,其中春季81种8 334只,秋季69种8 215只,隶属11目31科。春季以红胁蓝尾鸲、黄雀、燕雀、小鹀、黄眉鹀、栗鹀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5 346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64.1%;秋季以白腰朱顶雀、燕雀等2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4310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52.5%。  相似文献   

8.
苍鹭迁徙的环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苍鹭(Ardea Cinerea Linnaeus)是属于鹳形目鹭科的常见涉禽,是典型的沼生鸟类。1985年至1986年,我们在牡丹江鹭岛对其进行了环志迁徙研究。我们共环志雏鸟100只(1985年环志87只1986年环志13只)除4只死亡外,其余全部迁离鹭岛。至1988年底,共回收脚环8只(其中4只在鹭岛回收。回收率达8%)。从回收信息得知,苍鹭越冬迁徙可远达海南省,迁徙路程达3000公里以上,为我国环志鸟类迁徙最远记录。为我国鸟类环志迁徙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9.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成立于1982年10月,1983年6月首次在青海省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对斑头雁(Anser indicus)和渔鸥(Larus ichthyaetus)进行环志放飞试验。1996年以前年环志数量在5~6千只,1997年环志数量超过1万只,1998年环志数量达2.9万只,1999年环志数量首次突破5万只。截止1999年底中国大陆累计环志鸟类390种19.7万余只(图1)。  相似文献   

10.
作自1984年至1988年4月,在位于东北平原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北纬46度55分-49°35′,东经124°00′-124度30度,环志了41种951只鸟,截止1987年底共观察回收6种12只环志鸟(其中有2只是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环志的),分别对环志鸟类的回收和观察资料。为确定在本区繁殖的苍鹭,草鹭,白琵鹭,白枕鹤,丹顶鹤等鸟类的确定越冬地点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并为研讨鸟类迁徒路线,迁徒方式等迁行旆态学提供了线索,本还探讨了对不同鸟的捕捉环志方法及影响不同鸟类观察回收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晋  李显达  方克艰  方克强 《野生动物》2007,28(5):24-26,35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6目41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黄雀就环志2021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1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5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10月16日。回收信息表明,开展黄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候鸟保护协定第二次工作会议双方达成协议,应中国鸟类环志中心的邀请,以川崎惟男先生为团长的日本野鸟之会和山阶鸟类研究所的候鸟环志专家代表团,于10月5日至19日来华,在山东省青岛市与我国专家共同进行了候鸟环志工作,双方相互交流了候鸟环志技术。青岛是我国候鸟迁徙途径的主要停歇地之一。这里的候鸟有275种,其中有175种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鸟类环志白花钱,得不偿失,无用处,不来钱之说时有耳闻,为了给环志工作正名,兹作介绍如下各点供参考。鸟类环志,是当今世界上最简单有效广泛为各国应用来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的方法.鸟类迁徙是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14.
前言 1981年3月3日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为了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林业部设立了“全国鸟类环志办公室”负责组织中国的环志工作。为了开展鸟类环志用以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工作。1982年6月林业部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全国鸟类环志的研究任务,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全国鸟类环志工作中关于科研和科研管理等事宜。自此,全国的候鸟环志工作才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日本国的鸟类标识工作始于1924年,由日本国环境厅委托山阶鸟类研究所标识室负  相似文献   

15.
毛脚燕环志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水自然保护区位于小兴安岭南坡,地处伊春市带岭区。境内森林茂密,主要为红松阔叶混交林。每年8月初到9月下旬,毛脚燕大量迁徙过境,我们抓住这一时机开展环志研究。1989年8月份,我们在凉水自然保护区(N47°10′,E128°53′,海拔327m)首次进行了毛脚燕(Delichon urbica lagopoda)环志,第一批8月6日—11日环志23只,第二批8月26日—9月1日环志80只,两批共103只。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鸟类环志中心的支持下,2000年8月23~27日,首批北京志愿者自费前往秦皇岛参加鸟类环志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赵欣如义务担任指导老师,秦皇岛鸟类保护环志站提供了野外工作协助。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22日,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又传来捷报:黑龙江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 2004年11月14日环志的白腰朱顶雀(环号 A42-1324,雌性)被荷兰格林尼治(北纬 52°06′,东经4°20′)2005年11月13日回收,这是自2003年以来欧洲国家第四次回收到中国环志鸟。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 俗名苏雀,雀形目雀科,体长13厘米,嘴黄色,端部、嘴峰黑色,虹膜深褐,头顶朱红色,脚黑色, 尾叉形。雄鸟背部灰褐并具浅黑色纵纹,翼上具两条白横班,腰灰白而沾红并具黑褐色  相似文献   

18.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候鸟环志站,于1988年11月7—12日和1989年11月2—10日,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双发乡(45°42′N,125°15′E,海拔148m)进行了铁爪鹀(Calcarius lapponicus coloratus Ridgway)环志,共放飞1851只,见表1。  相似文献   

19.
缘起营盘 2002年国庆节期间,我们参加了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营盘圩乡召开的"中日江西营盘圩鸟类环志研讨会"。这是根据2001年4月东京会议确定的关于中日开展鸟类环志合作精神,开展的继"中日湖南屏风界鸟类环志研讨会"之后的第二次合作。此次活动是遂川县首度开展的鸟类环志工作,也是营盘圩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外事活动"。2003年9月中下旬,我们再次来到这个江西省海拔最高的  相似文献   

20.
(一)环志的意义鸟类环志(Bird-Banding)是获得有关鸟类迁徙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环志可以了解和研究鸟类迁徙、散布、季节运动、归巢能力、死亡率、存活率、寿命、种群大小、种群结构、配育经久性、地点和场所、日活动,以及有关生境、行为等方面的基本数据。从环志所取得的大量资料,起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学术上对于候鸟迁徙的规律和鸟类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