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硫酸锌浸种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早大白为材料,以浸种方式施用不同浓度硫酸锌,通过比较马铃薯块茎内各种品质指标含量的高低,研究硫酸锌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硫酸锌溶液能够改善马铃薯块茎的品质,其中以浓度为0.06%的硫酸锌溶液对提高马铃薯质量的效果好,其可提高马铃薯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蛋白含量,而浓度为0.12%的硫酸锌溶液则显著提高了还原糖含量,不利于马铃薯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2.
硫酸锌浸种对马铃薯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克新13"马铃薯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浸种处理,考察马铃薯幼苗的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蔗糖和还原糖的变化,研究硫酸锌对马铃薯幼苗质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硫酸锌(0.4g·L-1左右)浸种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提高壮苗指数,促进了叶片中蔗糖、还原糖的形成,改善幼苗质量。硫酸锌过量,则限制了马铃薯的壮苗指数,从而影响了幼苗质量及相关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硫酸锌叶喷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马铃薯"克新13"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硫酸锌(0、0.05%、0.1%、0.2%、0.4%)进行叶喷处理,通过测定马铃薯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根体积、产量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研究硫酸锌叶喷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硫酸锌(0.2%)叶面喷施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促进淀粉、块茎的形成,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过量则限制了马铃薯块茎的形成,从而影响马铃薯质量及产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施锌及不同锌肥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对马铃薯的生物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锌肥(种薯处理+叶面喷施)和2种不同锌肥(无机锌肥(硫酸锌)和小分子螯合物有机锌(糖醇锌))对马铃薯‘新大坪’干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锌(T2)和糖醇锌(T3)处理的马铃薯根、茎、叶干物质累积量在出苗后20~35d开始高于对照(T1).在生育期中进行的3次锌肥喷施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尤以叶片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幅最大,在出苗后85d,T2和T3处理的叶片干物质积累量比T1增加了76.3%和195.9%,根系增加了52.5%和82.9%,T3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T2处理.T2和T3处理的马铃薯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在干质量平衡期前明显大于T1处理,干质量平衡期后,T2和T3处理中由茎叶干质量和块茎干质量形成的剪刀差显著大于T1处理,T3处理大于T2处理,剪刀差的大小是判断块茎产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施用糖醇锌的增产幅度大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5.
以IR8192(Indica)和BY(Japonica)为材料,设置不同的硫酸锌浓度(0,0.0005%,0.001%,0.005%,0.01%,0.05%,0.10%,0.15%和0.25%),研究硫酸锌溶液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硫酸锌溶液浸种促进了水稻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量的积累,增加了水稻叶片中叶绿素a、b、a+b的含量,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同水稻品种最适宜的浸种浓度不同,IR8192以0.001%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处理效果最好,而0.005%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浸种对BY作用效果最佳,对IR8192则产生了毒害作用.随着浸种浓度的继续增加,超过植株的耐受范围,幼苗生长开始受到抑制.表明适量的硫酸锌溶液浸种可以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提高水稻幼苗生长过程中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减缓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物质代谢水平,但超过植物的锌耐受范围则会产生重金属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硫酸锌不同浓度拌种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鲁麦18为试验材料,设置硫酸锌不同拌种浓度,即每千克种子拌硫酸锌0、0.25、0.5、1.0、2.0、4.0、8.0 g,整盆取样并进行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即每千克种子拌硫酸锌0~4.0 g时,硫酸锌拌种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随着硫酸锌拌种浓度的增加,小麦生长各指标(出苗率、发芽指数、株高)、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以1.0 g/kg处理效果最好;当拌种浓度达到8.0 g/kg时各指标均低于对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说明在0~4.0 g/kg浓度范围内,硫酸锌拌种能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其中以1.0 g/kg浓度处理效果最好,8.0 g/kg时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克新13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硫酸镁溶液浸种薯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通过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干物质积累,研究了硫酸镁对马铃薯幼苗建成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硫酸镁浸种薯有利于马铃薯幼苗建成,当其浓度达到2.0%以上时则表现出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早大白”为材料,以浸种方式施用不同浓度硫酸锰,通过比较马铃薯块茎内各种品质指标含量的高低,研究硫酸锰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硫酸锰溶液浸种处理能够改善马铃薯块茎品质,其中以浓度为0.16%的硫酸锰溶液的效果好,可提高马铃薯淀粉和维生素C...  相似文献   

9.
天达-2116浸种对马铃薯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天达-2116溶液对马铃薯浸种12 h后进行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天达-2116溶液浸种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该物质能够提高马铃薯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产量、提高马铃薯品质.5.0g·kg-1浓度处理效果显著,产量比对照增23.8%,大薯率达40.50%,干物质、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分别比对照增21.85%、24.82%、18.36%和23.36%.  相似文献   

10.
硫酸锰叶面喷施对马铃薯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克新13"马铃薯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锰叶面喷施处理,研究了硫酸锰对马铃薯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硫酸锰(0.05-5%)叶面喷施处理能有效增加马铃薯根数和根体积,增加根干重,提高根系活力,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11.
无机盐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苗微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已脱毒的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研究MS培养基浓度和氮磷浓度对“Atlantic”马铃薯试管苗增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S培养基最适于马铃薯试管苗的培养,0.5 MS只对根的生长有利,而2.0 MS则只能促进茎粗的增加.MS培养基中氮浓度降为30 mM时,可促进马铃薯试管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磷浓度提高为2 500μM时,有利于马铃薯的增殖和地上部生长,磷浓度为1 250μM时,根的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2.
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条件下,通过不同浓度硫酸锰浸种,研究了锰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硫酸锰浸种能够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并增加产量、提升品质;但锰素过多又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其中,用0.05%硫酸锰浸种,植株生长旺盛,产量增加显著;0.15%硫酸锰浸种,块茎品质最佳。结果提示,用0.05%~0.15%的硫酸锰浸种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用赤霉菌(Fusariumgraminearum)病麦粒水浸滤液、蔡氏(Czapek)液体培养滤液及马铃薯液体培养滤波处理小麦不同抗性品种的萌动种子,测定其胚根、胚芽生长长度.结果表明,三种培养滤液体积分数大时可抑制根、芽生长,体积分数小时则促进其生长,具双重生物效应.T-2毒素仅具抑制效应.病菌滤液和纯毒素均可用于鉴定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  相似文献   

14.
杜新民 《农学学报》2012,2(7):55-58
为促进科学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培育黄瓜壮苗,进一步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以‘新津春4号’黄瓜为材料,缺锌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ZnSO4?7H2O处理(0、0.1、0.2、0.4 mg/L)。通过营养液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锌浓度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锌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根系的总长度、平均直径、总面积、总体积、根尖数逐渐提高,Zn3(0.4 mg/L)时达到最大。(2)在Zn0(0 mg/L)到Zn2(0.2 mg/L)范围内,随着锌浓度的提高,POD、CAT活性升高,当锌浓度大于Zn2时,POD、CAT活性降低;SOD活性随着锌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3)综合考虑的黄瓜生长生理指标,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最佳ZnSO4?7H2O浓度为0.2 mg/L的1/2 Hoagland营养液。  相似文献   

15.
在马铃薯生长中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喷施多效唑能矮化植株,抑制地上茎杆生长,使植株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以喷施40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6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16 572.22 kg/hm2,比对照增产3 516.66 kg/hm2,增幅为26.94%,淀粉含量最高达19.48%,比对照增长12.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