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3个主成分为反映经济发展和人口状况的主成分F1、反映节水技术状况的主成分F2、反映降水量状况的主成分F3。从主成分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3—2010年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稳步递增趋势,但在2008年和2009年出现了小的波动,其原因主要是2008年、2009年两个年份降水量减小。要促进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控制该区域人口数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普及和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2.
邵金花  刘贤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17-5018,502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西安市及各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主成分分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为对象,提出了用于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建立了山西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的综合指标-综合主成分,分别选取出了反映自然支持力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指标和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的主成分,并用熵值法对其赋权,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计算出山西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对综合主成分进行的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它服从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山西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主成分及其评价标准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方法]基于罗平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罗平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影响其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对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是资源及环境因素;罗平县10年来各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时序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乡(镇)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较明显,差异呈减小趋势。[结论]采用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将时间序列加入到评价体系中,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分析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并保证了系统分析的可比性。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黄河沿岸带3地市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州为研究对象,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从生态弹性度、资源环境承载指数、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等方面,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对兰州、白银、临夏的生态旅游现状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选取18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13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评价其驱动力.分析出2005-2013年,F值从-2.341 7增加到3.380 5,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农业生产和人口数量是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最后提出应合理控制农业人口数量,合理规划灌溉面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等建议,以增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选取19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经过指标数据线性变化法的归一化处理,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沿海省份海洋资源承载力分为供给功能、经济功能和环境功能三类,对我国11个沿海省份2008年海洋资源承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洋资源承载力最高的是广东和山东,其次是天津、上海、福建、辽宁、江苏、浙江和海南,海洋资源承载力最差的是河...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级生态市建设为政策前提,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平凉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均方差决策法对平凉市综合生态承载力做出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02-2011年平凉市生态承载力指数持续上升,从2008年转为正值,说明平凉市生态承载力已达到可承载的状态。研究结果与平凉市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表明所建立的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元统计和层次分析等方法,从海洋资源开发力、海洋环境承载力、海洋科技支持力、海洋经济发展力和海洋管理组织力5个层次建立江苏省海洋承载力的评价模型,定量测算2001—2011年江苏省海洋承载力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定量数据测算表明:江苏省海洋承载力水平呈现U形曲线趋势,海洋承载力的5个子系统得分基本呈上升趋势,海洋承载力贡献度的主要因子是海洋科技支持力、海洋管理组织力,但是海洋环境承载力的下降趋势亟需关注。从提升海洋科技支持力、加强海洋管理组织力、提高海洋环境承载力等角度,提出合理利用并提高江苏省海洋承载力水平、质量和功能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方法]根据2005 ~2014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山东省水资源公报》等,选取总人口、城镇化率、水资源总量等14个指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得到影响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两大主成分因子,并对2005 ~ 2014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趋势进行评价.[结果]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2005~2014年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与人口、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有关.[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运用科学技术可有效缓解水资源压力,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秦文俊  钱玉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31-17034
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詈下,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参照区域,分析了盐城市2004~2008年相对资源承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2004~2008年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富余状态;②经济承栽力处于超载状态;③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经济承载力发展不平衡是阻碍盐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盐城市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①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着实提高相对经济承载力。②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稳定土地资源承载力。③整合区内的优势资源,争取在苏北地区发展中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2.
陶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22-12023,12078
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作为主要承载资源,按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1986~2006年作为分析期,计算得出华东地区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华东沿海地区经济资源是当地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而内陆地区土地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承载力相对比较均衡;②华东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差距比较大;③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仍是粗放式的。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将人地和谐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古代朴素的人地协调理论、近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以及现代人地和谐理论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人地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人地关系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人口分布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不匹配;耕地数量、质量不断下降;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展,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乡村生态景观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退化。进一步从土地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构建人地和谐的土地管理机制,主要有:加强土地承载潜力研究,合理引导人口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大力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明晰土地产权,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强土地生态安全建设,完善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1985~2005年西藏资源人口承载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西藏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及计算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物,选取人口、耕地面积和GDP等指标对西藏20多年来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时空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西藏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增长整体上低于全区人口的增长;②以全国对比,西藏实际资源人口承载力远远大于相对资源综合人口承载力,人口处于严重超载的状况等。文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缓解西藏人地关系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拥有类型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五个层面构建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村——龙现村进行具体的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具体层面来看,龙现村的资源空间承载力为413~723人·d-1;设施承载力为300人·d-1,体现在可接待住宿设施数量相对较少、容纳游客数量较为有限;社会环境承载力为2 947人·d-1;生态环境承载力为4 800人·d-1;社会经济承载力方面因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未产生限制。总体来看,当前龙现村旅游承载力水平相对较高,旅游活动在可承载范围内。虽然设施承载力相对较弱,但该层面并未成为限制性因素,仍可支持当地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GIS技术从社会经济发达度和可利用资源两方面构建基于像元尺度的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方法]监测局部区域的资源承载力状况并分析空间变化趋势,以红寺堡区为例研究其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红寺堡区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部地区承载力较高,南部地区承载力较低,符合红寺堡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现实状况。[结论]基于像元尺度的资源承载力评估模型能够将评价单元细化到像元尺度,有利于弥补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区域内部异质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在对汕头市水资源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选取适合汕头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指标,并针对水资源系统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其他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汕头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等级划分为3级,结果表明,2000—2009年,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情况较好,多数年分为1级,2004、2009年为2级,但近年有逐步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刘慧  蔡定建  许宝泉  余长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64-14267,14277
以赣江源流域地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自然水资源和人口现状等16个指标中筛选出影响该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4个主因子C1、C2、C3、C4,并通过熵权法对4个因子的得分赋权重,综合评价出2001~2009年该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状况。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走向一个相对健康的方向。通过对赣江源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从水量分配、水权归属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以期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水资源承载信息的参考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1978-2003年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吉林省1978--2003年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吉林省的土地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经济资源,是吉林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78-2003年,吉林省的综合承载力一直超过实际承载人口数量,处于相对富余状态。除了1996--2000年,这种状态呈上升趋势。③在东北三省中,吉林省的综合承载力低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④吉林省9个市州的相对承载力有较大差异,且每个市州的相对承载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一定的变化。通过吉林省相对承载力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