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食用豆是人类重要的传统食物资源,是中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口创汇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病虫害是影响食用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控制食用豆病虫害的经济、安全和有效措施。目前,中国已对万余份食用豆种质进行了抗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抗性资源,对部分材料进行了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定位研究,并育成了一些抗性品种。然而,相对大宗作物而言,中国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基础薄弱,进展缓慢,导致生产上缺乏高产、多抗、优质的食用豆品种。文中从食用豆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的发掘与分子定位、抗性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对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促进中国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莱豆新品种龙莱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集龙岩市莱豆地方品种13个,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品种筛选、提纯、繁殖、特征特性观察与栽培技术试验,育成的莱豆新品种龙莱1号具有中熟、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商品价值高等特点。该文介绍该品种从2003~2010年的选育过程及该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3.
非生物胁迫是影响牧草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因而探究其抗逆性响应特征、指标、评价方法,对于提升和稳定牧草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阶段关于油莎豆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及适应性机制的研究较少,这直接制约着油莎豆抗逆育种的进程。文章简单概述了油莎豆在几种常见非生物胁迫下(干旱、低温、盐碱)的生理生化功能及分子调控机制,并对油莎豆抗逆育种提出展望,以期为油莎豆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日益增长,牛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然而传统的肉牛养殖业由于繁殖率低等原因,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牛肉的需求,因此研究高效稳定的遗传育种和繁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现阶段肉牛遗传育种技术和繁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对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肉牛育种和繁殖产业以及肉牛养殖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直接育种繁殖、两圃法生产原种、三圃法生产原种3方面介绍通豆5号原种繁育生产技术规程,以为该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扁蓿豆扦插的影响,对扁蓿豆枝条进行了扦插繁殖生根实验。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顶端包裹以及不同生长环境下对扁蓿豆扦插成活的影响,以期为扁蓿豆的繁殖与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顶端不包裹的前提下,日照的环境下有利于扁蓿豆扦插成活;在培养箱内,顶端包裹有利于植物成活;日照环境下的顶端包裹有利于扁蓿豆扦插生根。  相似文献   

7.
魔芋产品富含纤维素,能预防多种疾病,是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我国魔芋栽培历史悠久,但大面积栽培和规模化繁殖的历史短,生产中尚存在各种技术问题.目前有关魔芋繁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无性繁殖,针对种子繁殖与育种、组培繁殖的报道较少.该文概述了魔芋的种子繁殖及育种、组培繁殖及其他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魔芋繁殖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魔芋的规模化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农业》2021,(1):40-43
油莎豆是一种高产、优质,集粮、油、牧、饲于一体,开发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新兴经济作物。本文综述了油莎豆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功能及遗传学研究进展,探讨了油莎豆遗传育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油莎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彩色马蹄莲抗病·育种及快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仁  何丽斯  彭峰  夏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12-16314
近年来,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彩色马蹄莲以其独特的形状和靓丽的色调,赢得了很多花卉消费者的青睐,而彩色马蹄莲的病害和种苗快速繁殖一直是困扰花卉栽培者的重大问题。就彩色马蹄莲的病虫害防治及其育种和快速繁殖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今后彩色马蹄莲抗病虫育种和快速繁殖方面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梅学术和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梅的种质资源、育种、繁殖、栽培技术、分子生物学、梅文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对2007年以来梅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梅研究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研究和利用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防治十分必要。丽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专性寄生天敌,对温室白粉虱控制效果突出。为明确越冬番茄温室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的关键技术,以普通的化学农药防治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益害比(2∶1、4∶1和6∶1)放蜂对白粉虱的控制效果,以及3月5次放蜂与11月2次放蜂+翌年3月5次放蜂(放蜂益害比均为6∶1)对白粉虱数量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益害比放蜂处理的温室白粉虱数量均低于对照,尤以6∶1处理控制白粉虱效果最好;3月放蜂处理能将温室白粉虱数量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效果与11月放蜂+翌年3月放蜂处理差异不显著。在衡水越冬番茄温室内使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时,应将释放天敌集中在年后温室温度刚开始回升、害虫发生数量较少时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限制植物的生长,受盐害最主要的时期是种子萌发期和幼苗生长期,通过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苦马豆种子,研究高盐浓度下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推迟、发芽率降低、胚根生长量下降.在500mmol/L浓度时,种子不发芽;各处理区随盐浓度的增加电导率越大,脯氨酸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细胞膜修复的抑制可能是造成苦马豆种子萌发推迟和发芽势下降的主要原因,脯氨酸含量可能和植物耐盐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温度及低温贮存天数对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成虫羽化率的影响,为贮存和指导田间适期释放丽蚜小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温度[(10.0±0.5)、(15.0±0.5)、(25.0±0.5)、(30.0±0.5)℃]对被丽蚜小蜂寄生的烟粉虱(Bemisiatabaci Gennadius)褐蛹成虫羽化率的影响;测定丽蚜小蜂褐蛹在(10.0±0.5)℃下低温贮存10、15、20、25、30 d后分别放入(25.0±0.5)、(30.0±0.5)℃恒温培养箱后的成虫羽化率。[结果]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羽化率和羽化速率相应提高,在(10.0±0.5)℃下10 d羽化率仅为15.3%,而在(30.0±0.5)℃下7 d羽化率即达92.5%;低温贮存20 d后,在(25.0±0.5)℃和(30.0±0.5)℃下羽化率可分别达92.9%(11 d)和90.9%(7 d),而贮存25 d后羽化率只有31.2%和41.8%(11 d)。[结论]温室温度应在20℃以上时放蜂,且放蜂时应增加10%放蜂量;丽蚜小蜂褐蛹低温贮存时间最长为20 d。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设施条件下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与黄板联合使用对番茄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探讨设施农业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技术.[方法]每株烟粉虱成虫不超过3头,若虫不超过2头左右释放,每5-7 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5次,每次5 000头/667 m2.[结果]丽蚜小蜂平均出蜂率均在84.5;以上,最高寄生率达73;.从起始释放到其建立种群历时约35 d,约两个月后控制烟粉虱种群.丽蚜小蜂在番茄上的分布调查表明:垂直方向上,在番茄生长旺盛期,丽蚜小蜂主要分布于植株的中下部;而当番茄生长中后期,丽蚜小蜂随着烟粉虱分布的上移逐渐分布于植株中上部;水平分布由东向西(棚室进门向内)依次表现为高→低→高→低→高的规律性.[结论]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为主结合黄板诱杀对番茄上烟粉虱防治效果显著.黄板可有效地降低烟粉虱成虫数量而对丽蚜小蜂的诱杀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与丽蚜小蜂(E. formosa)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为寄主植物,温室白粉虱为寄主昆虫,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以10 : 0、8 : 2、5 : 5、2 : 8及0 : 10进行混合释放,每20 d抽样1次,调查浅黄恩蚜小蜂、丽蚜小蜂及粉虱的种群动态变化。【结果】2种寄生蜂以不同比例混合释放60 d后,丽蚜小蜂在寄生蜂中的百分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不同比例混合释放或单独释放,均能将粉虱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5 ES﹕5 EF混合释放后,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粉虱的百分率始终高于83%,对温室白粉虱表现出长期稳定的控制效果。【结论】在温室白粉虱作为重要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并不能竞争取代丽蚜小蜂,浅黄恩蚜小蜂的存在没有干扰粉虱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喀什设施蔬菜种植区人工繁殖丽蚜小蜂的扩散功能,为利用人工繁殖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设置三个重复处理,放蜂数量均为2 000头,放蜂点设在温室大棚的中部,以放蜂点为中心点,对距离中心点东西方向2、4、6、8m处植株作插牌标记,放蜂后3d,采集标记植株叶片,带回室内观察寄生率,分析扩散距离与寄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丽蚜小蜂释放后第3d,寄生率由中心点向东西两侧呈降低趋势,放蜂中心点和距中心点2m处被丽蚜小蜂所寄生的白粉虱若虫寄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中心点83.94;、2m处为80.79;和77.36;,而与距中心点4、6和8 m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距中心点8m处平均寄生率最低,为11.46;和3.17;.[结论]在温室条件下,人工繁殖丽蚜小蜂由放蜂中心点向两侧扩散距离越远,寄生率越低.放蜂后3d丽蚜小蜂的扩散范围集中在半径2m的范围内,有部分个体扩散距离可以达到4 ~6 m,有极少数个体扩散距离可以达到8 m.  相似文献   

17.
丽蚜小蜂防治设施番茄烟粉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释放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效果。[方法]在不同地点释放丽蚜小蜂,放蜂后按规定时间分别调查烟粉虱成虫和若虫数量以及丽蚜小峰成虫羽化数量和被粘死数量。[结果]放蜂第3周和第4周,两地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90.9%和77.4%、94.6%,控制成虫效果分别为35.1%、61.2%和58.0%、76.0%;21 d(3周)后,成虫平均羽化率为89.4%,粘死率为7.2%,实际出蜂率为82.2%;控制烟粉虱的效果在放蜂后第2周开始显现,第4周能有效发挥防治作用。[结论]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效果较好,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烟粉虱发生初期,提前10~15 d放蜂,且应增加10%的放蜂量。  相似文献   

18.
In addition to the viviparous fish Mollienesia formosa, two other species of poeciliids have recently been found to produce only female offspring. The young of these females, however, unlike those of M. formosa, inherit characteristics from any one of the several species of males used in experimental matings.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寄生、发育、存活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气候箱内测定了5种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寄生、生长发育、存活以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间丽蚜小蜂的寄生率差异显著,5种寄主植物中,丽蚜小蜂在番茄上的寄生率最高(84%),其次为菜豆、烟草、棉花,黄瓜上寄生率最低(26.9%)。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的生长发育、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有较大影响,寄主植物间差异显著,但对其存活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的环境污染物,珊瑚是构成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基石,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以南海3种典型的造礁石珊瑚:鹿角杯型珊瑚(Pocilloporadamicornis)、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和美丽鹿角珊瑚(Acropo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