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黄花梨’(Pyrus pyrifolia(Burm.)Nakai.cv.‘Huanghua’)为试材,对其根与枝木质部、韧皮部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枝与根的木质部及韧皮部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波动性变化,枝条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根部,休眠期枝与根中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且根和枝中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梨品种枝条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5个抗寒性不同的梨品种在休眠期间枝条内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抗寒性强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且与抗寒力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含量与抗寒力强弱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甘薯在贮藏过程中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47145、47177、47157、47151、47138、47175共6个自选高淀粉甘薯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甘薯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糖的增加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可减缓这一进程.在17℃条件下,6个材料平均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80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87个百分点;贮藏28 d的淀粉含量下降2.9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87个百分点.10℃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1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28个百分点;贮藏28d的淀粉含量下降1.42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16个百分点.[结论]研究可为甘薯贮藏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菠萝蜜不同种质成熟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了解现有种质群体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9份菠萝蜜种质为材料,其中4份分别在2次不同的时间取样1次,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16.00%~20.00%时,淀粉含量在0.36%~4.46%;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20.01%~25.00%时,淀粉含量在0.42%~3.61%;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25.01%~30.00%时,淀粉含量在0.28%~3.10%;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30.01%~35.05%时,淀粉含量在2.08%~2.78%。在不同时间取样的4份种质中,后取样种质的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相比先取样种质稍有下降。[结论]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对分属不同栽培种的98个梨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以比较不同种及品种间糖含量和组成的特点与差异。【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熟期梨果实中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成熟期梨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均值为51.17mg·g-1FW。不同品种之间,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1.14—47.75mg·g-1FW和4.46—47.29mg·g-1FW。(2)不同栽培种梨果实的糖分组成中,果糖的含量均为最高,占总糖比例的42.22%—57.02%,而其它3种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系统中存在较大差异。白梨和新疆梨中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接近,蔗糖含量最低;西洋梨和秋子梨中葡萄糖、蔗糖含量接近,但西洋梨中山梨醇含量较高,而秋子梨的山梨醇含量较低;砂梨中蔗糖、山梨醇含量接近,葡萄糖含量最低。(3)不同种之间糖分的分布特点是:白梨分布在高葡萄糖和高山梨醇区域,砂梨分布在高蔗糖和高山梨醇区域;西洋梨分布在高果糖和高山梨醇区域,秋子梨分布在高葡萄糖和高蔗糖区域,新疆梨分布在高果糖和高葡萄糖区域。【结论】梨果的糖分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不同品种之间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不同栽培种中,果糖含量稳定,其余糖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糖组分的分布划分,白梨为高葡萄糖和高山梨醇型,砂梨为高蔗糖和高山梨醇型;西洋梨为高果糖和高山梨醇型,秋子梨为高葡萄糖和高蔗糖型,新疆梨为高果糖和高葡萄糖型。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辐选01,华南5号(SC5),新选048,新选056,南洋红(SC201),华南205(SC205),GR891,华南124(SC124)为材料,分别在块根形成期、块根膨大期和工艺成熟期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块根淀粉含量,探讨木薯叶片可溶性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块根形成期到工艺成熟期,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都逐渐增加,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积累呈正相关,从块根膨大期到工艺成熟期,叶片还原糖含量逐浙增加,与块根淀粉积累呈正相关,而叶片蔗糖含量逐浙降低。与块根淀粉积累呈负相关。8个品种都有同样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9.
化杀1号对棉花可溶性糖淀粉及叶绿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化学杀雄剂1号对棉花叶片和花药中可溶性糖、淀粉以及叶片中叶绿素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杀雄剂1号后,棉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叶绿素减少,花药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杀雄剂中添加脯氨酸以及混合氨基酸(脯氨酸和谷氨酸)等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接近对照水平;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仍然高于对照;花药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仍然低于对照。表明对棉花使用杀雄剂后,阻碍了叶片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的运输,进而导致花药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缺乏,造成花粉发育成熟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亏缺,这可能是棉花杀雄剂的杀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HPLC-ELSD法测定梨果实中不同种类可溶性糖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4个品种梨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糖醇)和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CAPCELL PAK NH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50℃柱温,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70∶30)溶液,流速为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为80℃,N2(氮气)流速为2.0 mL.min-1。在12 min内能准确检测出梨果实中4种糖,加标回收率为96.40%~103.20%。‘巴梨’、‘黄冠梨’、‘丰水梨’和‘砀山酥梨’果实中各种糖组分的HPLC-ELSD法测定结果表明,梨果实内主要的可溶性糖是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糖醇,其中果糖含量最多,占总糖含量的43%~66%,其次为山梨糖醇和葡萄糖,分别占总糖含量的13%~28%和14%~18%,蔗糖含量最少,约占总糖含量的4%~12%。 相似文献
11.
梨枝条中淀粉、还原糖及脂类物质动态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组织显微化学特性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越冬期间,梨枝条组织细胞中淀粉粒、还原糖及脂类物质的分布、数量和转化程度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冬季休眠期淀粉粒大量水解,还原糖含量增加,脂类物质向形成层密集。其中,抗寒种类淀粉粒小且水解彻底,还原糖含量高,脂类物质在形成层处高度聚集。解除休眠后、淀粉重新累积,还原糖、脂类物质含量较少,且抗寒种类淀粉粒增加的数量少,还原糖、脂类物质下降幅度也低于不抗寒种类。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糖、果糖、蔗糖、可溶性淀粉标准液和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进行研究,确定了蒽酮比色法测定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可溶性糖含量的最佳试验条件:把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加热煮沸10 min,过滤,用活性炭脱色,滤液加入6 mol/L盐酸在105℃消煮100min,加入蒽酮(浓度为80%的硫酸溶液),沸水浴中加热12 min的条件下,显色体系在620 nm处的吸光度达到最佳值,糖的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用所拟方法对凉山洲西昌科兴农业科技公司马铃薯淀粉深加工企业的马铃薯淀粉深加工废液可溶性糖进行测定,相对误差均在1.4%以内,加标回收率在96.4%~103.0%,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传统方法测定梨可溶性糖含量耗时长、成本高、步骤繁琐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光谱扫描梨果检测其可溶性糖含量的新方法。以河北省威县龙集梨园的‘新梨7号’为试材,利用光谱仪扫描果实获取其光谱反射率,使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梨可溶性糖含量,采用SG平滑滤波法、标准正态变量(SNV)和正交信号校正(OSC)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连续投影算法(SPA)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法(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建立预测模型,最终选择使用OSC+PCA+SVR建立基于光谱反射率的梨可溶性糖含量的预测模型,其训练集RC2=0.85,RMSE=2.21,测试集RV2=0.78,RMSE=1.48,实现了对梨可溶性糖含量高效、快速、低成本、无破坏性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茎叶可溶性糖与块根淀粉积累特性,为木薯的高产栽培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和高淀粉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在块根形成初期(植后70~80 d))、形成中期(植后90~100d)、块根膨大初期(植后120~130d)、膨大中期(植后150~160 d)和块根成熟期(植后235~245d)分别测定两个木薯品种的茎叶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分析茎叶可溶性糖含量和块根淀粉积累间的关系.[结果]两个木薯品种的茎叶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在块根形成中期以前表现为华南124>辐选01,块根形成中期以后表现为辐选01>华南124.在木薯的整个生育期,辐选01的淀粉合成量和淀粉合成速率均大于华南12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辐选01茎叶中还原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茎秆的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华南124茎叶还原糖、可溶性糖、叶片蔗糖含量均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木薯茎叶可溶性糖对块根淀粉积累有重要作用,其中茎秆对可溶性糖的运转能力是影响淀粉合成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6.
春玉米籽粒可溶性糖积累规律及其与淀粉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号)为材料,研究氮素用量对春玉米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中蔗糖含量在吐丝后先增加后降低,果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7.
18.
19.
枇杷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枇杷果实糖代谢、果实品质形成与改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不同枇杷品种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总糖含量、甜度值差异显著,白肉型品种的总糖含量与甜度值变化趋势一致,红肉型品种的总糖与甜度值的变化趋势相近;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主要为果糖,其含量平均值为42.33 mg/g(FW),占总糖的42.74%;山梨醇的含量最低,含量平均值为2.66 mg/g(FW),占总糖的2.69%。相关性分析表明,枇杷果实果糖与甜度值、总糖与甜度值的相关性极强(均为r=0.90**),总糖与果糖显著相关(r=0.79*),总糖与葡萄糖、山梨醇、蔗糖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果糖是构成枇杷果实总糖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果糖和总糖可以反映枇杷果实甜度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枝、叶、种实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调查花芽形成数量,得到以下结果:1)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在短枝中相反;2)9月中旬以后表现为叶量增大,短枝中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增高;负载量越大,叶片中淀粉、可溶性糖越低,而在短枝中二者含量增高;3)叶量增大,越有利于花芽形成,负载量越大,花芽形成越少,但叶量对花芽形成的影响大于负载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