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1986年7月,我们对全县鸡群Ⅱ系苗的免疫状况进行了检测,并对免疫效价、抗体滴度分布做了分析。鉴于我国农村目前养鸡仍以散养为主、随机采样的结果分析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1.血样来源对全县43个乡镇全部采样,每乡抽检3户(以散养鸡为主),每户5只,全县共采样645份。实检551份。采血对象均为Ⅱ  相似文献   

2.
选择养鸡场笼养鸡和农村的散养鸡,分别作了鸡新城疫几种免疫方法的效果比较,于末次免疫后15天左右采集血清作 HI 测定。结果,点眼,滴鼻法,因抓鸡造成挤压死亡及免疫两周内的应激反应,死亡率高达8%;肌肉注射Ⅰ系苗1周内,中鸡的日增重下降75.6%,采食量下降13%;Ⅰ系苗两次饮水免疫的效果最好。为了寻求笼养鸡和农村散养鸡的新城疫免疫方法,我们分别用几种方法进行了免疫效果比较试验,现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为预防非典型鸡新城疫(CND),选母抗 HI 价1:16以上的2~10日龄雏鸡,以肌注 NDⅡ系苗800个免疫最进行首免后一个月,HI 价达1:16以上者达100%.此时用ND 中等毒力 MVK teswar 株Ⅰ系苗2000免疫量加强免疫,其 HI 价达1:16以上者,免疫后3、6、10个月均为100%,13个月为96.2%,16个月为100%.13及16个月免疫鸡攻 NDV 强毒(100个 MLD)可获全数保护.用接种13个月的免疫鸡与强毒对照鸡同居,不发生接触感染.以Ⅱ系苗800个免疫量首免Ⅰ系苗2000免疫量加强免疫共接种92.3万只鸡。未发现 CND;从中抽取102只免疫鸡做HI 试验,HI 价达1:16以上者为93.1%.可见,以Ⅱ系苗800个免疫首免,Ⅰ系苗2000个免疫量加强免疫的程序,能使生产鸡群在全程(16个月以上)保持较高的抗体效价,可防止 CN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养鸡实践中,笔者了解到给青年蛋用鸡同时接种鸡新城疫Ⅰ系苗和鸡痘苗后,鸡的反应较重,而且有部分鸡只仍会出痘.为了确切弄清这一现象,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指导以后的防疫工作,笔者于1992年8月有意识的对一批青年鸡作了一次用新城疫Ⅰ系苗和鸡痘苗同时及分段接种免疫对比试验.结果发现试验鸡只对新城疫的免疫应答良好,对鸡痘的免疫出现了异常现象.现把试验经过和笔者的初步分析等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选鸡分组:试验分别在三家养鸡户进行,三群罗斯鸡因进鸡时间不同有三月龄和四月龄的不等.试验前,给所有鸡只都按要求接种过马立克氏病苗,新城疫Ⅱ系苗,法氏囊苗.并严格淘汰病弱鸡只,最后参试只数为650只,按自然群编为试验组400只,试验二组200只,对照组50只. 2.疫苗稀释:①新城疫Ⅰ系苗:选用陕西生物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鸡新城疫,现地经常应用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以下简称Ⅰ系苗)和鸡新城疫Ⅱ系冻干苗(以下简称Ⅱ系苗)进行疫苗接种,但有的地方应用后效果不理想或失败。为了查清原因,对10群18组鸡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调查对象 1、已进行过鸡新城疫免疫的鸡群。 2、疫菌免疫有效的鸡群。 3、经各市、县级以上兽医卫生部门定  相似文献   

6.
我站于 1 999年 1 1月下旬至 2 0 0 0年元月上旬 ,对灵川、兴安、全州、灌阳、恭城、平乐、荔浦、永福、龙胜、资源和临桂等 1 1个县的猪、牛、羊、鸡的防疫注射及死亡情况 ,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每个县调查 3个乡 (镇 ) ,每个乡 (镇 )一般调查 6个村 ,每村调查 1个自然屯 ,每个屯调查50户。调查中 ,根据预先设计印制的调查表的内容和要求 ,由调查人员向户主逐项进行认真询问、查看有关免疫证明 ,并将调查数字如实填于调查表中 ,最后进行累总。本文只对鸡的免疫及死亡情况综合分析。1 农户散养鸡的基本状况在上述 1 1个县中调查了 33个乡 (镇…  相似文献   

7.
利用Laso ta系鸡新城疫病毒(NDV)接种无特定病原(SPF)鸡胚获取的含毒尿囊液,加入一定比例的矿物油佐剂制成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和Laso ta 系弱毒疫苗联合使用免疫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群。获得了抗体滴度上升均匀在体内持续时间长,抗ND 强毒攻击的满意效果。疫苗效价高,免疫原性好,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应用ND—Ⅰ系疫苗免疫的鸡群。对首免用Laso ta 系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注射0.1ml 的35日龄、70日龄肉仔鸡攻以ND 强毒,保护率为百分之百。对在120日龄免疫用新城疫油苗肌肉注射0.5ml 的蛋用种鸡在免疫后11个月以ND 强毒进行攻击,保护率亦为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8.
防城区的大部分地区 ,群众养鸡仍以散养为主 ,规模多在 3 0羽 /户左右。散养既提高其肉质风味 ,又可降低饲养成本 ,但饲养管理水平和防疫水平跟不上 ,死亡较多。为了提高散养鸡的成活率 ,发掘放牧散养的优势 ,我们进行农户养鸡现状调查 ,以便总结经验指导农村散养鸡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户养鸡积极性。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防城区 5个乡共 1 5个村 ,每村调查 1 0个养鸡户 ,共调查 1 50户 ,调查内容包括 2 0 0 2年鸡饲养数、损失数、病死数、活鸡市场价格等 ,同时调查了 8户规模较大的围栏养鸡户。2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结果见表 1…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7月 9日 ,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 4 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 ,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 ,次日发病 35 6只 ,3日后开始死亡 ,共死亡 12 9只 ,经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群鸡 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 ,7日龄免疫鸡新疫城Ⅱ系苗 ,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 ,70日龄免疫鸡豆苗 ,至 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 110日龄时转群 ,结合转群用隔夜凉开水溶解Ⅰ系苗 ,蘸笔用保温瓶内开水烫涮后 ,蘸苗于翅膀内侧无毛处刺种两下。免疫鸡新城疫Ⅰ系苗后 ,于次日发病 35 6只 ,发病率 73% ,发病后病鸡按 2 5mg/kg·体…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13日,接到商州区城关街道办事处杏树园村陈某的报告,该村2户笼养鸡和附近散养鸡发生大量死亡,我们立即赶往该村,于当日下午进行诊断与处理,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鸡群8月29日发病,历时10多天,从村防疫员的免疫记录看,笼养鸡户采用程序化免疫,散养鸡采取春秋集中免疫的方法,笼养鸡免疫是在100日龄免疫新城疫一次,散养鸡均在三月份进行过集中免疫.调查发现,笼养鸡户是由于疫苗取回后放在25℃左右的室温下,第二天才进行接种;散养户的疫苗大都采取拌料喂给.因而导致免疫失败,引发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鸡业发展和不断引入新品种,鸡病对养鸡业的危害日益严重。据近年来武威地区鸡病临诊资料所示,我们于1989—1990年对本区所辖武威市,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县鸡新城疫、鸡白痢、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禽结核、禽霍乱、鸡霉形体、传染性法氏囊病、弓形体和鹦鹉热衣原体10种鸡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被检血清随机采武威、民勤、古浪、天祝4县(市)具有代表性的28乡(镇)成年鸡鲜血363份,分离血清,置冰箱保存备检。弓形体、衣原体试前血清灭能。供血鸡采血前10个月左右曾用鸡新城疫Ⅱ、Ⅰ系苗免疫。2.诊断液鸡新城疫抗原、高免血清由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提供,效价分别为1:2560、1:1280;鸡白痢琼扩抗原、阳(阴)性血清由甘肃农业大学传染病教研室提供;鸡马立克氏抗原及阳性血清(批号8903)、传染性喉气管炎琼扩抗原  相似文献   

12.
1983年起,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市农户鸡推广Ⅰ系疫苗气雾免疫。三年先后免疫777万余只,经抗体监测和攻毒试验等检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小区试验(一)材料:1.免疫喷雾器系大连市家用电器七厂生产;2.HIT 器材(略);3.疫苗系×省兽医生物制品厂生产的Ⅰ系弱毒鸡胚冻干苗(批号2—5批组1984年6月9日失效);4.试验鸡选×县23个农户的209只鸡,其中200只挂脚号。  相似文献   

13.
李华 《中国家禽》1996,(12):17-17
鸡IBD在农村散养鸡群中流行和传播李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畜牧局432200)近年来,我县农村散养鸡群中鸡新城疫疫情有所抬头,很多农户反映接种过鸡新城疫Ⅱ系、Ⅳ系和Ⅰ系苗的鸡群,仍然发生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因症状与新城疫类似而误认为是鸡新城疫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新城疫Ⅱ系苗对一日龄雏鸡进行滴鼻免疫,20日龄用Ⅰ系苗再作饮水免疫。通过对1000羽试验雏鸡血清HI抗体效价的连续检测和攻击强毒试验结果,证明雏鸡早期进行两次免疫后,HI抗体效价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强毒攻击具有怪强的抵抗力。 Ⅰ系苗饮水免疫后,经80天观察,未见鸡群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Ⅰ系苗免疫后3天,采取免疫鸡和同群感染鸡的脑,肺脏,脾脏,腔上囊和血液分别接种9日龄鸡胚,未能分离到Ⅰ系病毒。 实验中,对雏鸡免疫后各个时期腔上囊,脾脏,肠道淋巴组织及气管和肺等器官的免疫应答表现作了较为系统的观察。免疫后各器官淋巴细胞的明显增多,反映了HI抗体效价提高的相关免疫状态。气管和肺脏次级支气管上皮下大量淋巴细胞集聚和形成淋巴滤泡,提示采用滴鼻和饮水免疫途径可以诱导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力和增强局部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8日龄雏鸡 70只随机分为 A、B组 ,每组 35只。A组 ,转移因子稀释 ND 系苗。B组 ,生理盐水稀释 ND 系苗。免疫途径为点眼、滴鼻。分别在免疫前 (0 d)和免疫后 2 ,4 ,6 ,8,10 ,12 ,14 d和 16 d采用 β-微量法测各组鸡 ND抗体效价。免疫后 2 6 d用 F48E9毒株攻击各组鸡。试验结果表明 ,各组鸡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且 A组鸡与 B组鸡免疫后抗体效价在整个免疫期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攻毒试验结果显示 :A组的死亡率为 4 2 .3% ,B组的死亡率为 5 9.3%。 A组与 B组的保护率呈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县对鸡新城疫Ⅰ系苗的免疫均采取肌肉注射,其费时又费力,加上农户的散养、少部分农户又不愿接受鸡的防疫及防疫处于高温季节等,给每年的鸡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于1992年7月在双南乡对Ⅰ系苗的接种途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抗体的检测及保护率的观察,得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适合农村散养特点的、能替代肌注的接种途径——气雾法。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1、试验鸡:双南乡部分农户的散养鸡。鸡龄为二个月以上,健康无病。数量为1000羽。2、疫苗:南京生物制品厂生产,批号432-4,生产日期1991.11.11。3、鸡新城疫强毒:来自江苏农学院传染病教研组。4、HI抗原:南京农业大学提供。5、微型喷雾器:浙江省余姚市低塘垫桥微型喷雾器厂生产,规格为200毫升。(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市养鸡业迅猛发展,涌现了大批商品化、专业化养鸡场(户)。据1989年统计:共有养鸡专业户332户,饲养群鸡111.79万羽。但部分养鸡户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鸡群发生新城疫的事例时有出现。如养鸡户陆某和陈某某去年各饲养 AA苗鸡1600羽,10~14日龄时均用Ⅱ系苗滴鼻首次免疫。当时由于另一饲养户把100羽未经免疫的 ND病鸡带入鸡场,导致该两群鸡发生 ND 死亡3100多羽,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六月间,我县甘都供销社为了扶持养鸡专业户,从互助县调进一批“288”品系的雏鸡共3,600只,分配给四合生、苏合加、阿华和甘都街等村的养鸡专业户饲养。十月十二日该乡兽医给九户的1,783只鸡(均为四月龄的雏鸡)作了鸡新城疫Ⅰ系苗常规预防接种工作,接种后3—4天  相似文献   

19.
2、4日龄雏鸡经加左旋咪唑-萄聚糖微粒的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下称加左Ⅱ系苗)首免后的 HI 抗体上升效价极显著高于Ⅱ系苗接种组(P<0.01):抗体效价的升高极少受母源抗体的干扰:抗体下降至有效效价以下的时间明显迟于Ⅱ系苗组.人工造成免疫缺陷雏鸡接种加左Ⅱ系苗后,可使 HI 抗体效价达到健康雏鸡单独应用Ⅱ系苗免疫后的水平(P>0.05)。攻毒后,加左Ⅱ系苗的保护力显著高于Ⅱ系苗(P<0.05),并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当雏鸡母源抗体降为零或二免时,该苗无明显提高 HI 抗体效价的作用 (P>0.05).加左Ⅱ系苗免疫雏鸡与Ⅱ系苗免疫雏鸡具有相同的细胞免疫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0.
《北方牧业》2012,(12):23
正1.疫苗的选择(1)选择信誉可靠厂家生产的优质高效疫苗,如Intervet,国产疫苗有些会出现免疫效价不稳定。(2)选择免疫原性强、安全性高、能在早期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如ND疫苗:Ⅰ系苗毒力强,只能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只;Ⅱ系苗非常安全,但不能突破母源抗体;Ⅳ系苗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病原性,不要用于3周龄以下的鸡只;能满足各项条件的是克隆30(Clone30)。(3)根据周围环境毒力选择疫苗,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