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花生新品种泰花4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泰花4号花生新品种的生育及产量影响;最佳种植密度为16.2万穴/hm^2,每穴2苗。  相似文献   

2.
播期和移栽密度对皖稻68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景道  李胜群  左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922-8924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对皖稻68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设播期和移栽密度2个因素。其中,播期设5个水平(5月5、15、25日,6月4、14日),移栽密度设3个水平(22.20万、27.75万、33.30万穴/hm^2),共15个处理。[结果]播期越早全生育期越长,播期越迟全生育期越短;相同播期不同移栽密度生育期及全生育期天数基本一致。皖稻68的产量以播期5月15日,移栽密度27.75万、33.30万穴/hm^2时最高。播期和移栽密度对皖稻68产量构成因素影响较大。[结论]为皖稻68的在安徽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隐性核不育油菜全不育系"沪118A"制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隔离条件和不同母本移栽密度下进行了全不育系“沪118A”制种产量试验,以探讨其制种纯度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网罩大棚+放蜂条件下制种产量为770.40kg/hm^2,纯度达98.0%以上;在母本移栽密度为24万株/hm^2条件下制种产量为816.67kg/hm^2。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隆德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种植冬小麦。结果表明,目前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应为穴行距18cm,对应穴数46.4万穴/hm^2,每穴播种8-12粒。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南粳44抛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安地区现有管理水平下种植南粳44水稻,栽植密度以保苗90万株/hm^2、栽植25-30万穴/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以早籼稻金早4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05、150、195kg/hm^2)和栽插密度(30万彬hm^2和24万株/hm^2)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其最佳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是金早47增产的关键;在移栽密度为30万株/hm^2、氮肥施用量为195kg/hm^2时产量水平最高,达到7.83t/hm^2。  相似文献   

7.
摸索峨山县优质水稻最佳移栽密度,为峨山县水稻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峨山县优质水稻移栽密度以30万~39万穴·hm-2,每穴3苗为宜。  相似文献   

8.
2008年早季以超级杂交稻天优998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0、105kg、150kg、195kg/hm^2)和栽插密度24×10^4、30×10^4、36×10^4/hm^2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对超级杂交早稻天优99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105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最高.150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次之,以上两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比其他施氮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密度以36×10^4穴/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30×10^4穴/hm^2,最低为24×10^4穴/hm^2。施氮量和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的穗数影响最大,每穗总粒数次之,结实率再次,千粒重相对比较稳定。试验表明,在中等地力条件下,超级杂交早稻天优998适宜的施氮量为105kg/hm^2,密度为36×104穴/hm^2.  相似文献   

9.
早籼杂交稻新组合蓉优3号的最佳栽插密度和每穴谷粒数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栽插密度为16.5 cm×19.8cm,30万蔸/hm^2,每穴栽2粒谷苗为宜,产量达6715.5 kg/hm^2,同时,注意适时晒田控苗,提高成穗率和防止纹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了杂交油菜黔油20号在贵州省遵义县海拔900m地区的最佳群体结构,试验表明,不同移栽密度显著影响油菜产量,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移栽9.0-10.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2625-2970kg/hm^2。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常优1号产量及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270kg/hm^2和栽植密度5.0×10^5/hm^2的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影响较大,达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影响较小,为显著水平,对结实率影响不显著;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茎蘖数、叶面积指数以及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等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与产量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2.
油菜"核杂7号"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低油菜品种“核杂7号”进行不同施肥量、施肥方法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核杂7号”氮吧适宜施用量为225~315kg/hm^2;当氮肥施用量225kg/hm^2时,年后氮肥施用比例应为25%~40%;种植密度为6.0万~1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机插杂交粳稻基本苗数对分蘖发生与成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设置25.05、50.10和75.15万株·hm~(-2) 3个基本苗数,进行机插秧新生分蘖跟踪挂牌,研究各级分蘖的发生率及成穗率特征。结果表明:机插杂交粳稻栽插50.10万株·hm~(-2)基本苗时群体有效穗数最多,产量最高;机插杂交粳稻分蘖发生和成穗主要集中在2/0、3/0、4/0、5/0和6/0的一级分蘖及1/2、1/3和1/4的二级分蘖;随着基本苗数增加,分蘖发生数减少,最终成穗数也减少,同时高位分蘖对产量的贡献也减少,单茎重、各蘖位的每穗粒数和占最终穗数的比例均减小。机插杂交粳稻移栽时以50.10万株·hm~(-2)基本苗为宜,过多或过少都影响机插杂交粳稻分蘖发生、蘖位利用和成穗数。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下穴苗数对北方粳稻品质的影响,选用垦粳8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耕作模式(A1:常规耕作;A2:垄作双深)和穴苗数(B1:3 苗·穴-1;B2:6 苗·穴-1;B3:9 苗·穴-1;B4:12 苗·穴-1)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双深模式显著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食味值;随着穴苗数增加,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B1>B2>B3>B4。其中,随着穴苗数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食味值先升高再降低,以B2处理最高,为82.46分,分别较B1、B3、B4处理提高1.47、0.20、0.15分。研究结果为垄作双深新模式的高产优质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不同措施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穗重型杂交水稻渝优11号为载体,研究探明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模式下本田底肥氮占总氮比例、栽插密度、施肥水平、栽插叶龄等栽培措施对稻谷单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出了各因子水平的优化组合A2B3C1D2,初步提出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的技术规程:纯氮的70%作底肥、每hm^2栽12万窝、每hm^2施纯N105kg、叶龄为3.5叶时移栽的因子组合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豆同穴播种对成穴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推导提出了同穴播种成穴率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教育处与试验结果表明,同穴播种可以显著提高成穴率,红壤旱地玉米、大豆同穴各播2粒种子,成穴率可达90%以上。同穴播种既可增产增收,又能较大幅度产出蛋白质,从而提高三元种植结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7.
张志红  张青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25-1326,1338
[目的]为优质超级杂交稻丰两优香一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集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不同种植密度与施氮量条件下丰两优香一号的产量及经济性状。[结果]在低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丰两优香一号产量的提高;而在高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反而会导致产量下降。在株行距19.0 cm×20.0 cm、谷秧2粒/穴、施氮肥180 kg/hm2条件下,产量较高。[结论]不同密度和肥力条件对丰两优香一号产量及经济性状都有显著影响。在浙江衢州中等肥力田种植,以种植密度26.25万穴/hm2左右,每穴2粒谷秧,施纯氮180 kg/hm2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18.
水稻高产创建的合理群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栽培水平下,同一水稻品种要获得最大产量,必须合理控制种植密度,过稀或过密都不可能获得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沙洋县一季中稻区,抛栽基本苗应控制在21万~22.5万蔸/hm2(75万~81万株/hm2),即需抛栽秧盘(426孔)525~540个/hm2的秧苗,再配合合理的水肥管理,水稻单产突破10 500 kg/hm2的目标是较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以高油花生新品种冀花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春播、麦套期播和麦后夏直播3种播种期和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荚果产量随播种期的变化趋势是春播>麦套期播>夏直播,播种期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播种时间推迟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荚果产量有一定差异,在12万~21万穴/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荚果产量增加,而密度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通过试验,冀花4号适宜春播和麦套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万~21万穴/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