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和观测方法研究了渭北旱塬东部旱作区的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和水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该区在麦田夏闲蓄水期(7-9月)降水量在212.7mm以下时,1~1.2m深处存在一相对干土层,使小麦生育后期对深层土壤水分利用产生一定影响,并使旱地农田水分生效率降低.研究还看出,旱地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具有明显地随播前土壤储水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说明渭北旱塬使东部的土壤水库在旱农条件下作物供水调节中的不可代替作用.  相似文献   

2.
豫西旱地小麦"六改"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旱地为秦岭山脉向东延伸的崤山和伏牛山余脉构成的丘陵旱地.面积占全省旱地的40%以上,包括三十余县市,旱地麦田面积约67万hm2.该区属半湿润易旱区,年降水量虽有600mm,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小麦生育期降雨平均为210mm左右,且年际间差异大.根据研究,旱地小麦产量3000~4500kg/hm2,约需水400mm左右,因此干旱是本区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障碍因素.不科学的耕作习惯,使土壤水分亏损加剧,进而导致旱地小麦产量变幅较大.本文针对豫西旱地小麦生产的实际,结合以往的研究和自身实践,提出旱地小麦"六改"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西、陕西和河南豫西等地的调查,2004年7~9月降雨量较多,旱地土壤底墒好,大部分小麦适期播种,加之12月下旬和进入2月份以来,几次降雨降雪过程,旱地小麦苗情长势普遍好于往年,尤其是地膜覆盖麦田。目前一、二类苗情面积占到旱地麦田的80%以上,麦田群体合理,生长健壮。但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冬前气温偏高持续到12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在冬小麦生产上频繁换种、盲目调种、越区引种的现象有所抬头,北部地区引种南方品种、旱地麦田引种水地品种、贫瘠地块引种耐肥品种,以及注重产量而忽视抗性等问题比较突出,选种不当受灾减产多有发生。针对冬小麦选种不对路的问题,要突出区域特色,根据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害发生情况等,因地制宜,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花后各光合器官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形态性状的影响,在旱地和水地条件下于开花期对鲁麦14、晋麦33、长4738进行了剪叶遮光处理。结果表明,旱地条件下叶片与茎秆的光合作用对千粒质量、单穗产量的贡献要大于穗器官,而水地条件下,穗器官光合作用的贡献大于叶片和茎秆;在2种水分条件下,剪叶遮光处理对小穗结实性没有显著影响,对穗粒数的影响依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多数品种在光合器官严重受损时,会导致穗粒数减少;剪叶遮光处理对旱地条件下的小麦籽粒形态性状影响不大,在水地条件下当光合器官严重受损时,各小麦品种的籽粒形态性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剪叶遮光处理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形态性状的表现,会因品种类型、水分条件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张增福  王华  李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44-12045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以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其叶绿素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及组织含水量(OWC)进行研究。[结果]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及WOC低于水地品种,旱胁迫下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和OWC降低值小于水地品种;叶绿素含量与RWL呈极显著正相关,与OW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小麦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关系密切,可以为小麦抗旱节水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红皮小麦是达茂联合旗传统的旱地小麦品种,种植历史悠久,抗旱性强,品质优良,口感性极好。近年来,达茂联合旗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造力打造有机绿色农畜产品知名品牌,其中:"石磨面粉"就是著名的本土品牌商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小红皮小麦是达茂联合旗"石磨面粉"的主要原料,为此,将旱地品种进行水地种植示范,最终确定旱地品种小红皮是否可在水地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淄博市周村区麦田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实现小麦高效节水灌溉。以2010~2021年麦田土壤墒情监测数据为基础,总结了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墒情变化特征,分析了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气温关系,提出麦田水分管理对策。数据分析显示周村区麦田土壤含水量呈波浪状变化趋势,水浇地两高三低、旱地一高两低,最低值均在5月上旬小麦抽穗开花期;苗期墒情最好,随后逐渐变差,至抽穗开花期最差,灌浆后有所改善;水浇地墒情抽穗前和灌浆后以适宜为主、抽穗至灌浆以不足为主,旱地拔节前以适宜为主、拔节及以后以重旱为主;水浇地和旱地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气温二元线性回归关系分别为y=70.680+0.118x1-1.223x2和y=52.717+0.222x1-3.125x2;提出水浇地小麦孕穗期少量补灌,旱地增建蓄水池和配套设施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集中灌溉的水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洪洞县小麦种植面积4.35万公顷,其中水地面积2.13万公顷,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9%。小麦红吸浆虫是水地麦田的一种毁灭性害虫,20世纪80年代曾在洪洞大发生,近几年有所回升,2006年在该地局部暴发成灾,造成0.1万公顷麦田减产七成以上,近144.4公顷麦田绝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麦新品种石麦28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方法]对2015-2017年国家小麦水地区域试验和旱肥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对区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其他品种相比,石麦28适应性强,在水地、旱地条件下产量高,且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结论]石麦28是一个水旱兼用型小麦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和黄淮旱地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冀西北地区适宜不同地力条件的青贮玉米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冀西北地区的农业生态特点,以玉米品种农大108为对照,2010年对引进的4个青贮玉米新品种(曲辰9号、辽单青贮625、田丰88和桑草1号)进行旱地和水浇地2种地力条件下的产量和品质比较试验,旨为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田丰88在旱地条件下的干物质产量达8 900.4 kg/hm2,较对照增产34.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粗蛋白含量为9.21%,也极显著高于对照。田丰88抗逆性最强,最适宜在冀西北地区旱瘠薄地种植。曲辰9号和辽单青贮625在水浇地条件下的干物质产量分别达18 800.9 kg/hm2和18 600.9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23.7%和22.4%,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1.25%和10.97%,也极显著高于对照,2个品种均可在土质肥沃的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其中曲辰9号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晋麦63号选育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晋麦 63号是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方法选育的水旱兼用型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的选育改变了传统旱地小麦在单一旱地条件下选育。早代在水地条件下选择 ,有利于F1 种量的繁殖和F2 强分离世代基因型的充分表达 ;F3代及以后各世代根据入选单株的不同生态类型分别置于水旱地种植 ,提高了品种的适应性和育种效率 ,达到了抗旱与高产的相结合 ,从而保证了所选品种具有良好的综合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3.
抗旱丰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长8744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性状互补和累加的亲本配制原则,以晋麦62号为母本、98-616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使目标性状得到有效组合。早代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高代采用测产、选穗、田间农艺性状和室内籽粒性状考察相结合等方法,使杂种基因型的各种性状得以充分表达和有效选择,使育成品种长8744具有抗旱丰产、稳产广适、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育高产稳产、抗旱节水、多抗广适的突破性小麦品种,以高产品种‘临麦2号’为母本,以高产抗旱品种‘烟农19’为父本,采用系谱法聚合二者优异农艺性状,通过多点多生态鉴定与评价,育成小麦新品种‘济麦262’。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好,农艺性状优异,水旱兼用。在2010—2011年度济南和蒙阴水浇地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对照‘济麦22’增产2.87%和9.41%,均居第一位;在2012—2013年度山东省旱地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较对照‘鲁麦21’增产9.74%,是近10年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旱地小麦。该品种籽大饱满,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粉白度等品质指标优于对照品种‘鲁麦21’;抗干热风,中抗条锈病;株高67.2 cm,后期叶片功能期长,落黄佳,长方形穗,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4.7 g,白粒,粉质。‘济麦262’于2016年2通过山东省审定,适宜在无浇灌条件的旱肥地及水资源匮乏地区种植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旱地高产小麦光合速率与产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旱地大田条件下对鲁麦 2 1与D2 7两品种生育后期旗叶与群体光合速率、籽粒灌浆速率及产量变化进行了研究 ,认为旱地小麦要获得高产必须保持开花后高的旗叶与群体光合速率 ,以有利于籽粒灌浆速率维持 ,形成高产  相似文献   

16.
水旱兼用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13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长97-5867为母本、晋麦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明确长麦613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可为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以及更好地推广该品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2007~2008年山西中部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和2008~2009年山西中部水地区域试验产量结果,采用新复极差法(LSR法)和品种基因型互作方差、互作变异系数,以及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了长麦613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长麦6135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的特点,是1个水旱兼用小麦新品种,在山西省中部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新品种长麦5079选育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长93-5029为母本、中间材料85矮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长麦5079,在2003-2005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一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达6 316.65 kg/hm2,较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14.5%.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其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61%、湿面筋30.50%,沉降值18.50 ml,稳定时间1.0 min.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及下湿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通过水旱地小麦品质性状分析试验表明,同一品种小麦品质受浇水影响,旱地品质优于水地,且水旱地小麦品质性状的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变异系数最大大于40%,品种间水旱地品质性状变异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陇春9143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引进品系山农8003作母本、自育高代材料8553-5-1-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在2 a的国家西北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 716.88 kg/hm2,比对照品种定西35增产6.39%;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30%、湿面筋32.30%、沉降值25.2 ml;经室内、室外鉴定,抗旱系数为0.701 6,抗旱指数为0.919 5,适应度61.111%;对条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高感黄矮病;适宜在甘肃省定西、临夏及宁夏西吉、固原等地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旱地冬小麦黑色液膜覆盖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 1999年 ,在山西临汾就黑色液膜覆盖冬小麦的增产效应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黑色液膜覆盖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 ,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 ,保障了小麦生长的土壤水分供给 ,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使每公顷产量达 2 95 6 .5kg;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0 .0 5kg/mm ,较对照提高 30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