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春季鸡的疾病较少,如果能保证供暖,存活率高,饲料报酬好,冬春季更能成功饲养。鸡舍的环境控制包括对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等全面的控制,而保温与供暖是冬春季控制好环境的基础,是冬春季能否成功饲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寒冷的冬季,饲养肉仔鸡由于保温与通风的矛盾突出,给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很大损失。总结多年来冬季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鸡舍条件:必须要达到既能保温又能通风的条件,否则就谈不上饲养成功。不具条件的鸡舍必须改造,墙壁薄可加厚或外墙抹泥、抹灰。顶棚薄者可吊一天棚(用塑料布也可),窗户漏风者要封严,但要开设通风口,方便通风换气。 2.供暖条件:以能达到和保持雏鸡所需要最高温度(33-35℃)为目标。供暖方式可根据条件用火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孵化厅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厅内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出雏率,对以后的饲养工作也至关重要。现就孵化厅供暖通风与降温通风设计进行探讨,目的是找到一种方便、经济、可靠的方案。1孵化厅冬季供暖通风设计1.1孵化厅供热量的计算冬季确定送入孵化...  相似文献   

4.
猪舍用中央空调取暖效果好冬季养猪取暖是关键。以往丹东市种畜场产房取暖用暖气.保育舍取暖用火炉。凶为暖气取暖具有潮湿、温度不均、达不到供暖温度、耗能大等缺点,火炉取暖具有耗煤多、不安全(一氧化碳中毒、易失火)、空气不新鲜、劳动强度大、温度不均匀等缺点,养猪效果不是很理想。从2005年开始改用慧怡牌畜禽舍中央空调取暖.经过2005年11月20日到2006年1月20日2个月生产实践,成功地解决了暖气和火炉供暖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一、畜禽舍热风供暖技术试验的目的和途径有效控制畜禽舍小气候将直接关系到畜禽遗传潜力、抗病能力和饲料效应的发挥.尤其是北方冬季畜禽舍的供暖技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是一种以煤为能源,以电为动力,以空气为介质,以水为吸附、缓冲体的供暖和空气净化技术,经过五年的试验改进,至今这一技术已  相似文献   

6.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是畜禽安全生产中的全面、系统的任务。冬季天气寒冷,畜禽要安全越冬,为保持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现代畜禽生产面临着饲养环境污染,流通范围扩大,饲养管理不完善的现实问题。生产经营者必须  相似文献   

8.
自1992年,我市在蓟县、宝坻县重点推广应用了塑膜暖棚饲养畜禽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冬季采用塑膜暖棚饲养畜禽,在我们地区舍内温度可比外界温平均提高12℃,不用人工取暖可以满足畜禽生长发育和繁育的适宜温度。推广此项技术是解决我市冬季因天气寒冷用敞圈养畜禽效益差、蛋鸡停产、猪增重慢、母猪繁殖率、仔猪成活率低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9.
影响畜禽安全生产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的安全生产是一个涉及到种蛋(雏)的质量、饲养管理技术、饲料的安全性、药物的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饲养环境的优劣以及加工、运输和贮存卫生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的诸多环节中,畜禽饲养的社会大环境和场舍小环境的净化和安全.是畜禽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目前,来自于社会环境和场舍环境的多方面污染仍相当严重,这都是影响畜禽安全生产的因素和隐患。为了保证畜禽生产的安全性,进而确保优质畜禽产品的生产,必须从根本上对饲养环境加以整治和治理,以逐步达到清洁环境、净化疫源、健康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热风炉供暖通风系统在产仔猪舍及育成猪舍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热风供暖通风系统在畜禽饲养舍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使用热风供暖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畜舍温度的要求,而且能够明显地改善舍内空气质量。这样可为猪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生产者获得最大的效益。现就近几年热风供暖通风系统在产仔猪舍及育成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