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川西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川西茶区29个县市茶园中的243份土壤样本的As、Cd、Cr、Cu、Hg、Pb等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川西茶区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以GB15618-1995和NY5020-2001进行评价,243个取样点茶园土壤中Cd有5个超标样点,超标率为2.1%,他5种元素均无超标点;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可以看出,各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Cr>As>Hg>Cu>Pb,其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为Pi<1,各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为P综<0.7。据此可以认为,川西茶区茶园土壤未受这6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13)
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川西茶区29个县市茶园中的243份土壤样本的As、Cd、Cr、Cu、Hg、Pb等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川西茶区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以GB15618-1995和NY5020-2001进行评价,243个取样点茶园土壤中Cd有5个超标样点,超标率为2.1%,他5种元素均无超标点;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可以看出,各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Cr>As>Hg>Cu>Pb,其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为Pi<1,各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为P综<0.7。据此可以认为,川西茶区茶园土壤未受这6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3.
粤东凤凰茶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对粤东凤凰茶主产区的12个茶园91个土壤样本的Hg、Cd、Cr、Cu、Pb、Zn、Ni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明显;以NY5199-2002进行评价,所有取样点均无超标点;按单因子污染指数排序,茶园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Ni>Zn>Cr>Cd、Cu>Hg>Pb,各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各茶园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表明粤东凤凰茶主产区土壤未受到以上7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具有发展无公害有机茶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4.
5.
兰州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测定兰州市三县五区主要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砷、铅、铜、锌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兰州土壤背景值及国家标准(GB15618-1995),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国家标准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中,兰州市农田土壤总体综合污染指数为0.81,污染水平为警戒级,单因子污染程度为砷>铅>铜>锌;西... 相似文献
6.
吴启祥;陈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205-211
本文研究了太原市22个土属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探讨主要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布规律和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成土母质的差异是影响土壤背景值的主要因素。区域土壤背景值的分布规律为平川、阶地>丘陵、山麓>山区。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南郊区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县区为单位,以土属为单元,对农业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进行研究。这种面向较小区域和较低土壤单元的研究工作,可取得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9.
云南主要茶区土壤重金属的监测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云南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测定云南主要茶区普洱、保山、西双版纳、大理等地茶园土壤重金属铅(Pb)、镉(Cd)和铜(Cu)的含量,并结合茶园土壤重金属评价标准和茶园土壤污染分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云南省主要茶区土壤中这3种重金属含量均较低,Pb和Cd平均含量都处在一级水平,Cu平均含量都处在二级水平,Pb和Cd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00,Cu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都在1.000~1.500之间。[结论]云南主要茶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符合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主要茶区土壤重金属的监测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广西主要茶区乐业、罗城、苍梧、横县等地茶园士壤重金属铅(Ph)、镉(Cd)和铜(Cu)的含量,并结合茶园土壤重金属评价标准和茶园土壤污染分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mw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广西主要茶区土壤中这3种重金属含量均较低,Cd和Cu平均含量都处在一级水平,Pb平均含量除1个地区处在二级水平外,其余3个地区均处于一级水平,Cd和Cu单闪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00,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都在0.264~1.120之间.广西主要茶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符合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可因地制宜发展有机茶产业. 相似文献
11.
茶园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武夷山茶园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变异性,采集武夷山不同生态区域条件下的茶园土壤样品,检测其Cu、Zn、 Pb、 Cr、 Cd、 As和Hg元素含量,并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区域茶园土壤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种类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生态条件下同种元素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自然保护区茶园土壤Cd和Hg累积最为显著;生态区茶园土壤的Cu、 Zn、 Pb和Cr有一定累积;景区茶园土壤的Pb、 Cr、 Cd和As含量符合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但Hg略微累积。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表明,保护区污染最为严重,生态区次之,景区尚无污染。各区域污染物的分担情况也不尽相同,其中各区域中Hg的分担率都较高(>25%)。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的结果显示, Cu、 Zn、 Pb、 Cr和As在各茶园的风险等级为“低”,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Cd和Hg在保护区的风险等级以“重”为主,在生态区分别以“中”和“较重”为主,在景区则以“低”和“中”为主。各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大小为:保护区>生态区>景区,并应警惕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李传保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3):102-104
对信阳毛尖茶主产区的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董家河和谭家河3个乡坡地茶园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4.04~5.32,适宜茶树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8.99~23.33 g/kg,100%处于中低等水平;土壤速效氮含量108.5~350 mg/kg,100%处于中高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0.6~32.225 mg/kg,100%处于中低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51~177 mg/kg,93.75%处于中等水平以上。根据分析结果,3个乡的坡地茶园,今后施肥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肥,少施或不施钾肥。 相似文献
13.
以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茶园土壤中筛选到9株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放线菌,菌株抗菌谱较广,对茶白星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腐霉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3株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作用较强,其抑制率分别达78.8%、61.2%、56.5%.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the dynamic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of red soil in tea garde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w mulching, intercropping, chemical fertilizer could all improve the
amount of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microbial biomass C showed the tendency of “low-high-low-high”,
and the influences were variable with the time. For the annual average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Treatment 1(T1) (straw mulching + 100% organic manure), Treatment 2 (T2) (straw mulching + 75% organic manure + 25% fertilizer), Treatment 3 (T3) (straw mulching + 50% organic manure + 50% fertilizer), Treatment 4 (T4) (straw mulching + 25% organic manure + 75% fertilizer), Treatment 5 (T5) (100% fertilizer),Treatment 6 (T6) (intercropping white clover) were 17.05%, 32.38%, 32.05%, 24.30%, 26.23%, 24.63% higher, respectively, than CK,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all the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MBC with the active organic matter, the total nitrogen, the microbial biomass N, the microbial
biomass P were remarkable, bu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with available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total potassium
and moisture. Compared with other treatments, those mixed with organic matter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were more advantageous
to enhance the soil fertilit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6(7): 1009–1013 [译自: 生态学杂志]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探讨信息扩散理论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可行性,通过广东大宝山地区24个土壤样品重金属数据,采用信息扩散理论结合地累积指数,评价了该地区土壤Pb、Zn、Cu和Cd的污染现状及发生概率。结果表明:大宝山地区土壤受Cd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Cu污染,Pb和Zn污染较轻。通过信息扩散理论计算的地累积指数发生概率表明:大宝山地区土壤受Cd污染发生轻度-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71.65%,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56.76%,中等-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39.76%,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25.38%,强-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15.05%,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0.02%;Cu污染发生轻度-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55.61%,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38.65%,中等-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25.09%,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15.88%,强-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9.27%。综上,信息扩散理论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管理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