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储成才课题组和中国水稻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旭东课题组合作,通过对不同水稻突变体库进行大规模筛选,获得两个不完全显性、叶鞘特异性自主坏死的突变体n1s1-1D和n1s1-2D。研究表明,NLS1的功能获得性突变导致了突变体特定  相似文献   

2.
《种业导刊》2015,(2):32
大豆根瘤共生固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最适的结瘤数量是决定最佳固氮效率的关键因子。已有结果发现结瘤因子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大豆超结瘤的自主调控途径控制最适结瘤数量。但是两个途径互作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成果揭示  相似文献   

3.
<正>植物细胞极高的全能性是植物可重复再生的基础,基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植物激素诱导的离体再生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基因改良中。长期以来,生长素诱导多能性的愈伤组织形成被认为是植物细胞获得全能性的过程,也是经典植物离体再生体系的起始步骤。然而,生长素如何启动愈伤组织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晰。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研究组以拟南芥为材料,在前期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在拟南芥中,长日照条件诱导开花启动因子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来加速植物开花。光周期条件对FT的激活主要依赖于转录因子CONSTANS(CO)的活性,对CO的转录水平、蛋白质稳定性以及生物钟的调控是植物能够响应光周期并诱导植物成花的关键机制。ABI5结合蛋白2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柑橘Cs PH4-Noe mi复合体以反馈调节环的方式调节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为后续柑橘果实品质改良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原花青素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多酚次级代谢产物,对植物生理和人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研究组和中国农业大学王向峰研究组合作,利用前人筛选出的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通过转录组关联分析和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的策略研究了幼穗发育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并验证了其中的关键因子在穗粒数调控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得到了多个与穗粒数相关的核心共表达模块。研究人员对其中10个基因进行了过表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建业教授与陆旺金教授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单伟博士,在国际知名植物学学术期刊《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论文解析了E3泛素连接酶MaXB3调控采后香蕉果实成熟的分子机制,论文通讯作者为陈建业教授。  相似文献   

8.
正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抑制病原的侵染。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中心研究员周俭民团队在植物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次生代谢物在植物抵御病原侵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的植物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匮乏。对植物抗菌代谢物活性的认知,主要基于多数抗菌代谢物在体外具有杀菌或抑菌的活性,但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组模块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水稻体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合成途径受阻能够导致其叶部提前衰老,而对这一途径中的关键限速基因的克隆和功能解析有利于探究一种新的延缓水稻叶片衰老的方法,进而为水稻增产提供新思路。该研究成果2016年4月6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杂志。NAD在水稻细胞氧化还原反应和维持细胞的发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虽然导致叶片衰老的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现场会在黑龙江五常市举行。中科804和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有效克服了东北地区水稻主栽品种稻瘟病抗性差、抗倒伏能力弱、稻谷出米率低、品种退化等问题,实现高产、抗稻瘟病、抗倒伏、品质优良等多个优良性状的聚合,这是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项目支持下产生的重要成果,对引领我国品种升级换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植物为了抵御病原菌的入侵,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免疫系统,包括基础抗性和抗病基因介导的抗性两个层次。基础抗性属于第一层次的植物天然免疫,通常由植物表面的受体(PRRs)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行识别后引发,具有相对广谱、稳定和持久的特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是许多病原菌普遍具有的,在进化上比较保守,如细菌鞭毛  相似文献   

12.
<正>开花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发育事件。在适宜的条件下开花结实对于繁衍后代至关重要,因而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机制严格控制开花时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传友研究组和浙江大学汪俏梅研究组合作,发现免疫激素茉莉酸通过负向调控成花素基因FT的表达延迟植物开花。在这一过程中,AP2类转录  相似文献   

13.
<正>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课题组近日在遗传学著名刊物《PLoS Genetics》(五年影响因子7.48)在线发表了题为OsCNGC13 promotes seed-setting rate by facilitating pollen tube growth in stylar tissues(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gen.1006906)的研究成果。该论文以南京农业大学许扬博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杨杰研究员和该校王益华教授为共同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园艺学院李建国研究员课题组,在植物学国际主流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了研究论文,挖掘出一个调控荔枝落果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是世界上第二大果树作物,鲜果及其加工品葡萄酒一直广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葡萄的栽培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主产区冬季低温干旱,而栽培的主要品种抗寒性较差,冬季需埋土防寒,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种植风险,因此葡萄抗寒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孙小明博  相似文献   

16.
<正>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是一种营腐生性生活的病原真菌。其多个病理小种可以感染诸多的经济作物,如马铃薯、梨、柑橘、烟草等,每年均造成巨大的国民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真菌的防控还没有太好的办法,迫切需要了解其侵入机理,为该真菌导致的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利用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应  相似文献   

17.
<正>入侵种的入侵机制是入侵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已有假说主要从天敌、资源和生态位几方面阐述了入侵种的入侵性。但是现有的入侵理论只能解释部分入侵物种的入侵性,所以新的入侵理论令人期待。2006年至今,中科院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植物利用多个层次的抗病反应抵抗病原菌的入侵,包括表面受体激活的抗性(PTI)和胞内免疫受体激活的抗性(ETI)。内吞作用可将表面受体运输到胞内进行降解和循环利用,在PTI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是植物主要的内吞方式,然而植物如何调控内吞作用以及内吞如何参与先天免疫反应并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唐定中课题组利用拟南芥与白粉菌互作的研究体系,通过生化、遗传学和细胞学手段,克隆了拟南芥E-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国内外天门冬拟茎点霉与芦笋生物学互作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在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芦笋团队针对天门冬拟茎点霉与芦笋生物学互作致病机制不明,通过对病原菌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测序分析,以及运用基因敲除技术,首次筛选出3个芦笋茎枯病菌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09,(3):55-55
由全国300多个科研单位、745名高级研究员参加的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仅仅实施1年多就已经获得成果奖励8项,一些成果已居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创制优异新种质210份,培育了有较大竞争力的新品种196个;转让了20项成果,直接转让金额1923万元,成果产值达1.45亿元;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发表了论文634篇;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18个,18家大中型企业与课题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快速推进了新品种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