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甘肃的特点论述了“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抓住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发展草业,加快实现种植业“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大力发展奶业,草业和奶业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农业进程中草业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40多年来甘肃的农业基本上在循着”以粮为纲”的模式发展着,但是,这是一种极不完善且效益低下的模式。根据甘肃农业的具体条件,应当充分发挥草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业产业。文章最后提出了以草业促牧业,以牧业促农业,使农业得以综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吕和平 《草业科学》2002,19(9):48-50
陇南属长江流域 ,是干旱的甘肃不可多得的一块温润宝地 ,人称“陇上江南”。然而 ,长期以来生态恶化 ,经济滞后 ,区辖 9县有 6县至今还为贫困县 ,全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常常居于全省之尾。笔者 2 0 0 1年有幸参加了“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看到北京的苜蓿下了山 ,粮、经、草种植结构趋于合理 ,农、林、牧业协调运行 ;更看到河北的黄骅、山东的东营 ,在黄河三角洲盐碱滩上广种苜蓿 ,一望无垠 ,草畜产业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 ,与其它产业一齐竞发 ,共筑强劲之势。观之 ,使人感受颇深 ,心绪难平。深感陇南的落后不仅仅在于地理环境的制约 ,很大…  相似文献   

4.
发挥甘肃草业优势促进草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自和 《草业科学》2005,22(3):46-49
甘肃草业具有区位、资源、科技、人才和发展机遇等多种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利用国家加强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优化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抓好正在进行的各类项目和基地建设,发展和造就一批龙头企业和企业家,带动草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在农区注重解决草畜生产中的营养不平衡,在牧区切实抓好草畜双承包和草地使用权的落实,在"一退双还"、"退牧、休牧、禁牧"等工作中防止各种形式主义的不良倾向,务求实绩实效,从而推动全省草业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回顾甘肃奶业历史沿革、创业轨迹的基础上,剖析了奶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肃奶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破题,关键要走农牧结合之路,将种草养畜,特别是把种苜蓿养奶牛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对待,并提出了甘肃奶业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甘肃奶业"十五"期间得到较快发展,但这种在短期内靠高利润发展起来的奶业,"硬伤"较多,特别是在近年来,饲料价格以及其它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双重挤压的市场条件下,我国奶业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前车覆,后车鉴,我们应抓住市场这次波动的机遇,借鉴国外奶业发展的经验,调整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加入WTO和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农业发展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步入21世纪后,国家为了使中国农业适应新时期和新的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奶业。草业是奶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奶业发展的血液来源于草业,草业与奶业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互相促进性。因此,中国在大力发展奶业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草业科学》2008,(1):F0003-F0003
现有草业资源 甘肃拥有1780万公顷的草原资源,2007年底,多年生栽培草地留床面积达到1135万公顷,其中,苜蓿面积53万公顷,以苜蓿为主的草原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5万吨,是我国草原资源大省,种草大省,草原生态地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奶业和草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农业结构的调整,中西部开发,学生奶计划的推广,WTO的加入。所有这些,均为奶业和草业的快速而协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可以预期,中国奶业。草业大发展的时期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0.
<正>奶业是普惠民生,强壮民族的健康营养产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草业开发专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系统地分析、设计了甘肃省草业开发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详细地讨论了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的基本内容以及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以3S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的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可以将近年来草业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以文本、图形、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方式集中展示在用户面前,并可动态更新系统内容,对指导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草业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秦王川农区草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分析秦王川自然生态条件、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其农区草业发展的若干生态经济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讨论。提出了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草业经济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草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明显标志.阐述了我国草业在新时期的内涵、功能、指导思想、生产和管理方式,指出了我国草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提出提高草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草原生态保护能力,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能力和强化草业支撑保障能力是我国草业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15.
甘肃苜蓿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晁德林  王俊梅 《草业科学》2011,28(2):327-330
甘肃是全国的草业大省,栽培草地面积居全国第二,苜蓿(Medicago spp.)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草业科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还没有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草产业还面临产业化的巨大投资需求与实际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和产品数量品质之间的问题;行业整体效益逐步提高与市场、自然条件双重风险的问题;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需求与科研投入管理滞后的问题。表现为栽培草地建设依然呈减少趋势;草产品市场依然活跃,价格稳中有升;种草养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6.
刘瑶 《中国饲料》2019,(17):112-117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多元,羊肉的消费增长日趋加快。同时,2000年以来我国山羊和绵羊产业化、规模化养殖也逐渐兴起。本文主要阐述了羊肉市场总体情况,详细介绍了羊肉市场的供需格局和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及采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天祝县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农业与工业的角度方面,论述了优先从发展草业和草食畜牧业作为突破口,把草业发展成为天祝的一个大产业,一个特色优势产业,应尽快确立草业发展的全局战略,举全县之力,把天祝建成草业大县,畜牧强县,从而带动全县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1.本科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草业教育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由20世纪30年代在大学陆续开设的牧草学、草原学、饲料生产学等单门课程逐步发展、扩大为完整、系统的草业科学专业。70多年来,通过单门课程教学,本、专科专业教学体系初步形成,恢复及完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快速发展和提高4个发展阶段,草业教育由畜牧专业的单门课程发展为独立的二级专业,继由二级专业提升为草业科学一级学科。草业本科教育在内涵提高的同时,其外延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成就,专业的数量和培养的草业人才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国共有草业科学本科专业30个,截至2008年底,有专业教师486人,已毕业本专科生14 225名,有在读本科生5 107名,中国成为世界上草业科学专业和学生的数量最多、培养层次最完整、教学指导思想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而且,甘肃农业大学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本学科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草业教育发展史:2.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国的草业科学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51年,较本科专业早7年,也是较早启动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之一。近60年来,历经了非学位研究生教育(1951~1976年)和学位研究生教育(1978年至今)两个阶段的发展,培养和研究的方向从牧草学和草原学,扩展和覆盖到环境生产、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工贸生产4个生产层的诸多方面;专业的名称也由草原科学改为草业科学。研究生教育在内涵提高的同时,外延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学科点的数量和培养规模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国共有草业科学硕士点38个,博士点19个,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有硕士生导师232人,博士生导师107人。已毕业硕士生1 643名,博士生328名;在读硕士生1 114名,博士生319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同类专业中教学指导思想先进,培养层次完整、学科点和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学科建设是推动草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草业是一个集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草业的发展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及牧民生活与牧区发展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国的草业科学体系和产业基础已初具雏形,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出发,把草业单独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立草业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加强草业学科建设,推动草种业、牧草种植业、草地畜牧业、草畜产品加工业、草坪业等的快速发展,提升草业产业化整体水平,不断增强草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草业成为维护生态安全、保障食物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