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建设曾经是我国为了突破经济瓶颈的重要思路。在茶叶经济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力我国茶叶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然而受2020年疫情影响,我国的茶叶产业面临着产品滞销和企业运营困难等多方面的问题,茶叶产业链重构势在必行。对此,本文先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下茶叶出口特征,然后分析了疫情之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与茶叶产业链设计重构面临的困境,最后集中探讨了重构思路。  相似文献   

2.
茶叶生产目前正处在困境之中。一些茶农坦率地说:“摇钱树”已无钱可摇。加工经营单位的领导也反映:企业举步维艰。带着这个在一定范围内的共性问题,我们深入到县茶业主管部门、生产单位和经营企业进行调查。 在前进中徊徘 政和是福建的老茶区,不论是历史上的 “政和工夫”、“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八十年代的“政和花茶”,均享誉海内外。至1986年,茶叶的工农业产值已达2千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实现税利218万元,占全县税利总额的三分之一。长期以来,政府始终把发展茶叶作为振兴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和脱贫致富的一条重  相似文献   

3.
对我省1994年茶叶减产、减值的原因,从政策、市场、成本及气候等因素作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对策:稳定茶园生产基础,发展“一优二高”茶业,继续抓好名优茶生产,以及抓市场、促销售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县农村通过改革,涌现了许多茶叶专业户和茶叶重点户(以下简称“两户”).他们虽然还处在“幼苗”阶段,但已经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哪里“两户”多,哪里的高标准茶园就多, 科学种茶就搞得好,茶园管理水平就高,茶叶生产就发展得快。总之,茶叶“两户”在茶叶生产上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湖南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花色丰富多彩。素有“江南茶乡”之称。古往今来,湘南地区生产的茶叶,品质优异,载誉国内外。然而当今湘南地区的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出口创汇,在我省茶叶生产中,均未占到应有的地位。为加强湘南地区茶叶生产建设,开创湘南地区茶叶生产新局面,下面就“发挥湘南地区优  相似文献   

6.
今年茶叶采制季节基本结束。当前茶叶生产的重点是抓紧抓好冬季茶园管理,变“冬闲”为“冬忙”。这是夺取明年春茶高产优质的关键。针对茶叶市场“以早取胜,以优取胜”的产销趋势,今后茶叶生产要千方百计提高春茶产量质量,开发名优产品。据我  相似文献   

7.
宋代著名文人苏东坡喜欢饮茶,而且深入茶区,观察茶叶生产。因此,他在杭州做官时曾吟了“细雨足时茶户喜”的诗句。(见《广群芳谱—茶谱》)。意即细雨充足,是茶叶丰收预兆;茶叶丰收了,茶农收入增加,欢天喜地。苏东坡把“细雨足时”与“茶叶丰收”,“茶叶丰收”与“茶户喜悦”联系起来,道出了“细雨足时”对茶叶生产的重要作用。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这一诗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8.
一,茶叶生产要向“贸工农”转移茶叶是绍兴市主要的经济作物,总产量最高年接近30000吨。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今后茶叶生产要转变为“贸工农”模式。茶区在安排生产时,必须要以国内外市场为目标,国内外市场需要什么,经济效益是否好,作为茶叶生产发展的依据。八五年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茶叶学会在武汉召开了“茶叶生产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对“茶叶现代化”这个概念进行了争鸣。大家一致认为:湖北省是个历史悠久的老茶区,境内宜茶山地和丘陵坡地很多,茶树种资丰富多采。湖北茶叶现代化就是运用自然规律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鄂西“宜红”、鄂南砖茶、鄂东“岩绿”等三大茶类的优势,走教学、科研、生产、流通相结合的道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电手段从事茶叶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安全。国内外已经生产出茶叶“绿色食品”,并且在市场上非常走俏。福建茶叶产量大,具备发展茶叶“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和诸多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目前茶区存在不合理使用农药的现象,并已发现有的茶叶中某些农药残留超过限制含量。因此,福建应该顺应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趋势,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抓紧发展茶叶“绿色食品”的生产,提高福建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传达全国茶叶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和“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加速发展茶叶生产,宁德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处,最近,在福鼎县召开了全区茶叶生产收购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2.
陆文龙 《茶叶》1995,21(1):9-11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与闽、赣、皖三省毗邻。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资源及地形地貌,使茶叶生产已有1200多年历史。衢州不仅是我国著名绿茶——“遂绿”的主要产区之一,而且是我省名茶荟萃之邦。随着茶叶市场的放开,大力发展“一优两高”茶叶,已十分紧迫地提到茶叶生产的议事日程,它不再是单纯为解决卖茶难的权宜之计,而是加速传统茶业改造,实现茶叶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为进一步调整优化茶叶生产结构,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现就我市茶叶生产实施“一优两高”,提出如下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的青岛茶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漪  陈秀云 《中国茶叶》2002,24(5):38-39
青岛市的茶叶生产始于“南茶北引”的成功。40多年来,茶叶生产经历了发展—低落—发展—高潮几个阶段。进入“九五”以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青岛市的茶叶生产和名优茶开……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了使我国茶叶尽快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除了培育茶叶市场、健全市场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以外,还应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把茶叶生产的重点转移到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效益提高上来.各级茶叶技术推广部门为了配合工作重点的转移,应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发展“优质、高、高效”茶叶生产.“优质、高产、高效”三者是辨证的统一,高效是目的,是“三高”茶叶生产的核心,而优质、高产是手段.只有增加茶叶单产、提高品质、优化茶叶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提高茶叶生产的整体效益.经过建国以来40多年的努力,在茶叶科研上已取得了一大批成果,有些成果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我国茶叶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据统计,  相似文献   

15.
一我县茶叶生产,建国以前由于“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剥削,导致茶园管理粗放,粗采滥制,茶园荒芜,茶区农民生活很苦,茶叶生产一直处于衰败和不景气的境地。建国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茶叶生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扶植茶叶生产的发展,使我县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  相似文献   

16.
編者的話     
“茶叶通訊”在党的正确領导和省科协及有关业务部門的亲切关怀下,並得到广大茶叶工作者的爱护与支持,已出版了五期,現在1963年的第一期又与读者見面了。“茶叶通訊”的继续出版,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为当前生产服务,要反映祖国茶叶生产中新的成就,交流茶叶栽培、采制、购銷經营管理的技术和经验;报导茶叶科研成果和世界茶葉动态;同时展开学术討論与研究,团結联系广大茶叶工作者不断提高茶叶业务技术水平,推动茶叶生产和茶叶科研工作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四年,华国锋同志在全国茶叶会议上发出指示:“全国茶叶有个规划好”,“全国要搞好一百个左右年产茶五万担左右的重点县,作为茶叶生产基地”。为了落实这个指示,一九七七年中央召开了全国茶叶基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申最普遍的飲料,“开門七件事”,茶叶就是其中之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生活的必需品。这些地区的人們“不可一日无茶”。茶叶在我国南方山区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很大,一般地区茶叶收入約占整个农业收入的15%—20%,重点茶区更占到农业收入的60%—70%,所謂“茶叶半年粮”。由此可以看出,茶叶生产和我国人民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我县的“拳头”产品,在我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82年我县农村实行茶叶生产责任制以来,对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茶叶购销体制的变革,茶叶生产责任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有相当部分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云南省有关茶叶产业“稳定、改造、提高、增效”的发展指导思想,就防止勐海县茶叶生产继续滑坡,摆脱困境,稳定勐海县茶叶生产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振兴勐海县茶叶生产,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