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和《自然资源(森林)资产评价技术规范》(LY/T 2735—2016)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广东省惠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和监测数据,对惠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7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定量评估,旨在摸清惠州市森林生态家底,为实施森林生态系统分区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政府生态环境绩效评估考核、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惠州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为441.38亿元/a,按其服务功能价值大小排序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防止土壤侵蚀>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其中,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价值之和占总价值的77.65%,是惠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4家森林认证管理委员会(FSC)认证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认证报告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开展森林经营认证的特点:经营目标多样性;重视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关注高保护价值森林;森林监测全面深入。对国内开展森林认证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经营目标单一,且分解过细;未开展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对高保护价值森林关注不够;对森林监测不全面。藉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定义与内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定义和内涵。高保护价值森林包含6种高保护价值, 涵盖了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与文化价值3个方面。确定了高保护价值后, 森林经营者可制定规划和实施经营活动, 以维持或提高识别出的高保护价值, 并对以上经营活动进行监测。高保护价值森林作为森林认证的原则之一可以大大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同时,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概念对于我国的森林分类经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保护价值森林(HCVF)首次是在1999年森林管理委员会(FSC)上提出的,它作为森林认证的原则之一,包含了6种高保护价值,涵盖了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与文化价值3个方面。本文主要从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定义、评判标准、及其经营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促进森林可持续性经营的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5.
论森林工程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从森林工程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入手,分析了森工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保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森林工程”概念、模式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再生的,也是可消失的。因此,科学合理地经营和管理天然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唯一的选择。甘肃省天保工程实施区森林是本省森林环境的主体,对本省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就天保工程实施区森林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以及可持续经营的部分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对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文章对雨城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雨城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桉树人工林规模的扩大,桉树林的生态价值成为国内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焦点,对研究和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以廉江林场3 574.17 hm2桉树人工林作为研究主体,选择碳汇功能、空气净化、森林景观效益等指标来评估该桉树人工林森林康养价值。廉江林场桉树人工林在2021年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森林景观、杀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价值分别为2 056.01、1 574.85、42.89、96.50、3 574.18万元。廉江林场的桉树人工林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营仔林队的康养价值最高,且其价值与面积、蓄积具呈现正相关关系。估算结果为合理开发运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地调研与网络问卷的方法,访谈了东、中、西部五省728位县域林业管理人员,分析不同区域林业管理人员对森林生态安全状态及安全压力的认知和对保护森林生态安全存在问题及成因的认知。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林业管理人员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动趋势的认知方面,对森林的供给与调节服务功能变化的认知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森林生态安全的压力来源的最大驱动因素中对不合理利用方式的认知差异显著(P<0.05);关于保护森林生态安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认知,对森林资源的经营水平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森林生态安全保护体系不完善、公众对森林价值的认知偏差等6个方面是导致保护森林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三区式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7世纪中叶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诞生, 到当前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应用, 国际社会不断地对森林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有益探索。目前正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应用的三区式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的核心目的就是在满足木材生产需要的同时, 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经营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及影响, 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性。经过多年实验和评估, 其实施效果已经得到不同利益群体、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而它的森林区划、经营理念等很多方面又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存在着相似性。因此, 希望通过对三区式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的系统研究, 为我国更好地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启示和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